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为什么我们看着梵高的画会莫名流泪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原标题:为什么我们看着梵高的画会莫名流泪?或许每幅画里都有他燃烧的生命吧
文/左卓
一部电影可以美到什么程度?
近日上映的《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或许能给你一个答案。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呈现了一场梵高美学的流动盛宴…… 许多人光是看着荧幕上绚烂的色彩、流动的笔触就已经热泪盈眶。
读过梵高书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梵高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在弟弟提奥眼中,哥哥文森特从小就精力旺盛。《梵高传》中这样描写道:
这个兄长既热情、好动、又爱闹腾,同情心泛滥、喜欢刨根究底。
实际上,他一生都保有孩童才有的心无旁骛的专注力,爱上一样事物就狂热地沉溺其中。
不论是在津德尔特的河滩里捉甲虫,收集画册,传播基督福音,狂热地阅读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还是掌握色彩的碰撞,他做任何事都出于孩童般的热切、盲目与率直,甚至连读报都能令他激情澎湃。
举个例子,《梵高传》里写他1885年参观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看到伦勃朗的画作《犹太新娘》(The Jewish Bride)时就仿佛钉在了原地,再也不肯走了,陪他一起参观的朋友科森马克尔只好自己去逛,逛完一圈回来,发现他还在那幅画前……
在科森马克尔的回忆中,当时的梵高是这样的:
一会儿坐着,一会儿站着,一会儿攥紧双手陷入祈祷般的冥想,一会儿凑上前、隔着几英寸专注地盯着画布研究,一会儿又后退几步远观,把挡住自己视线的人全都赶走。
1880年,27岁的梵高仍然一事无成,但他在这一年终于拿起画笔,发现了人生真爱,热情之火再度燃起。
梵高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走上了画家的道路。他把每个月大部分的钱用来请模特、画人像,只留一点点吃饭,常常忍饥挨饿、如痴如狂地练习画画。
梵高此前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绘画训练,半路出家的他在不断临摹大师作品中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只是他的风格并不被人们所接受。
梵高认为应当坚持自己的艺术独特性和自己作为创作者的个性。他对弟弟说:
就让我们画吧,带着我们所有的缺陷和特质,保持我们的本真。
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的作品时说,这个人感受得很深刻,这个人感受得很细腻,尽管我的作品有所谓的粗糙感,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粗糙才让人们有这种感想。
在无数封信里,他乐此不疲地给弟弟讲述自己对色彩的理解,陶醉地描述着自己看到的和笔下在画的色彩。
在乡村见到的美景是这样的:
蜿蜒的流水形成一片片翡翠绿或宝石蓝……泛白的橘色夕阳,让田野仿佛泛成蓝色,太阳是无与伦比的金黄。
梵高古怪偏执又自大的性格使他一生都在孤独中度过。
他也有抱负。被父亲逐出家门时,他曾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
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行事古怪、格格不入的人。一个在社会上一文不值,今后也不会有任何地位的人。总而言之,比最卑微的人还要卑微。
“非常好,就当他们说的一样也没错,但我会用我的作品告诉世界,我这样一个怪人,这样一个小人物,心中到底拥有着什么。”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透过沈周文徵明等人的朋友圈 嗅才子的世俗烟火气 上篇文章:佛教艺术品:拍场标配 市场新宠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假画猖獗原因:鉴定家造诣比不上造假者
- 高档红木一木难求 专家解说选购红木之...
- 上海珠宝展看航民百泰玩转黄金首饰
- 于右任题签书法欣赏:小题“大作” 妙...
- 年画木版:藏前先辨伪
- 被误解的明代玉器
- 收藏达人教你鉴赏紫檀木
- 寿山石赏玩忌三谬
- 李成《寒林平野图》:如梦雾中
- 吴昌硕作品《日有喜》真伪考
- 艺术品投资的四大风险
- 从威尼斯画派贝利尼笔下洞悉最称职的总...
- 印章:中国文人的特有符号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 教教你真品岫玉如何辨识
- 揭秘: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
- 鉴别古玉器真伪 高科技手段有独到之处...
- 家具艺术家陈玉树受邀参加亚洲多样性文...
- 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 提防收藏市场绩优股价格泡沫
- 收藏红木家具要如何着手
- 书画扇面偷换造假法辨识
- 张国良:蜀地寻楠印象
- 清朝民国时期铜元辅币中的阴阳错版铜元
- 董其昌书画及其辨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