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经历4年多低谷期后 艺术品市场会否好转
来源/作者:网络 |
作者:林琳
一批中国艺术品在刚刚结束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大放异彩,拍出多个天价,业内人士却认为甫掀序幕的中国内地春拍难以延续其热度。不过,在经过长达4年多的低谷期后,一度接近冰冻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这个春天有冰雪初融的迹象,近日,有关主管部门对艺术品市场8个违规机构的查处为市场传递了信号,加上一级市场的流通量小幅增加,沉寂多年的艺术品市场或将在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中缓缓醒来。
艺术品市场仍然低迷
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周上,由于中国艺术品拍卖结果的助力,总销售额4.23亿美元中有4.06亿美元来自拍卖成交额,其中一个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历史,成交率为94%,总成交额高达2.62亿美元。多件中国艺术品均拍出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中国艺术品市场却仍然呈现整体低迷的现象。“投资者或艺术品商人仍继续在观望、徘徊。”书画行家邝根明告诉记者,市场上价廉物美的“生货”不多,拍卖会上都是流传了数次的旧货。
瓷器行家曾波强亦对行情表示无奈,“拍卖行还是只能减量提质,像北京的二线拍卖行,为了成交率,对于档次不是太高的官窑都要估低价格,以求成交。”他认为,顶级市场的成交反映不了市场真正的状况,纽约的行情跟内地市场关联度不大。一个古玩商坦言,自己目前抛售的都是普通的中低端货,即使亏一点也好,起码能周转一部分资金,“现在大家都在玩心理战,看谁熬到最后。”
此前,艺术品市场一直信心低迷,作为全国书画市场风向标的山东市场的走向尤被市场关注。记者从山东市场了解到,不少画商曾在市场高峰期以大量抵押当代书画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再投入市场,在市场突然下滑、价格腰斩之后陷入困境,为解决问题,只能再抵押书画借款来还上一笔贷款的利息。
市场系统性风险已被控制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已经“洗”掉了很多大行家。北京玉器圈内曾有一个大行家,通过融资、贷款方式筹集了近20亿元运作玉器市场,在资金链断裂后就此销声匿迹。有业内人士透露,书画市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大行家。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几年的调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被控制住。一个山东画商告诉记者,他身边的书画经营者有的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有的重新创业,有的靠存货和原有的客户维持生计,只有少数因为使用资金杠杆而被市场淘汰。据他了解,坏账没有集中爆发还要得益于银行提高抵押条件,比如原来抵押当代书画可以获得50%贷款的,如今只能抵押近现代书画以获得比例极少的贷款。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已有冰雪初融的迹象。山东某艺术品机构经营者苏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当代书画的价格降至高峰时期的30%~40%左右且难以成交,今年自己走访了淄博、潍坊、青州、烟台、青岛等地,发现市场的交投开始出现,有的成交价还能达到高峰时期的40%~50%左右。在他看来,一旦有成交就证明市场还有救。
邝根明亦了解到近期多家画廊、艺术机构陆续开张,他认为这意味着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且代表画廊、画店、艺术机构有可能回归为艺术品市场的“第一主场”。
与此同时,艺术品行业也开始了“自救”,如4月中旬山东潍坊将举行的中国画节和4月底“翰墨青州”期间,当地画廊行业将举行画廊博览会。苏先生说:“商家都是无利不起早,这几年没有人愿意举办活动,现在他们愿意配合,证明还是看好市场。”
行业洗牌对市场有利
近日,有关部门查处8家艺术品机构,查处原因包括经营含有禁止内容或伪造的艺术品,未按规定保留与交易有关的原始凭证、销售合同、台账、账簿等销售记录等。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郭青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证明中国文化产业面临重新布局,国家对艺术品市场的整顿将去掉对行业发展不利的不规范因素。
在他看来,这几年的行业“洗牌”对市场各方均有利。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当市场非常火爆的时候,他举办学术展览压力很大,因为经营者过度迎合市场的低端趣味消费,画家忙于应付市场的订单,没有人愿意谈学术,而在市场低迷的这几年里,他每年举办的20余场学术展都能得到业内人士和大众的关注,机构标榜“学术拍卖”,艺术家重新潜心创作,反省和学习令市场能在下一波行情到来之前修好“内功”。
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并不认为艺术品市场能在今年实现“逆袭”。苏先生告诉记者,即使未来市场能恢复到2013~2014年的价格水平,也难以回到最高峰,“况且我们都清楚,在2014年价格为10万元/平尺的画,即使未来有一天也能够回复到这个价位,也已经不是同样的价值了。”郭青则认为,市场回升是必然的,但希望市场在新的一波行情里不要急功近利,要警惕未来陷入新一波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