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艺术市场结构畸形 解密市场繁荣背后的假象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自2006年下半年起,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急剧升温。画廊从几十家猛增至几百家,各种性质的拍卖行迅速转向搞当代板块,拍卖从国内一直到国外一路飙升拍卖天价。各路画廊开始争夺画家,一本本艺术杂志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将画家捧成明星。成批画家从各地赶来北京,进入一排排艺术区工作室,就像一个个绘画集中营。
1.艺术市场结构畸形
目前的艺术市场是一个结构很畸形的市场。所谓畸形,就是大部分资金只向油画倾斜,其中写实油画占了几乎90%的比重,连抽象绘画都不好卖。当代摄影和雕塑卖得好也只是一个假象,实际上这些领域卖得好的不会超过10个人。但写实油画确实从一流到四流绘画都卖得很好,连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出手就是几万,年收入超过北京的公司高级主管。
艺术市场主要是由3种人构成:画家、画廊和买家(现在大部分买油画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收藏家,所以只能叫买家)。笔者觉得这3种人现在就像嗑药一样,整个感觉要“飞”得不行。这3种人笔者觉得目前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不冷静,匆忙进入;另一种是实际上很明白市场的原由,但就是不说出来,利用目前的局面捞钱。现在各种艺术杂志都在以各种方式吹捧画家、画廊和投资人,积极拉广告版面,告诉各界这个局面如何好,造成一个中国艺术的繁荣假象。
2.疑问破绽视而不见
艺术市场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值得疑问的破绽和迹象,几乎所有人好像都视而不见,这些疑问如下:
1.绘画在21世纪已经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艺术领域了,即使在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除了里希特、佛洛伊德等有局部突破之外,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前途。21世纪最有前景的是新媒体艺术,这在国际艺术界也早就是一个公认的常识。几乎所有国际艺术展都已经不将绘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了。笔者想这些常识那些明星也一定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说出来而已。
2.所谓“绘画的复兴”只是一个伪问题。难道我们真会傻到相信中国人画油画会超过西方人?这就像我们相信西方人画中国山水画不可能超过中国人一样,这也是一个常识。为什么在这一年来我们所有人都搞得好像中国人的油画快要超过西方人了?
3.在纽约两大拍卖行出天价购买油画都是些什么人?基本上都是华人,真正懂行的西方人几乎没有介入。近两年希克和很多买中国前卫艺术的外国人都没有介入,是他们没钱吗?笔者想他们都是太精明的人,油画就是人家的祖先发明的,他们不介入肯定是有道理的。第一,他们都是精明的国际企业家和银行家;第二,欧美人还是很懂当代艺术的。为什么我们所有关于艺术市场讨论的媒体和会议从来就没有人提出这种疑问呢?
目前的艺术市场格局,有无知但对艺术产生热情的暴发户,有投资设骗局的运作集团,有明白事情故意不说的画家、批评家和拍卖公司,也有连常识都没有就相信这是一次中国艺术的伟大复兴的人。
3.乱炒油画该刹车
目前这种乱炒油画犯傻的事情应该刹车了,事实上,西方艺术界从没有对这次市场泡沫热有过任何学术反应,西方人画油画已经1000年,在学术上要用100年的时间追上西方是不可能的。西方社会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反应,即使有一些艺术收藏机构买中国油画,也主要是一种投资行为,并不是学术行为。我们这么炒油画对于中国崛起的形象并不是文化上的荣耀行为。
在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当代艺术在西方都是通过商业体系来推动,这一点不应该怀疑。如果用股市来比方的话,我们目前的艺术市场和收藏主要是“散户收藏”,并没有进入“机构收藏”的阶段。
美国在上世纪二战以后,从波普艺术开始,当代艺术都是通过商业体系来推动的,比如基金会、美术馆、大企业都在加入收藏。但美国的艺术市场体系通过商业化推动出来的当代艺术,基本上都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这主要是美国的“机构收藏”不仅具有雄厚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构资金是由专业的艺术史学者和批评家来操盘的,这就使得艺术资本能够和学术眼光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形成一个学术和资本相互推动的进程。
4.艺术变成“生产和销售”
分析中国近两年的艺术市场热,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艺术收藏主要是以一些个人收藏家为主的“散户收藏”。“散户收藏”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某个收藏家今天喜欢一个艺术家,就拼命收藏他的作品,过一阵没兴趣了,又转而收藏别的艺术家作品。个人收藏家的投资标准主要是以个人兴趣为主,艺术史标准往往是第二位的。收藏家群体意志有一个“口头禅”:我不懂艺术史,所以我只能按照个人兴趣买,即使收藏的作品以后在艺术史上没地位,至少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是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藏家的基本心态,当然作为个体艺术收藏家,这样选择并没有错。但一个国家对艺术真正推动的强有力的市场体系应该是进入“机构收藏”阶段。
