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黄金有价钧瓷无价 支离破碎堪称完美

来源/作者:网络 |
  黄金有价钧瓷无价支离破碎堪称完美
钧瓷
  好的瓷器,古代就有“黄金有价钧(瓷)无价,一件钧瓷百重厦”的说法,现在的拍卖行更是屡创价格新高:去年在北京中嘉拍卖公司上拍一件《青花龙纹四系扁瓶》最终以9790万元的高价成交。其稀有的身份决定了一般的收藏爱好者与这些珍稀瓷器不容易接触,更难以拥有。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因此,喜欢瓷器的收藏者可以收藏历史上的名窑瓷片,以慰嗜爱之心。
  残而不失其美
  中国古玩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古玩毛了边,不值一文钱”,这个规矩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可是对于外国的玩家来说这个规矩不太适用。他们认为只要是文物,缺陷并不影响它的根本价值,有一些特殊的文物,缺陷本身就是一种美。近年来在国外各大拍卖行出现的中国古代瓷器,有相当数量是经过修复的。例如2001年11月份在英国伦敦苏富比的中国瓷器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为10万~20万英镑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拍出了75.15万英镑的高价。而这件天字罐就是残器,而且是不完整的修复件,器口颈部磨平,缺盖。
  瓷器容易破损,传世使用、地下埋葬,稍有磕碰就碎了,或冲口、或剥釉、或粉身碎骨,世上伤残器千千万万,远远多于完整器,有的完整的实物已经无法见到了,或是底、或是腹、或是边、或是花,瓷片就成了最好的见证,像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烧造时间短,传世品极少,爱好者大多只能从瓷片上领略它的风采。完整的瓷器虽已不在,但它的精美工艺却在瓷片上局部地保留了下来。
  另外,在中国古陶瓷历史上,由于天灾战祸、经济淘汰,许多古瓷窑已经湮灭无存,使传世瓷品找不到窑址实证而无根可寻,一些古代名瓷因传世稀少而无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这样,珍稀古瓷片的发现,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例如古瓷专家为寻找宋代名窑之首汝官窑窑址,曾踏破铁鞋找遍以河南临汝为中心的中州大地,但没有结果。后来还是几位文博工作者先后以宝丰县清凉寺村捡拾的瓷片为线索,才使汝官窑址的确切位置重见天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北宋汝官窑器以釉色取胜,光素者多,并且“汝官无大器”。但清凉寺村汝官窑址发掘结果推翻了过去这种结论,众多的刻花、印花、雕镂瓷片和一些复原器物证明,汝官窑器不但有韵味迷人的釉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装饰;不但有小巧典雅的碗盘盏洗,而且有器型硕大的陈设精品。
  2005年,100多万个瓷器碎片在北京西城区前毛家湾1号院被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发掘出土。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整理、研究,专家认为,对这些瓷片的研究梳理了中国瓷器史。
  在研究中,专家发现100多万个瓷片涉及景德镇、龙泉窑、钧窑、德化窑、定窑以及云南玉溪窑等9处窑口,全部瓷片涉及唐、宋、辽、金、元、明时期,而且历代的瓷片数量都相当可观,它们为建立明代早中期民窑瓷器的分期编年体系提供了充分的资料。这些瓷片的消费人群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探讨元、明制瓷格局、景德镇民窑的发展、社会风尚、北京城市经济等问题。珍稀古瓷片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在老北京城的腹地,西起官园东至东四十条,建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平安大街。这条大街的建成,不仅为古老的北京城增加了一处亮丽的景观,还“培养”出了一批专门收集碎瓷烂瓦的淘宝人。这条大街的地下,兴许以前从来没被挖掘过,出土的古瓷碎片数量之多,令很多考古工作者都始料不及。
   
浏览次数:951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香炉收藏乐在其中   上篇文章:专家点评:红釉青花梅瓶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