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看当代艺术如何解释电影(图)

来源/作者:网络 |
看当代艺术如何解释电影(图)
曹斐展出的作品《人民城寨的诞生》。
  4月10日,一场以电影为名、与电影有关,却没有一部传统电影的展览在华侨城OCT当代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个名为“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的展览是国内首次以“电影”为概念研究与梳理华人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艺术项目。项目由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董冰峰、杜庆春、黄建宏、朱朱共同策划。展览共展出26位艺术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创作的33件与电影有关的当代艺术作品。
  策展人董冰峰说,这就是一个关于怎样解释电影的展览。很多展品虽然和电影有关,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比如陈劭雄的作品《视力矫正器-3》,整个作品就像一台奇怪的摄影机,不过这台摄影机的镜头是分向两个方向的,观看者的双眼被引向两个不同的屏幕。两个屏幕图像的内容既相关又相悖,它们有时“连接”,有时又“断开”,甚至是一正一反。由于两眼各自获取了不同信息,迫使大脑努力去拼合这些图像以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眼与脑在这台改装过的机器面前经历了“看”的困境,作品也就实现了对观看的“视力矫正”。
  在另一些作品中,观众也可以看到传统电影的痕迹。比如张培力的作品《喜悦》,从上世纪70年代老电影《战船台》中截取两部分影像作为素材,通过重新剪辑,形成新的戏剧效果。
  走进蒙上了黑色幕布的展厅,静下心来看看作品,你会发现,这个学术性很强的展览也有充满趣味的一面。 在美国研究实验电影的艺术家史文华这次带到深圳的是一部没有影像的电影。他的作品表面看上去就是几个简陋的木箱子和20多个黑色的模型,当观众拿起这些或是手表、或是吉他、或是旅行箱的模型放在感应器上的时候,木箱子里就会传来不同的人讲故事的声音。“你也有关于旅行箱的故事吗?请写信告诉我。”在这件名为《带什么上路》的电影装置作品旁边,艺术家放上了一张写着网址的卡片,写一封信讲述一个旅行箱的故事,你也可以由观众变成主角。在史文华看来,这也可能是未来电影的形态之一。
  “从电影看”可能是OCT成立以来需要观展时间最长的一个展览,33件作品有的只有几分钟,有的却长达一个多小时。要把所有作品都完整地看完,大概至少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从安迪·沃霍尔用8小时定镜帝国大厦到道格拉斯·戈登改装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再到史蒂夫·麦奎因拍摄的《饥饿》在戛纳电影节上亮相,在当代艺术受到电影影响的同时,电影也在当代艺术的渗透下拓展着自己的外延。在西方,电影进入美术馆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中国,对影像艺术的收藏展示才刚刚开始。
浏览次数:663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