2.中国目前艺术家个人操作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从短期看对他个人的收入是有利的,但从长期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艺术市场的推进会是有伤害的。中国大部分在市场上走红的画家都没有代理画廊,都是自己“工作室售画”,这样就不用把一部分销售收入让给画廊。有些画家还自己将作品直接送到拍卖行,并使用个人资金在拍卖市场上操作价格。
西方艺术家一般不会自己操作自己的市场销售,而是完全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画廊和投资机构。任何一个艺术投资人或者机构对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市场操作要求,就是最好与这个艺术家有长达5年到8年的合作,并拥有这段时间的大部分作品。只有这样,投资人才敢投入大资本操作。
中国艺术家现在好像自己操作市场,将自己的作品卖给不同的藏家,这在“散户收藏”的时代可能如鱼得水,并能成为掌握主导权的一方。但一旦真正进入“机构收藏”的时代,艺术资本就不一定会找这些自己操盘的市场明星。
现在机构资本有愿意进入收藏的,但是目前的艺术家“控盘”销售使得投资人不敢真正介入,尤其是一些中国艺术家的道德水准也有一定问题,比如搞不清楚某些市场明星一年到底有多少作品流入市场,如果量太大,市场价格就上不去。有些画家完全把绘画当做印钞机,把艺术创作当作坊生产,甚至雇人替自己画,这种行为慢慢就会通过江湖传闻进入投资人和机构的耳朵,最终在整体上会伤害艺术市场。
3.艺术市场一旦有各种机构资本真正大规模进来,它就不可能只是让这些资本的操盘手拍脑袋决定收藏什么作品,这就需要艺术界有一个公认的艺术标准来判断哪些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价值观和美学语言。
但目前中国艺术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有不少机构资本准备介入,但中国当代艺术30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艺术理论和评价体系,使得一些投资人觉得艺术走向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太大,而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投机性也越来越明显,使得真正的大资本在艺术市场之外处于观望状态。
过去几年,艺术市场基本上是以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这个三角轴心在运转,艺术批评和策展只是被当做一个广告环节,严重忽视了艺术理论和批评的建设。但现在这一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没有价值观和艺术标准的艺术市场注定是一个投机市场。
1.艺术市场结构畸形
目前的艺术市场是一个结构很畸形的市场。所谓畸形,就是大部分资金只向油画倾斜,其中写实油画占了几乎90%的比重,连抽象绘画都不好卖。当代摄影和雕塑卖得好也只是一个假象,实际上这些领域卖得好的不会超过10个人。但写实油画确实从一流到四流绘画都卖得很好,连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出手就是几万,年收入超过北京的公司高级主管。
艺术市场主要是由3种人构成:画家、画廊和买家(现在大部分买油画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收藏家,所以只能叫买家)。笔者觉得这3种人现在就像嗑药一样,整个感觉要“飞”得不行。这3种人笔者觉得目前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不冷静,匆忙进入;另一种是实际上很明白市场的原由,但就是不说出来,利用目前的局面捞钱。现在各种艺术杂志都在以各种方式吹捧画家、画廊和投资人,积极拉广告版面,告诉各界这个局面如何好,造成一个中国艺术的繁荣假象。
2.疑问破绽视而不见
艺术市场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值得疑问的破绽和迹象,几乎所有人好像都视而不见,这些疑问如下:
1.绘画在21世纪已经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艺术领域了,即使在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除了里希特、佛洛伊德等有局部突破之外,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前途。21世纪最有前景的是新媒体艺术,这在国际艺术界也早就是一个公认的常识。几乎所有国际艺术展都已经不将绘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了。笔者想这些常识那些明星也一定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说出来而已。
2.所谓“绘画的复兴”只是一个伪问题。难道我们真会傻到相信中国人画油画会超过西方人?这就像我们相信西方人画中国山水画不可能超过中国人一样,这也是一个常识。为什么在这一年来我们所有人都搞得好像中国人的油画快要超过西方人了?
3.在纽约两大拍卖行出天价购买油画都是些什么人?基本上都是华人,真正懂行的西方人几乎没有介入。近两年希克和很多买中国前卫艺术的外国人都没有介入,是他们没钱吗?笔者想他们都是太精明的人,油画就是人家的祖先发明的,他们不介入肯定是有道理的。第一,他们都是精明的国际企业家和银行家;第二,欧美人还是很懂当代艺术的。为什么我们所有关于艺术市场讨论的媒体和会议从来就没有人提出这种疑问呢?
