文章阅读
西安当代艺术回顾与现状
来源/作者:网络 |
1979年北京首届“星星美展”,在当时是具革命性的艺术事件,以此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开端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有30年时间。30年里,我国有了“当代艺术”,艺术有了新的标杆。可也正是“当代艺术”四个字,对于文化上常自居帝位的西安也带来了不小的尴尬,因为仅就“当代艺术”这一领域而言,西安似乎并没有多大优势。西安的当代艺术因为没有如“星星美展”的标志性事件,所以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开端。
传说
一个昙花一现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从头说起的话,那么1981年3月,在西安市东大街青少年文化宫正式开展的“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以其突然性,让广大西安市民无法接受,除了有太多惊叹,更多的是怀疑。
这是西安艺术的第一次变革,当时,参展作者15人,展出作品120件,展出时间18天,观展人数达6万余人次,在当时以至相当一个时期内,由此艺术展而引起的轰动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一位女性艺术评论家看过展览后,撰文称此展是当前中国最前卫、最具抽象意味的一次成功展示。美术批评家邵养德在《美术思潮》上发表评论,认为这次展览是西安地区现代美学思潮的代表者和体现者。
昙花一现后,西安的当代艺术又被打入了冷宫,第二届一直没有现身。仿佛它的出现就像天空的流星,稍瞬即逝,除了带来一丝惊扰外,没有带来任何其他的影响。回顾往昔,有人说:“重温那段历史,尚唯一叫人感喟的是,当时那种趋之若鹜的观赏艺术的景象,再也不会重现了。”的确,上世纪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西安的当代艺术几乎一片空白。直到2000年以后,西安的当代艺术才“死灰复燃”。
前世
一段重现生机的开始
西安某策展人表示,2000年是西安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水岭。他说:“如果把1981年定为西安当代艺术的前世,那么2001年就是西安当代艺术的今生。前世与今生是断裂的:前世只是一个故事,今生却是一个开始;前世已经过去,今生却在延续;前世是现代,今生是当代,所以西安的当代艺术源头归结于2001年。”
2001年10月2日,在陕西定边古长城遗址实施了一场名为“墙内墙外”的行为、装置艺术活动。本次艺术活动由纪录片制片人张文庆组织,来自成都、西安两地的四位艺术家共实施了11件作品。本次艺术活动用行为和装置的语言方式表达对“墙”这一符号的思考和态度。他们认为墙内与墙外是两个世界,古代西安的墙保护了西安的政权,今天西安的墙却限制了西安很多其他的东西。某策展人回忆说:“这是西安当代艺术的第一枪。”
随后,2001年10月13日,湘西石、王健在汉宣帝的陵墓策划的“大礼拜”行为艺术节举行,参与艺术家12人。艺术家之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紧接着,11月,在中国加入WTO前的几个小时,西安的一群行为艺术家在“红坊陶吧”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表演。这一次活动的主题是“政治方言”,所有的作品直击现实问题,不做无病呻吟时髦话题的表演。
有了这三个展览的预热,同年12月,西安迎来了一个大型的展览——“当代艺术开放展览”。这次艺术开放展不确定具体主题,旨在提供一个宽松的舞台,让西安的当代艺术最大限度地伸展肢体,把长期以来被各种话语霸权排斥到文化角落里的声音请到麦克风前。
2001年,西安的当代艺术宛如沉寂多年的火山,重新爆发。尽管没有想象中的壮观与杀伤力,但是它至少喷出了不少的岩浆,而且不再熄灭。某策展人回忆说,那个时候做艺术活动几乎没有媒体,没有观众,也没有钱,做的人也是那么几个,所以做完之后别人都不知道,但是大家还是坚持在做。
这些年间,“中国东部当代艺术不断脱离中国本土语境,进入西方当代艺术逻辑的同时,西安的当代艺术一直在内与外之间寻求平衡,保持跟全球和本地资源的双重对话,被全球和本地两个平台磨合、滋养,也艰难地磨合、滋养了这两个平台”。
今生
一场渐入佳境的盛会
虽然仍有不少人将西安当代艺术的沉寂归结为客观的历史事实和深入骨髓的保守价值观。但本月20至10月20日,在西安曲江当代艺术中心隆重举行的“中国意象·都市旗帜”西安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将表明,不远的将来,这里会和北京、上海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世界里一个新的增长点。
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舒阳说:“虽然西安本土的当代艺术没有在国内大红大紫过,但‘薪火不断’。近两年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勃兴,标志着西安本土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开端。”南京的独立策展人、批评家陈孝信认为,西安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很明显,但在当代艺术方面明显滞后,艺术力量也很薄弱。不过,他发现西安还有纺织城艺术区这样的艺术家群体,他看到了艺术生长的空间和有规模的艺术作品,这里有相当的发展势头,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业内知名艺术家戴耘也认为,“西安是一个当代艺术很单薄的城市,它的传统文化资源很厚实,但一谈到展览,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只是水墨国画,谈到文化,只会想到的是收藏、鉴赏。此次能在西安举行这样大规模的展示当代艺术的活动,在西安是第一次,定能为西安整体的当代艺术带来机遇”。《东方主义与西安》首席学术顾问彭德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我比较看好非主流地区的艺术现象,比较看好西安当代艺术的未来,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本土特点和具体文物可供我们借鉴,而是它有一种氛围。世界文明最高成就曾产生在西安。西安的氛围会对我们产生非直接、抽象的影响,它会反映在我们的艺术空间之中。西安本土的艺术人才为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届时,将展出绘画作品约100件,雕塑作品约60件,影像作品约50件,行为现场作品约10件,装置作品约10件,数字媒体作品3—5件,现场表演类节目约10件。市民将不花一分钱便可以欣赏到来自国内外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并可以广泛参与到艺术本身,古城西安将刮起一股西安当代艺术之旋风,这一盛会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西安当代艺术正处在一种风光无限好的憧憬和蓬勃与泡沫交融的现实中。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传说
