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收藏界谜局:谁来鉴定鉴定专家(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郑洁 李岩/文 王晓莹/图
中国的收藏市场上不乏顶级的艺术品,更不乏顶级的鉴定家,但随着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在其活跃度超过拍卖行业后,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当下国民经济的一大亮点。也许是难却情面,也许是受利益驱使,给收藏爱好者鉴宝的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仅北京就有上百家各门类的鉴定中心,全国叫不出名字的“鉴定专家”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你方说罢我来说,十个意见九不同”的局面,这也成了当下拍卖公司经理们最头疼的一件事。我们不禁发问:面对如此混乱庞杂的鉴定专家队伍,谁来鉴定他们的资质?
日前,记者通过走访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相关人士了解到,目前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扰乱市场,各有怪招。
现状
被经济利益驱使的“办证专家”
一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曾经曝光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位收藏爱好者在地摊上花30元钱买了一块仿红山文化的“古玉”后,随即找到一位国家级的鉴定专家鉴定,鉴定后专家得出是真品的结论,估价为30万元,并给这位收藏爱好者开具证书,同时收取了大约1500元的鉴定费。此过程全部由电视台的摄像机跟踪拍摄并报道,这位鉴定专家的所作所为,也被媒体抓了个证据确凿。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像这样的所谓专家能在一家著名的古玩城内公开从事鉴定工作10多年之久,文物界居然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把他清理出去,直到被媒体曝光后他才被撤换下来。
目前,潘家园等古玩市场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庞大的产业效应滋生了众多的办证专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拍卖公司经理表示,古玩城卖东西的只需去工商所办个执照,而且只是营业执照,并没有界定他们的鉴定资质的相关机构。好多古玩城老板不光卖东西,还业余给人开证书。一位收藏人士表示,在不同古玩城里找10个专家,恨不得有9个专家能开出不同的鉴定证书。
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谈到,出于经济利益而帮人做鉴定的事在什么时候都会有,虽然一个鉴定家的能力有高低,但是起码态度应该是端正的,要凭自己的良心。而对古玩市场里的“卖家兼专家”也不能一棍打死,毕竟有些老板长期在市场上接触东西,还是具备一定“眼力”的。
比科班
还要“速成”的专家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拍卖公司经理还告诉记者,他们有次拍卖时,自己请的行家认定的东西,但是买家自己带的一个所谓的专家跑来胡说一气,那买家就不买了。后来一打听,那个专家上了一个玉器短训班,目前还没毕业呢。
他表示,一些在文物机关做行政工作的人士,工作时间长了混个副研究员之类的职称就跑到市场上来鉴定了,而且在市场上比专科毕业生还要吃香。
鉴定专家是否应该“职业化”倒成了业内争议的焦点。2003年7月,国家确定了文物鉴定师的执业标准,要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取得资格证的,将不能从事这个行业。标准是推出了,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文物鉴定专业人才依然相当匮乏。像河南这样的文物大省,目前取得这种资格的只有7个人,全国也不足百人。而近年以来,北京、广州、上海及成都等地都举办了鉴定师培训班,还有不少短期的诸如“鉴赏班”、“兴趣爱好班”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专家教你选择古典家具不受骗 真假容易辨 上篇文章:修复不当当心古玉贬值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量力而行 收藏奥运纪念品须把握三原则
- 修复不当当心古玉贬值
- 近代铜元巧收藏
- 书画主动型合制造假法辨识
-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 揭秘赝品变真招数 X光能让新瓷变古董
- 教您如何更好收藏紫砂
- 专家教你依法收藏
- 上海交通大学继教院古代玉器鉴定课程预...
- 贵金属纪念币仿伪基础知识问答(四)
- 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
- 齐白石 “见贤思齐”印
- 爱玉莫痴收藏里的冲动消费陷阱
- 收藏圈里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
- 第三届陶瓷与文化高峰论坛在景德镇陶瓷...
- 地摊淘宝有规则:切忌唯漏而淘
- 良好心态助避免误购赝品
- 怎样投资收藏奥运纪念品? 应把握四个...
- 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的行情吗(图)
- 淘宝海外切忌不看来源
- 玻璃做出翡翠手镯 真假判断考验功底
- 玉石市场鱼目混珠 岫玉也成疯狂石头
- GAC独立首饰设计师联展 蛰伏一年强...
- 西部鉴宝2007年压轴盛会31日举行
- 唐代题字陶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