目前的艺术市场格局,有无知但对艺术产生热情的暴发户,有投资设骗局的运作集团,有明白事情故意不说的画家、批评家和拍卖公司,也有连常识都没有就相信这是一次中国艺术的伟大复兴的人。
3.乱炒油画该刹车
目前这种乱炒油画犯傻的事情应该刹车了,事实上,西方艺术界从没有对这次市场泡沫热有过任何学术反应,西方人画油画已经1000年,在学术上要用100年的时间追上西方是不可能的。西方社会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反应,即使有一些艺术收藏机构买中国油画,也主要是一种投资行为,并不是学术行为。我们这么炒油画对于中国崛起的形象并不是文化上的荣耀行为。
在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当代艺术在西方都是通过商业体系来推动,这一点不应该怀疑。如果用股市来比方的话,我们目前的艺术市场和收藏主要是“散户收藏”,并没有进入“机构收藏”的阶段。
美国在上世纪二战以后,从波普艺术开始,当代艺术都是通过商业体系来推动的,比如基金会、美术馆、大企业都在加入收藏。但美国的艺术市场体系通过商业化推动出来的当代艺术,基本上都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这主要是美国的“机构收藏”不仅具有雄厚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构资金是由专业的艺术史学者和批评家来操盘的,这就使得艺术资本能够和学术眼光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形成一个学术和资本相互推动的进程。
4.艺术变成“生产和销售”
分析中国近两年的艺术市场热,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艺术收藏主要是以一些个人收藏家为主的“散户收藏”。“散户收藏”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某个收藏家今天喜欢一个艺术家,就拼命收藏他的作品,过一阵没兴趣了,又转而收藏别的艺术家作品。个人收藏家的投资标准主要是以个人兴趣为主,艺术史标准往往是第二位的。收藏家群体意志有一个“口头禅”:我不懂艺术史,所以我只能按照个人兴趣买,即使收藏的作品以后在艺术史上没地位,至少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是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藏家的基本心态,当然作为个体艺术收藏家,这样选择并没有错。但一个国家对艺术真正推动的强有力的市场体系应该是进入“机构收藏”阶段。
2.中国目前艺术家个人操作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从短期看对他个人的收入是有利的,但从长期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艺术市场的推进会是有伤害的。中国大部分在市场上走红的画家都没有代理画廊,都是自己“工作室售画”,这样就不用把一部分销售收入让给画廊。有些画家还自己将作品直接送到拍卖行,并使用个人资金在拍卖市场上操作价格。
西方艺术家一般不会自己操作自己的市场销售,而是完全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画廊和投资机构。任何一个艺术投资人或者机构对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市场操作要求,就是最好与这个艺术家有长达5年到8年的合作,并拥有这段时间的大部分作品。只有这样,投资人才敢投入大资本操作。
中国艺术家现在好像自己操作市场,将自己的作品卖给不同的藏家,这在“散户收藏”的时代可能如鱼得水,并能成为掌握主导权的一方。但一旦真正进入“机构收藏”的时代,艺术资本就不一定会找这些自己操盘的市场明星。
现在机构资本有愿意进入收藏的,但是目前的艺术家“控盘”销售使得投资人不敢真正介入,尤其是一些中国艺术家的道德水准也有一定问题,比如搞不清楚某些市场明星一年到底有多少作品流入市场,如果量太大,市场价格就上不去。有些画家完全把绘画当做印钞机,把艺术创作当作坊生产,甚至雇人替自己画,这种行为慢慢就会通过江湖传闻进入投资人和机构的耳朵,最终在整体上会伤害艺术市场。
3.艺术市场一旦有各种机构资本真正大规模进来,它就不可能只是让这些资本的操盘手拍脑袋决定收藏什么作品,这就需要艺术界有一个公认的艺术标准来判断哪些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价值观和美学语言。
但目前中国艺术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有不少机构资本准备介入,但中国当代艺术30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艺术理论和评价体系,使得一些投资人觉得艺术走向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太大,而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投机性也越来越明显,使得真正的大资本在艺术市场之外处于观望状态。
过去几年,艺术市场基本上是以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这个三角轴心在运转,艺术批评和策展只是被当做一个广告环节,严重忽视了艺术理论和批评的建设。但现在这一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没有价值观和艺术标准的艺术市场注定是一个投机市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马未都:收藏有诈 上篇文章: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看“黑白子”如何搅动藏市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图)
- 怎样投资收藏奥运纪念品? 应把握四个...
- 翡翠鉴赏:鉴别真假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五:10元4连...
- 与时间赛跑的他们 如何使尘封的古书画...
- 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同款,了解一下...
- 寿山石赏玩忌三谬
- 大藏家王世襄家具的奇幻漂流
- 胡玮:胸中有丘壑 刀下见乾坤
- 收藏金属邮票集警惕买到工艺品
- 清道光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85.1万成...
- 马未都:民间行家鉴定胜专家
- 4000年前辽宁走进“青铜时代”
- 认真学习知识 收藏名家书画如何少交学...
- 事半功倍淘宝世博会藏品
- 艺术品收藏的五个技巧
- 新老玉器辨识法
- 晨报推藏品大舞台 免费鉴宝
- 揭秘黄花梨:黄花梨为什么这么贵
- 清乾隆粉彩过枝癞瓜图碗一对126.5...
- 目前的白玉市场鱼龙混杂
- 奥运票根价格不降反升
- 老照片识别四方法
- 藏品是真是假科学仪器可帮忙
- 佚名书画造假法之克隆性伪品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