一个昙花一现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从头说起的话,那么1981年3月,在西安市东大街青少年文化宫正式开展的“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以其突然性,让广大西安市民无法接受,除了有太多惊叹,更多的是怀疑。
这是西安艺术的第一次变革,当时,参展作者15人,展出作品120件,展出时间18天,观展人数达6万余人次,在当时以至相当一个时期内,由此艺术展而引起的轰动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一位女性艺术评论家看过展览后,撰文称此展是当前中国最前卫、最具抽象意味的一次成功展示。美术批评家邵养德在《美术思潮》上发表评论,认为这次展览是西安地区现代美学思潮的代表者和体现者。
昙花一现后,西安的当代艺术又被打入了冷宫,第二届一直没有现身。仿佛它的出现就像天空的流星,稍瞬即逝,除了带来一丝惊扰外,没有带来任何其他的影响。回顾往昔,有人说:“重温那段历史,尚唯一叫人感喟的是,当时那种趋之若鹜的观赏艺术的景象,再也不会重现了。”的确,上世纪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西安的当代艺术几乎一片空白。直到2000年以后,西安的当代艺术才“死灰复燃”。
前世
一段重现生机的开始
西安某策展人表示,2000年是西安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水岭。他说:“如果把1981年定为西安当代艺术的前世,那么2001年就是西安当代艺术的今生。前世与今生是断裂的:前世只是一个故事,今生却是一个开始;前世已经过去,今生却在延续;前世是现代,今生是当代,所以西安的当代艺术源头归结于2001年。”
2001年10月2日,在陕西定边古长城遗址实施了一场名为“墙内墙外”的行为、装置艺术活动。本次艺术活动由纪录片制片人张文庆组织,来自成都、西安两地的四位艺术家共实施了11件作品。本次艺术活动用行为和装置的语言方式表达对“墙”这一符号的思考和态度。他们认为墙内与墙外是两个世界,古代西安的墙保护了西安的政权,今天西安的墙却限制了西安很多其他的东西。某策展人回忆说:“这是西安当代艺术的第一枪。”
随后,2001年10月13日,湘西石、王健在汉宣帝的陵墓策划的“大礼拜”行为艺术节举行,参与艺术家12人。艺术家之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紧接着,11月,在中国加入WTO前的几个小时,西安的一群行为艺术家在“红坊陶吧”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表演。这一次活动的主题是“政治方言”,所有的作品直击现实问题,不做无病呻吟时髦话题的表演。
有了这三个展览的预热,同年12月,西安迎来了一个大型的展览——“当代艺术开放展览”。这次艺术开放展不确定具体主题,旨在提供一个宽松的舞台,让西安的当代艺术最大限度地伸展肢体,把长期以来被各种话语霸权排斥到文化角落里的声音请到麦克风前。
2001年,西安的当代艺术宛如沉寂多年的火山,重新爆发。尽管没有想象中的壮观与杀伤力,但是它至少喷出了不少的岩浆,而且不再熄灭。某策展人回忆说,那个时候做艺术活动几乎没有媒体,没有观众,也没有钱,做的人也是那么几个,所以做完之后别人都不知道,但是大家还是坚持在做。
这些年间,“中国东部当代艺术不断脱离中国本土语境,进入西方当代艺术逻辑的同时,西安的当代艺术一直在内与外之间寻求平衡,保持跟全球和本地资源的双重对话,被全球和本地两个平台磨合、滋养,也艰难地磨合、滋养了这两个平台”。
今生
一场渐入佳境的盛会
虽然仍有不少人将西安当代艺术的沉寂归结为客观的历史事实和深入骨髓的保守价值观。但本月20至10月20日,在西安曲江当代艺术中心隆重举行的“中国意象·都市旗帜”西安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将表明,不远的将来,这里会和北京、上海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世界里一个新的增长点。
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舒阳说:“虽然西安本土的当代艺术没有在国内大红大紫过,但‘薪火不断’。近两年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勃兴,标志着西安本土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开端。”南京的独立策展人、批评家陈孝信认为,西安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很明显,但在当代艺术方面明显滞后,艺术力量也很薄弱。不过,他发现西安还有纺织城艺术区这样的艺术家群体,他看到了艺术生长的空间和有规模的艺术作品,这里有相当的发展势头,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业内知名艺术家戴耘也认为,“西安是一个当代艺术很单薄的城市,它的传统文化资源很厚实,但一谈到展览,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只是水墨国画,谈到文化,只会想到的是收藏、鉴赏。此次能在西安举行这样大规模的展示当代艺术的活动,在西安是第一次,定能为西安整体的当代艺术带来机遇”。《东方主义与西安》首席学术顾问彭德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我比较看好非主流地区的艺术现象,比较看好西安当代艺术的未来,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本土特点和具体文物可供我们借鉴,而是它有一种氛围。世界文明最高成就曾产生在西安。西安的氛围会对我们产生非直接、抽象的影响,它会反映在我们的艺术空间之中。西安本土的艺术人才为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届时,将展出绘画作品约100件,雕塑作品约60件,影像作品约50件,行为现场作品约10件,装置作品约10件,数字媒体作品3—5件,现场表演类节目约10件。市民将不花一分钱便可以欣赏到来自国内外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并可以广泛参与到艺术本身,古城西安将刮起一股西安当代艺术之旋风,这一盛会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西安当代艺术正处在一种风光无限好的憧憬和蓬勃与泡沫交融的现实中。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