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杨耀:境到难写想到诗(多图)

来源/作者:网络 |
忆写锦绣川旧游 忆写锦绣川旧游 秋榴图 秋榴图 精神富时叫富贵 精神富时叫富贵 千岛湖寄趣图 千岛湖寄趣图    杨耀简介     1938年生,陕西延川籍。工山水、花鸟、书法与篆刻,亦能吟诗。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杨耀画集》(八开精装本)、《杨耀新疆山水画》(八开平装本)、《杨耀题画诗》及《书法与篆刻》等十余种著作及画集。曾在中国美术馆等处举办个人画展六次。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南海、天安门管委会及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等海内外数十家重要文博单位收藏。书画作被刻入国际艺术碑林“中华当代两岸书画泰斗碑廊”及“圣泉碑林”。获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秘书处(泰国曼谷)颁发的“首批特殊贡献专家金色勋章”。被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文化艺术界杰出人物推选委员会评为“中国画坛三十位杰出人物”,并编入《中国画坛三十位杰出人物系列画集》。作品曾获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两次,金奖十次。
  杨耀子虚,齐鲁高士。因白果之缘,初识;识于其已出版之画册三卷,及将要出版之诗书画印册样稿。
  能诗,且诗中有画;善画,且画中有诗。二境得一,难矣。诗画兼善,以“诗人画家”或“丹青诗人”称道于文艺者,鲜矣。子虚题画诗,诗画融融,更集书印于一堂,殊可珍。四美备具之花,含赤子童心之蕊,知赏者,亦复神会其朴真之馨也。吾观子虚诸类佳作,感思萦怀。
  子虚画理画趣诸诗,居之高,观之遥,证之深,化前贤而出心杼。画论哲典,要津一聚,以诗融典,别有洞天。读之,感服子虚于水墨丹青用心之专,用力之彻,不知消得几番憔悴,亦复望尽天涯矣!《略忆所游写成诡奇谲境图以发画意因题七言长律十二韵》,寻寻觅觅,百度千度也!读之,遂生“尺幅山水路三千”之慨焉。
  “石涛小乘如参透,笔墨微情自选奇”;“石溪粗笔蕴涵精,闭目常观眼渐明”。
  “能知冥趣千峰好,不入玄微“五岳贫”;“待到将曛昏”霭起,正合细领晚氛霞”。
  “为穷境界向山行,两目游移感翠灵”;“三千境界因谁设?一等幽冥为我灵”。
  以此观之,子虚师古,溯本证源,参悟精微;师造化,搜而穷而彻,而至灵台与幽冥相呼吸焉。
  “前世与山拈香结,今生写它缘分切”;“纸上开田三五亩,笔耕墨灌忘年庚”。愚公之志也!是为镜,每照虚浪浮躁者萍絮之姿也。
  子虚醉心于水墨丹青,演画艺之于习文艺,习文艺而至修文化—艺文史哲皆有研,亦难能也。此功反哺于诗书画印,积半世五十载,蔚成一观。于艺,博而专,专而精;于功,苦而细,细而玄。此子虚之艺格也。
  子虚写画,砺笔沸墨,觅真搜境,择苦径而行修,终色里证空,于丹青泽国化得一苇飘渡。有诗述怀:林泉诗画伴烟岚,冷逸幽微写翠寒。静虚入净如真境,了化三千心入源。
  子虚作诗,去饰琢,远蓄意,写心声,真天籁也。子虚画诗相得,合璋玉一韵。
  子虚书印皆于润朴茂间,入苍茫自在,高古而漾新。书法印刻,刀笔磨砺,其控线化锋之指腕功力,更生丹青笔墨动静敛放之神旨也。究子虚笔墨之幻化,亦豁然朗然。
  子虚诗画乃静净融融之欢乐世界。此“生与生生”之欢乐和谐气象,终无关华佗之名、扁鹊之声,然沐浴其间,可愈心疾。常诵其诗,常观其画,诵观者共验之—“云烟长律”并序,陶情畅怀,醉古醉今——是云烟,乃天下云烟,古今云烟也。
  于诗词之境界鉴赏,王国维以“有我”、“无我”见轩轾。其中一隅,多为忘失:从诗词之形观,怎样的言语方能通达无我之境?愈纯粹,愈悠长;愈明淡,愈涵容;愈朴素,愈净静……文艺之形圆满,出于文艺之质无碍;文艺之质无碍,得于文艺之心涅槃。子虚之诗,倾重口语,此真途遥境,已见“山有小口”,抑或弃舟登岸。“舍卜碧山前,溪穿绿亩间。村墟来返路,芦荡往回船。”此“仿佛之光”亦引我复至菊篱下、五柳前;“二月南陔,探春问孩。循他指处,临溪花开。”吟此,不觉重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暗相照,隔世之诗趣耳。
  白石老人,以诗、印、字、画次第,论自家治艺之高下;于子虚诗书画印,吾不敢妄下言。读者自得读时之乐,赏者自有赏时之证。大千浮身,伦次在心。
  座次为次,见真为本。清湘之非清湘之时,陷于京师“正统派”之诟;白石之非白石之际,蒙赐“野狐禅”之讥。尘镜颠倒,方有“上德不德”之章句耶?心锁难开,其必赖“上德不德”之钥耶?然!于今,恃“我用我法”之主张,面“古法”、“造化”二山,或非之,或绕之,或浅止,而后自诩我高我奇,几成流弊。精诚入之,涅槃出之,“叩石垦壤”—子虚师古师造化—一愚公也,此当为“师心”之一范。
  “带水拖泥笔,女娲杨柳枝。生者还生生,虚虚复子虚。”于子虚笔墨神奇,白果有此一诗,引入,大家感而证之。
  “林泉笔墨将传统绘画语言表现境界,于山水一隅,证入微观世界,此石涛之石上生石,此遗人之遗后生遗也,故有句‘辛笔苦瓜一面开,子虚水墨五丁齐’。”于子虚绘画之峰岭,白果有此语论,引入,方家审而论之。
  子虚斋号林泉室,又尚石草堂,自号林泉室主,其情醉忘,其志所归,皆可见。
  (林从龙)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871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再读象宪画 刍议雅与俗(多图)   上篇文章:齐鲁青未了 翰墨情正炽(多图)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