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方立均艺术的时间线索
来源/作者:网络 |
图/张三 文/李四光
撰文/王威斯 大圣 编辑/王威斯 图片/方力钧工作室提供
方力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当代艺术家领军人物之一,无论外界如何非议,他的成功之路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则,都可以作为经典教科书案例进行剖析和学术研究。
近日,方力钧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方力钧:时间线索》,展出了他30年艺术创作中的大量资料、手稿、早期习作。让人们全面看到一个如今在国际上身价不菲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成名之前的状态,甚至包括1975年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美术课上的作业。
一个时代 一个符号
不管外界对他如何评价,或褒或贬,方力钧都仍然“平易近人”地生活着:无论是当代艺术博览会还是所谓的经典艺术,只要是哥们儿的事情,他都会亲临捧场。遇到粉丝围观、合影,他全部耐心一一满足,始终面带微笑。
也许人们问方力钧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符号化?”他曾这样解释:一个人一辈子做不了太多的东西,一生中能做出自己的一个符号化的图案作品,应该很值得欣慰了。
作为中国千万元级的当代艺术家,并进入了新近成立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成为“院士”的方力钧以他的“光头”人像系列,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被国外画廊争相收藏,最高拍卖价曾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一幅。
在方力钧的光头人物作品中,有时嬉笑,有时发呆,有时甚至是一个背影或是后脑勺,再或者是打哈欠之类的无聊表情。这些在展览艺术总监、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现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看来,“呐喊加调侃”的“方力钧样式”曾是一个时期中国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符号和象征。金融危机过后,市场逐步趋于理性,当代艺术正进行良性的结构化调整,“艺术家应该从以前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把目光投到当下,而不仅是以前的‘大批判’‘大脑袋’‘大嘴傻笑’”。策展人郭小彦认为,艺术家的创作,直接联系起了时代氛围、事件、社会发展变化,甚至可能会有天才预言般的意义。
因此,方力钧希望《方力钧:时间线索》能成为一个案例,把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土壤结构、生态关系展示出来,引发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和总结。在他看来,普通人都知道当代艺术的时候,它已经很热闹了,但它拱出地面之前的面目却鲜有人了解。艺术作品有不同价值属性,时代对物质欲望高涨,价格覆盖了精神产品其他价值,很多人现在只是看到当代艺术价格抬高了,揣测当代艺术为西方人服务。无论艺术和艺术家,都被误解了。
梳理“线索”
《方力钧:时间线索》展览按照年代的划分,第一部分以1958年开始至1980年和1981年至1993年的时间线索为第一个创作时期的文献部分。第二部分以1994年至2007年和近期2008年到2009年为线索以及方力钧2000年后创作的重要作品及最近的潜心之作。
方力钧的创作基础是基于个人对巨大社会背景下普遍人性的观察和思考,那种本能地不愿意与社会惯习保持一致的态度一直存在于他的艺术表达中。他表现的生命的渺小、琐屑、无聊的状态,不过是有意无意地对隐匿于社会现实背后的普遍意识和一般观念的反抗。
1989年毕业后,方力钧进驻圆明园画家村,在那个城乡结合部,他的画面上出现的多是农民。他也很明确地制定着自己的工作顺序:开始从铅笔向油画笔过渡。为了避免两种题材转换中存在风险,方力钧最终小心翼翼选择了黑白油画的创作。其实,他也承认:当时他自己对于油画创作的信心不足,黑白颜色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自己技术上的缺陷。而且,灰色也很符合当时方力钧怀才不遇的心境。1993年后,方力钧的作品开始陆续被日本等国家的美术馆收藏。此后,他开始信心十足地创作彩色油画作品。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已经开始尝试“光头”“水”题材的创作。1996年,33岁的方力钧在东京举办了个人回顾展,这一次国际展览在他的成名之路上非常重要。因为从这时候开始,国际上的收藏家们开始追捧方力钧的作品了。
