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玉真的能养人吗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原标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真的能养人吗?
玉石是一件有“灵气”的物件,自古就有“玉养人”的说法,所以,玉石一直是众人追捧的一件灵物。那么,自古流传下来的“玉”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乃通灵之物,得之,养之,爱之、信之,久而久之,玉因人而润泽,人因玉而忠厚。人玉合一,相得益彰。

“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是指玉石饰品经长期佩戴和把玩后,玉石本身的品质和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改善。 人养玉,是指玉饰品经人们长期佩戴会“越戴越透,越戴越亮,越戴越绿”,其中“透”,“亮”,“绿”分别指其透明度、光泽和颜色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从吸附水作用和软抛光作用两方面进行解释。

吸附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使玉饰品的透明度提高以及使其颜色发生变化。 人们在佩戴玉饰品的过程中,玉饰品与皮肤接触,人体皮肤的表面分泌的汗液,使皮肤有一定的湿润度,汗液中大量的水分为吸附水进入玉石提供了条件。所以,玉首饰常戴水头就好,越戴水头越足,不常戴时就发干。人体还会分泌出油脂,油脂进入到玉石的空隙中会增加其温润感。这与人们在加工玉石时,对其进行上蜡增强其温润感有相似的作用。

同时,在吸附水作用下,玉饰品里面的杂质,会伴随着经年累月的摩擦,逐渐游离出来,看起来越来越透、越来越亮,甚至饰品近表层甚至内部的绿色将较明显的透漏出来,许多人佩戴玉饰品后觉得绿色是活的,会生长,其实都是透明度提高所致。

其次是软抛光的作用。玉饰品在长期的佩戴过程中与人体的皮肤和衣物等发生摩擦作用,达到了软抛光的作用。或者佩戴者经常性的转动,类似水滴石穿的作用,这就使玉饰品的表面变的越来越光洁,越戴越亮的原因。

玉养人。主要从玉对人的品德和身体健康的影响两方面来说。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包含“君子比德于玉”的高贵品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还有“冰清玉洁”般的清正廉洁;“冰肌玉骨”般的不屈性格,“抛砖引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谦虚好学、以及“温润如玉”般的无私奉献之精神。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源源流长,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绵延至今,历经几千年而常胜不衰。中华民族中形成了爱玉、佩玉的心理和审美意识,并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增加了美感和对玉的信念,逐步转化为对玉的崇拜。玉已成为了纯洁、神圣、吉祥的象征。

人们佩玉,可以培养人的高贵品质,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坚毅刚强、淡定从容的性格,不断修炼以期接近或达到宠辱不惊、宁静淡泊的最高境界,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高雅和脱俗,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的心灵得到彻底地净化,每时每刻心中充盈着幸福和快乐。

人在社会中生活,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使本性偏移,这就要时时修正自己。在藏玉、赏玉、读玉,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玉和玉文化的熏陶。从而保持自己的本性,并不断进步。
来源:环球收藏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乾隆拒绝马戛尔尼使团是因为无知吗 上篇文章:名人信札更受藏家追捧 因为更有故事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大奸臣蔡京的书法:天赋极高 终有大成
- 古琴鉴藏指南:并非越古越好
- 书法的鉴别
-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 木偶收藏贵在个性
- 古玩行里规矩多 教你12条门道
- 红山文化玉箍形器试解
- 古玩打假想说爱你不容易
- 红豆杉濒危20年之三:无摸底数据 砍...
- 材质保障工程启动暨红木产权化金融化高...
- 收藏的“硬道理”:需要“稳定性”
- 古籍收藏鉴赏有捷径
- 艺术品投资:机会只给有心人
- 中国四大经典名玉(3)
- 中职生当古玩鉴赏家
- 封面之美:你知道你的书架上藏了多少艺...
- 容庚藏书室名与宝蕴楼
- 万珺说翡翠:怎样看待翡翠的缺陷(图)
- 降真香如何鉴别真假
- 鉴宝会上八成藏品是赝品 专家提醒:要...
- 百岁瓷王建军第一瓷被十大军事革命历史...
- 妇好墓随葬玉器 王后母亲女将
- 收藏需要谨慎:粪土珠宝颠倒 拱璧垃圾...
- 红木行业二次创业期到来 需要精准定位
- 谁的鉴定具有权威性 鉴定招数花样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