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竹根雕笔筒融合两个典故
来源/作者:网络 |
明代晚期竹根雕笔筒 (正面)
(背面)
藏友求鉴:上个月末,笔者应邀在藏家胡文贵老先生的居室见到了一件竹根雕笔筒,在见到器物的一瞬间,笔者的心狂跳不已,像见了久违的爱人一般,心花怒放。老先生遇到了知音,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娓娓地向笔者讲述这件笔筒的曲折经历。
持宝人:胡文贵
收藏主项:杂项
藏品名称:明代晚期竹根雕笔筒
藏家感言:收藏古物是在收藏一种思想和观念,藏的过程酸甜苦辣,却其乐无穷。享受的是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人心与心的交流。藏品凝结的历史和文化,给予我们无穷的厚重与博大,藏品背后的故事更会让我们不断成长。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是这种力量最大的受益者,我收藏,我快乐,我长寿。
鉴宝专家:南山(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这件笔筒,通高19厘米,直径24厘米,为竹根雕材质,难能可贵的是此笔筒正面雕刻有著名的竹林七贤历史故事,背面雕有吉祥如意的太狮少狮图案,两个典故巧妙地融在一件笔筒上,实为罕见。
该笔筒以浮雕和透雕、高浮雕及镂空艺术手法,雕刻出一幅七贤群游的生动场面:古松盘石,小桥流水;竹林中的七贤有正在抚琴奏乐的,有赏音的,有卧在一旁读书的,另外几位在畅饮,八个小童忙于侍奉,极为传神生动。笔筒底部有“朱征”“三松”阴文刻款。太狮少狮,为大狮子小狮子。古代有“太师”之官称,以“狮”“师”同音,而借音以狮为师,表达辈辈高官的寓意。
此件笔筒背面竹根肉厚部分,采用平刻、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雕母狮卧地仰首,有两只幼狮在其身上嬉耍绣球,组成“太狮少狮”图意,更是憨态可掬,十分可爱。整件笔筒造型别致,雕工技法娴熟,刀法简洁流畅,雕刻出的人物和动物形态栩栩如生,是一件典型的明代晚期文案欣赏把玩之佳器,极具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胡文贵告诉笔者,在他记事时就见到外祖父的书桌上摆放着这么一件玩意,他当时挺好奇,还问外祖父这是干什么用的,外祖父说是搁置毛笔用的,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了。后来,他懂事了,常常看见外祖父擦拭、把玩欣赏这件笔筒的情形,他当时不理解,心想,一个破笔筒又不能当饭吃,至于这么痴迷么?后来听他母亲说,这件笔筒来历不凡,见证着一段难忘的感恩情。
原来这件笔筒是当年民国时期驻守云南的唐继尧的旧藏,胡文贵外祖父是唐继尧的机要文秘,唐继尧很欣赏器重他外祖父的文采、为人和办事效率,上下级关系处得相当融洽。他外祖父为唐继尧巩固在云南的地位和实力立下了功劳,并几次对唐继尧有救命之功。唐继尧把他祖父当成生死兄弟,感恩在心,见他外祖父对这件笔筒甚是喜欢,几次有意赠送,都被他外祖父谢绝了——君子不夺他人所爱。后来,唐继尧还是执意把这件笔筒送给胡文贵的外祖父。
胡文贵说,他外祖父把这件笔筒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贵重,他说什么也要世代传承保护。因为他心里明白,别人出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他外祖父和唐继尧之间的生死交情,这件器物是他们感情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