有专家评价,从早期绘画作品到新近创作的众多雕塑作品,都可以看到一条属于艺术家特有的线索,那就是艺术家以自我对现实及存在的体认,来描绘最真实的生命存在,其中包括生命的来源与未来。就像方力钧在不同时期所勾画出来的生命状态就很自然地与历史、与社会的语境发生了联系,他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无论是早期的头像还是以后的具有生命寓意的昆虫——来给出人的境况,即便艺术家使用了通俗的形象,也可以传达出对生命虚假意义给予的质疑。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家经历的思想变化和成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都是通过那些普普通通的图像和造型体现出来的,可是在方法和趣味上,正好与人们的习惯形成冲突,所以,无论批评家用什么术语去概括他的艺术,都无法遮蔽艺术家对生命问题的难以摆脱的诘难与美学困惑,这正是方力钧艺术的意义。如“光头系列”之“游泳”。方力钧画了很多和游泳有关的画,表现在水中人的自如状态。这是90年代的作品,色彩浓艳,气氛热烈。
近年来,方力钧的作品已经从原来的类型中跳脱出来,人到中年的画家已经从作品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冷静、理智的状态,而他的创造力正进入鼎盛期。如写实风格的反映“鸡的一生”的系列油画,十分逼真。
在批评家吕澎看来,此次展览开启了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历史性考察,“展览的重点不是对观众熟悉的作品给予漫无边际的阐释,而是将那些产生最后作品的因素陈列出来,让我们找到一件作品、一个形象、一个图式或者一个符号产生的种种线索。”通过这些线索,让观众了解方力钧在那个历史背景下的创作过程。
DIALOGUE
去年底你在广东美术馆做的个展“时间线索”与这次在今日美术馆的“方力钧”有什么不同?
方力钧:都在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展出,力求把全部过程都呈现。以前的创作就通过文献、印刷品来进行呈现,而新作大件完成品则放在最后部分展出。
栗宪庭曾在公开聊天时说过“成名艺术家已不在他视野”。对此,你怎么看?
方力钧:我没有听过栗老师自己对我这样讲。栗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关心我的作品。就我自己了解的,栗老师跟所有成功的艺术家都有好的私人关系。
你的“时间线索”展出时便受到了不少批评。对于“个人的哈欠”何以变成“时代的呐喊”的评论怎么看?
方力钧:那就应该让把我拔高的人和批评我的人去PK了,这不关我的事情。
最“大”的成就
在创作彩色油画的同时,方力钧还有另一条创作线索是套色木刻版画。另外,他还有一个杀手锏——以超大尺幅夺人眼球。很早的时候,方力钧参加展览时就发现:自己常常在现场找不到自己的作品,墙面有限而作品太多。
方力钧作品通常都是巨大画面。如他的近作《大死亡》(2008年),作品高4.4米,长8.8米,是很震撼的死亡场景,与上世纪的“光头系列”表现的内在气质完全不一样。还有《枪毙越共》(2008年),是高达2.7米,长达8.4米的巨幅油画。这也是方力钧近年来受到国际画廊、收藏家追捧的系列作品之一。
同时,也可以看出画家随着年龄增长,作品已经从玩世不恭到沉静理智,非常有冲击力,细部描绘很细腻。2000年以后,他开始创作婴儿系列,然后画飞行的动物系列——不仅仅有天鹅,更有大量的、恶心的苍蝇、蚊子……在画面上密密麻麻乱飞。方力钧解释说:在他的眼中天鹅和苍蝇都是能飞行的动物,不存在谁更美好的人为价值判断。
可见,近年来方力钧不再拘泥于单调的创作形式。同时,他还开始慢慢从绘画走向了装置创作。如展示方力钧符号式画面人物的装置作品,一排站立的小人,仿佛也看到了艺术家走过自己创作生活的历程,使观众了解艺术家当前的创作及思想状态。“无视生命流逝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没人去计较一天一天生命的流逝,差不多到了结尾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得努力抓住时间别丢了,但是那个时候就肯定来不及了。”方力均在标尺上标出了“月”“年”的刻度,但“绝大多数的观众在看作品的时候,差不多是五六十公分一步一步地迈过去,‘人的一生’就看过去了”。方力均说。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最后的晚餐》将穿越时空再现 上篇文章:王明藻曾写中国最大汉字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