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绝版套色松溪版画有绝招
来源/作者:网络 |
上世纪30年代初,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播下了一颗种子。上世纪40年代初,浙江“木合社”的郑野夫、邵克苹、杨可扬等人将它带到闽北。半个多世纪过去,闽北偏远的松溪县,有这么一群人以刀代笔,在木板、油墨、压印机间传承着古代建安刻版印刷遗风和现代版画的精髓。
从农民到商人的业余爱好
5月29日,松溪县版画院创作室。浓浓的油墨香中,十多人或在雕刻,或在压印,房间安静得能听到刻刀在木板上发出的“沙沙”声。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其实是农民、商人、教师、机关干部等。
“平时下了班,或者是周末有空,大家都会到这里创作版画。我们都说,要是几天不动刻刀,心里就会感觉空落落的。”画师蔡丽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她还是一名小学老师,1994年,县文化馆成立“松溪女子版画班”,爱好绘画的她成为首批成员。以刀代笔,金木坐底,与笔画创作全然不同的版画,很快就吸引住了她。
“我们的创作室是全天免费开放,提供了压印机等设备,只要你对版画有兴趣,都可以过来创作。”松溪县文化馆馆长、松溪版画院院长兰坤发说,在版画班姑娘的感染和带动下,松溪县许多青年加入了版画学习和创作行列。现在经常到版画院创作的就有上百人,各行各业都有,“城乡中心小学还开设有版画班,目前大约有一两千名学生在学版画,实验幼儿园每个上午也都有一节版画课。”
最年轻的版画之乡
“现在说到中国版画,就不能不提松溪。”兰坤发说,版画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是印刷术的延伸。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在上海提出版画“回娘家”,主办“木刻讲习会”,揭开了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序幕。1942到1946年期间,浙江丽水“浙江木刻用品供应合作社”以及一批版画家杨可扬、郑野夫等从江西上饶迁至闽北崇安县(现在的武夷山市)赤石一带开展木刻活动,从此在闽北播撒下了版画艺术的种子。
2000年6月,松溪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成为全国最年轻、创建时间最短的版画之乡。2003年松溪县版画院成立,这是我省唯一由地方政府成立的县级版画院,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版画院有2个展览室,一间里的版画多是黑白的,以农村乡土主题为主,另一间展览室里的版画,色彩却异常跳动,内容充满时代气息。兰坤发指着展览室里一幅幅绝版套色版画说,这里就有17件作品先后分别入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美展,十五、十六、十七届全国版展等。
用“绝招”保护艺术性
绝版套色木刻技法是松溪版画的“绝招”。一张作品由若干种色彩分别上到刻好的底板上,每上一层色印一次,等到最后一层色彩印好后,底版就自然毁版了,所印张数就是这个底版原作的全部数量。为了提高画作艺术价值,避免滥印,一般控制每个底版的印画数在30张左右。
兰坤发说:“我们不会变成艺术品的‘流水线’,而会不断创新,让年轻的松溪版画更加活力十足。”通过版画院,松溪还让版画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画院还组织作者参展,让更多人认识松溪版画。“作者只要安心创作出好的作品,其他事就由我们来做。”目前已有上万幅松溪版画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被美国、加拿大等国外艺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