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心经牌
材质:新疆和田白玉籽料
玉料质地细腻,纯净无杂质,油润,感官非常柔和
尺寸:75.3*32*11mm
重量:66.7g
钤印:庞 氏
题识: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历二五六一年吉日庞然沐手写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婆娑世界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佛学上讲,叫婆娑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人生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有缺陷,不永久,佛教中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来说人生都是苦。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色,受,想,行,识旺盛,快乐过后也会变成苦)。
我们的生命是有情生命,因为对“有”的认识不足,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对于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着。我们会执着财富,执着地位,执着情感,执着信仰、执着生存的环境、执着拥有的知识……由于执着,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也给人生带来了烦恼。
拥有财富,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拥有地位,会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色身,会害怕死亡的到来。我们执着自我和我所拥有及认识的一切,生活在自己意识构造的世界中,无法正确的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

性空幻有
人们对于生命或心灵意识活动的泉源,都是一本糊涂,不明究竟,无明指不明根本,不知其所来的意义。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循环因缘,生生灭灭,虚妄相续。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出世间,脱离世界生死的轮回,解脱人生而求得清净寂灭的涅槃道果。
《心经》真的能断众生的无边生死苦吗?《心经》凭什么来断众生的生死之苦呢?凭两个字:“定”和“慧”。
心不定,头脑会乱,身体会变化生病进一步影响到情绪、智商和反应,或者情绪越来越激动亢奋经常产生错误决策。这些变化导致生活,工作状态和人事环境的变化。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经》教我们向内看,帮我们找回自己的心。打破我们的迷情妄执,使人心平气静下来。

《心经》的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会”,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
佛教的空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聚合而形成的,当条件改变时,现象也跟着改变,本身并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释迦摩尼佛所悟的“缘起性空”四字,“缘起”即是一切法因缘而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当体即空,人我,法我当下即是不存在的。
“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望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照见五蕴皆空,一切如梦幻泡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了妄想,破除了执着,看透世界,自然降服了烦恼,不会有任何恐怖。

多情乃佛心
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学术,开拓小乘厌离世间的思想,化为积极入世的精神。叫做“不舍众生,不住涅槃”。
中国文化用两句话概括了仙佛之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法的慈悲就是多情,是解脱的多情。慈悲就是情的转换,把情、爱、欲解脱了,无条件地爱护一切人,连爱的观念都没有地去帮助一切人,这是慈。

心(梵hrdaya ),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心经》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
汉传佛教通行版为玄奘译。相传玄奘法师取经途中一路颂念心经,得以逢凶化吉,平安归来。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心脏一样。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赞!东海一水晶饰品入选江苏百佳特色旅游商品 上篇文章: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 红山文化玉箍形器试解
- 修复不当当心古玉贬值
- 从克林姆特的经典之《吻》学装饰配色
- 收藏新贵 小小怀表有门道
- 傅抱石与《敬亭秋》
- 羊舞岭窑的价值探究
- 清乾隆粉彩过枝癞瓜图碗一对126.5...
- 这些玉雕作品为什么会获奖
- 特朗普参观的百年宝蕴楼 有什么来头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上海珠宝展老凤祥尽显国潮国风国韵之美
- 全川行地方专家团出炉
- 从李唐《万壑松风图》浅析南北宋山水画...
- 中国四大经典名玉(1)
- 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图)
- 向境外邮寄文物不申报属走私
- 疯狂的石头如何鉴别
- 散氏盘铭文书法:道尽守拙藏锋之道
- 陕历博低调秀彩蛋 一级文物够《国家宝...
- 爱玉莫痴收藏里的冲动消费陷阱
- 明式传统家具榫卯技艺 枯木待逢春
- 8场文物鉴定咨询免费服务深圳市民
- 小小一只表动辄上千万(图)
- 王世襄先生与铜炉收藏
- 投资古玩六大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