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鉴别古家具一定要多看实物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资料图片
近读陈柏森的 《明清家具收藏与欣赏》,不由肃然起敬。陈柏森的收藏和欣赏展示了他诗性的一面,让我体会到他的“诗意的栖居”。
陈柏森精心收藏和潜心研究明清家具近20年,陆续发表明清家具研究与鉴赏类文章有40余篇,据说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个性的剖析,无论在收藏界还是文化界,都颇具影响。
关于收藏,重要的是鉴别,而鉴别的要诀很多。他指出最基本的一点是,多看实物,既看标准器,也看旧仿、高仿和修复器,然后请师傅通过“比较法”为你指点与分析两者在形制、质地、花纹、工艺、手感、包浆等方面的异同。鉴定学又称“眼学”,或曰“目测学”。这么说来,这还是一门经验学。在收藏领域,哪些专家的话可信任?他引用我国仿古专家、做旧技法第一人毛晓沪先生的话说:“是那些自己一直在市场上买东西、搞收藏的专家才可信!反之,不可信,或不可百分之百地信! ”
陈柏森对明清家具艺术赏玩的一篇篇短文,其实是一段段非常耐读的诗意表白。先读他一段文字,可知他的过去:“我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如饥似渴的阅读与写作,读的是新文学,写的是新诗。写得最多的是在车间里当工人的时候,以单纯的心写质朴的诗,几乎天天都写,灵感如泉水一样涌出来,甚至坐在公交车上也会思绪联翩,不知为何,一夜之间竟迷上了收藏与鉴赏。 ”一句“不知为何”颇让我们费猜。我想收藏家也有品位之高低的区分。我不相信,一个曾经痴迷于诗歌,以单纯的心写质朴的诗的人,转而迷上了收藏与鉴赏,其品位会下降到诗之下的。对“不知为何”,他自己作了回答,请听:“我收藏并特别钟情的是明清家具和杂件,仔细想来也是很自然的事。较长一个时期以来,诗较多反映潜意识,散文则囿于小天地,而能真正揭示社会本质和人性善恶的小说更是凤毛麟角;加之青春已逝,热血渐冷,阅读新文学的欲望几近消散,写作新诗的激情更是荡然无存,便不得不埋首于古籍旧书,在古酒坛里浸淫得久了,就喜爱上了古董,尤其是明清家具和杂件。——作为一件艺术品,它不仅是一种物质,更蕴含着一种精神,比时下的散文来得精致,比新刊发的诗更耐人寻味。 ”
陈柏森是个性情中人。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那扇“南山堂”的门,侧墙上那块明末花板最是诱人,每每驻足于这块两个壮汉才扛得动的镂空雕大花板前,看着倒悬于山崖畔的那棵粗硕虬结的梅树以及树上那对仙鹤,看着茂密而下垂的竹叶,总能闻到悠悠的梅香,听到飒飒的风声,思绪飘得很远很远——难怪书中的欣赏文字也清明得有点像明清小品文了。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唐三彩辨伪两大要诀 上篇文章: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的加工历史吗(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大奸臣蔡京的书法:天赋极高 终有大成
- 金银纪念币收藏如何保存
- 赞!东海一水晶饰品入选江苏百佳特色旅...
- 北京奥运会10公斤纪念金币鉴赏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五:10元4连...
- 景德镇‘名家作品仅售千元 收藏名作别...
- 江西宜丰发现金丝楠木老屋 70余根梁...
- 假币泛滥成灾 收藏要靠眼力
- 从“曲江壁画论坛”看古代壁画的保护与...
- 清顺治青花底足无釉边较高
- 拍卖市场也有真伪
- 专家也眼花147万买堆假古董
- 玉石市场鱼目混珠 岫玉也成疯狂石头
- 中国象棋收藏窍门 木制象棋比玉石制珍...
- 书画裱件偷换造假法辨识
- 画这个字最早是用来划地界的
- 古人笔下画中的水獭
- 上海交通大学继教院古代玉器鉴定课程预...
- 看与嗅鉴别佛像赝品
- 新手如何介入明清青花瓷收藏
- 清朝民国时期铜元辅币中的阴阳错版铜元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 画师如何利用它来P...
- 5元硬币即将发行!快来看看长啥样
- 水晶雕刻技能大赛新秀赛成绩新鲜出炉
- 藏家如何鉴别“佛像”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