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元代珐华器陶龙身价是谜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专家鉴宝
藏品描述:陶制龙,体型硕大,长1.98米,宽0.50米,高0.70米,通体有施釉痕迹,但颜色已经剥落,除龙头以外部位均有龙鳞,龙背顶部有波浪形的鳍,龙头较长,龙嘴大张,青齿獠牙,下颚有须,龙目圆睁,脑后有鬃,但双脚已经明显缺失。龙腿强壮,身下有云雾缠绕。
藏品来源:藏家景先生
鉴定专家:中国国际收藏协会瓷器鉴定部主任高肃
鉴定结果:元代珐华器宫廷建筑构件
鉴定理由:这件陶制的龙,实际属于古代的珐华器,亦称珐花器或法花器,是一种以蓝、绿、黄、紫、白等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器。山西和景德镇的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似,主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由于这两种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这件藏品的胎质明显为陶,因此判断为山西所造珐华器。
从琉璃的制作工艺上讲,珐华器因产地和时代不同在胎质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按照《古瓷鉴定指南》一书的说法:“蒲州一带所出者,系元代末年之物,其胎纯系土定胎,其釉纯似玻璃釉,然仍系料质,其蓝如深色宝石之蓝,其紫如深色紫晶之紫,其黄质如金箔,惟比金箔色略深透耳,孔雀绿一色尤为鲜艳,垂釉之处亦不发黑,其釉上之绿比他釉另外透亮,与绿水一般,其底里之绿与翠玉之菠菜绿同。潞安、泽州一带所出者,系明代初年之物,以透花瓶罐等件为最多,其胎有江沙、白沙两种,其胎质极糟,其性极糠,以刀刮之,其屑即落,其釉亦系玻璃釉,为各色较元末略灰耳。” 这段记载也佐证了此件陶龙的年代为元代。
在装饰技法上,这件珐华器采用了压模、捏塑、刻划、贴花等传统工艺手法,从审美角度上看显得大气质朴,这是当代人所无法复制的。同时,珐华器在釉色上多表现为鲜艳亮丽的珐翠、珐蓝、珐紫,这在此件陶龙残存的釉斑上也可以看到。
最后,该器型龙为元代龙的特征,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气势凶猛,推测应有一对,分布于大殿屋顶的两侧,应为十分罕见的元代宫廷建筑装饰配件,对研究元代宫廷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很难给出估价。
本报实习记者 李斌
藏品描述:陶制龙,体型硕大,长1.98米,宽0.50米,高0.70米,通体有施釉痕迹,但颜色已经剥落,除龙头以外部位均有龙鳞,龙背顶部有波浪形的鳍,龙头较长,龙嘴大张,青齿獠牙,下颚有须,龙目圆睁,脑后有鬃,但双脚已经明显缺失。龙腿强壮,身下有云雾缠绕。
藏品来源:藏家景先生
鉴定专家:中国国际收藏协会瓷器鉴定部主任高肃
鉴定结果:元代珐华器宫廷建筑构件
鉴定理由:这件陶制的龙,实际属于古代的珐华器,亦称珐花器或法花器,是一种以蓝、绿、黄、紫、白等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器。山西和景德镇的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似,主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由于这两种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这件藏品的胎质明显为陶,因此判断为山西所造珐华器。
从琉璃的制作工艺上讲,珐华器因产地和时代不同在胎质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按照《古瓷鉴定指南》一书的说法:“蒲州一带所出者,系元代末年之物,其胎纯系土定胎,其釉纯似玻璃釉,然仍系料质,其蓝如深色宝石之蓝,其紫如深色紫晶之紫,其黄质如金箔,惟比金箔色略深透耳,孔雀绿一色尤为鲜艳,垂釉之处亦不发黑,其釉上之绿比他釉另外透亮,与绿水一般,其底里之绿与翠玉之菠菜绿同。潞安、泽州一带所出者,系明代初年之物,以透花瓶罐等件为最多,其胎有江沙、白沙两种,其胎质极糟,其性极糠,以刀刮之,其屑即落,其釉亦系玻璃釉,为各色较元末略灰耳。” 这段记载也佐证了此件陶龙的年代为元代。
在装饰技法上,这件珐华器采用了压模、捏塑、刻划、贴花等传统工艺手法,从审美角度上看显得大气质朴,这是当代人所无法复制的。同时,珐华器在釉色上多表现为鲜艳亮丽的珐翠、珐蓝、珐紫,这在此件陶龙残存的釉斑上也可以看到。
最后,该器型龙为元代龙的特征,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气势凶猛,推测应有一对,分布于大殿屋顶的两侧,应为十分罕见的元代宫廷建筑装饰配件,对研究元代宫廷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很难给出估价。
本报实习记者 李斌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看看咱的传家宝 上篇文章:年画木版:藏前先辨伪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收藏界谜局:谁来鉴定鉴定专家(图) ...
- 减法鉴定古陶瓷
- 你真的会收藏唐三彩吗
- 金银锭真伪鉴别有讲究
- 当前书画市场造假十大手段剖析
- 古玉器的三忌四畏 首忌接触油腻
- 《博山碑刻》——颜神镇石城记
- 青花瓷真伪辨识:每个收藏家都有吃亏上...
- 第五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
- 专家建议收藏先武装脑袋:捡漏比中大奖...
-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 写我躯...
- 2017秋拍创新高,顶级藏家支招抓住...
- 红山文化的石钺:权力的象征物
-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
- 金丝楠桌类家具既实用又能观赏
- 专家教您如何挑版画
- 探索和认知东北地区新面世古钱币
- 省博专家教你居家保护书画秘笈
- 咸丰大钱发行失败的原因考察
- 古钱币收藏力避四误区
-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
- 藏市的赝品多鉴别有三招
- 打眼也分低中高3种层次
- 远浦归舟
- 万珺说翡翠:如何识别翡翠的A货B货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