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数百年无人见的柴瓷窑址在郑州

来源/作者:网络 |

  带来瓷片 老人认定窑址在郑
  “大家看看这些瓷片,我认为它们就是柴瓷。”郑州柴瓷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该会常务副会长田培杰打开一个盒子,十余片瓷器碎片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淡青色的瓷器碎片特别薄,猛一看和常见的汝官瓷相近,仔细一看又明显不同。“这些瓷器碎片,是我一个月前在小浪底管理局(郑州市西大街和紫荆山路交叉口西北角)后面的空地上挖出来的。”田培杰拿起一块瓷器碎片,视若珍宝。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郑州在改造东、西大街时,曾在这一范围内出土了少量异常精美的青瓷残器,这些瓷器的色泽优于五代时期的耀州瓷,质量与汝官瓷相近。
  当时,就有人将这些瓷器和柴瓷联系到了一起,但可惜的是,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也就无法确认这些精美的瓷器就是柴瓷。
  如今,在同一个地方,田培杰再次发现了瓷器碎片。“我认为它们就是柴瓷,而且柴瓷的窑址就在郑州。”田培杰何出此言呢?柴瓷又是一种什么瓷器呢?
  柴瓷很牛 位居六大名瓷之首
  关于柴瓷,明朝洪武年间曹昭的《格古要论·古窑器论》中明确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清朝梁同书的《古窑器考》中也记载,“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后周都汴,出北地河南郑州,其地本宜于陶也。”
  田培杰说,根据文献记载可知,柴窑出自河南郑州附近,是后周的御窑,其精良程度超过汝瓷、官瓷,更不用说耀州瓷与青白瓷了。
  据北宋文豪欧阳修的日记记载,柴瓷在北宋时已非常稀少,当时的官宦人家“偶有得之,即以金饰之”,可见其珍稀。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宝昌曾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一个所谓的柴瓷,可见其贵重。柴瓷在20世纪初被研究者尊为“瓷皇”,但由于现在没有人见过柴瓷的真面目,什么才是真正的柴瓷,一直让人难解。
  田培杰说,宋代素有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六大名窑”之称,柴窑位居“六大名窑”之首。但明代以后,柴窑开始绝迹,因无人见过柴瓷,中国古代“六大名窑”逐渐演变成了“五大名窑”。
  真相是啥 竟有四种说法
  柴窑真的在郑州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陶瓷专家赵青云说,近年来我国多个地方都称发现了柴瓷,但始终难以确认柴窑的窑址。“后周建都开封,作为皇家御窑的柴窑,不可能离开封太远,如果距离太远,皇帝视察时不方便。”赵青云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柴窑的窑址在河南,但在河南哪个地方,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赵青云说,在我省境内,也发现了多个“柴瓷”线索。一是在小浪底管理局后面的空地上,发现了大量瓷器碎片,符合柴瓷特征。二是在距离新郑机场很近的中牟县张庄,发现了40万平方米的窑址,考古证明,这个窑址唐代已投入使用,遗憾的是,这里虽然发现了五代时期的瓷器碎片,但柴瓷特征不明显。三是在新密和登封交界地带有个柴窑村,这个村大部分人都姓柴,家谱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样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发现典型的瓷器碎片。另外,还有人认为郏县的黄道窑就是柴窑,因为在这里发现了银釉瓷,符合柴瓷的特征。
  成立研究会 探索柴瓷之谜
  四个地方,从表面上看,都和柴瓷有关;但严格起来,没有一个地方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当地就是柴瓷的发源地。田培杰说,后周仅存在9年时间,且柴瓷制作量非常少,又经过历年战乱和历史长河的冲刷,所以,现在看不到它的身影也就不足为怪了。“对柴瓷的研究现在大家都在探讨,并没有定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出土资料的丰富,对柴瓷的研究一定会有结果的。”赵青云说,在郑州发现的这些瓷片标本,出自柴窑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没有实物对比之前,谁也不敢下这个结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民间散落着大量的像柴瓷这样的历史瑰宝。如果不及早重视、发掘,它们可能就永远湮灭在历史风云里了。”田培杰说,成立郑州柴瓷研究会,就是为了探索柴瓷的千古之谜。
  赵青云说,五代柴瓷——这个失落已久的美丽传说,这个当代古陶瓷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它的最终揭秘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82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