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清代外销画看佛山船只文化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发行的《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在“广东船舶与江河风景组”章节中,共收录81幅广东地区船只画作和2幅从藏家购买的画作,其中不乏反映佛山特色船只的作品。81幅画作是1810年8月在伦敦被大英图书馆收藏,据记载,它们可能是描绘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印度事务部在广州订购的船舶、室内陈设等内容的三百多幅画的一部分。
这83幅船舶画,有42幅是单纯反映船舶造型,多为静态写实画作,其余41幅是船舶在江河行驶的风景画,属于动态写生画。今日,记者带您解读外销画中的佛山特色船只,比如佛山地区的赛龙舟、船上养鱼苗的九江渔船、表现佛山祭祀文化的七月半水陆船等。
再现清代划龙舟盛况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佛山地区都会举行划龙舟,这是佛山自古以来重要的地方风俗之一。
外销画中有两幅反映佛山龙舟主题,在一幅名为《斗龙舟》的画作中,只见两艘龙舟正在江中激烈竞赛,江面上其他船舶,全部停靠岸边,许多人坐在船上,观看着江中这两条龙舟,谁胜谁负。

《斗龙舟》 暂时领先的龙舟,其中有一面黑色的北斗旗,有人猜测可能代表北帝象征。船上人数不少,仅单侧就有17人奋力划桨。
画册的文字记载着,这种民俗举行前有一系列的仪式,主要有到庙里烧香磕头、或请道士念经,祈求龙神保佑,竞赛平安顺利。
广州地区的龙舟多以木质坚韧、去水快、耐腐蚀的柚木、坤甸木制成,长短不一,可容10~80人不等,西江水系的龙头小而上翘,颈长一米多,称为“鸡公头”。
在另一幅名为《五月龙船》的画作中,这只龙舟共有27个浆手,前行中,总指挥在船头手持三角旗,两位大鼓手和一位敲锣手以声助威;特别的是船中间有一个双手捧神像的人。

《五月龙船》 从绘画技法来看,两幅画作均将龙舟刻画得精制逼真,龙头、龙尾色彩醒目,龙头的颈部相当长,可能是一种名为“鸡公头”的龙头类型。
画册还介绍到,佛山当地人在龙舟比赛结束后,为防止腐蚀,一般将其埋在河底,到明年四月初八挖出,再作“起水”,筹备新的竞赛。
用于祭祀的七月半水陆船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盂兰盆节,祭祀先人。这艘取名为“七月半”的水陆船,并非载客,而是在船只上为有钱人家做法事的水陆船。

七月半水陆船。 画册中文字内容写道, 佛山人崇信7月15日为道教中元赦罪地官神诞的说法,当天佛山内的大寺僧人和道士,都设坛做法事,举行盂兰盛会,超度亡灵,一连三天。
在一些影视作品反映过去的人为怀念先人,会在水边放下折叠水船或莲花灯的习俗,而在江边用装饰豪华的船只进行祭拜,并不多见。外销画描绘了一只以悬挂多彩灯笼为主体的船只,船体大部分以露天形式展示红、黄、蓝、绿、紫等色彩的灯笼,靠近船尾部分才设有不多位置的船舫。

七月半水陆船的细节图。 通过细节图看到,水陆船尾为单桅舢板船,船上搭建两层楼架,船尾有小客舱外,大部分皆为露天。船尾插挂一个红旗,二个蓝幡,灯笼上写着“水陆”、“道场”等字。船舱的甲板内放置着一张供桌,上面放置神像和贡品,五位男性围坐供桌,面向三尊神像。
细数船上共有男女老幼19人,除7人为船夫外,其他人猜测是需要做法事的富贵人家。
养鱼苗的九江渔船

九江渔船(右下) 撒网艇(左上)。 这是一艘以九江地域而命名的渔船。据记载,清代,南海九江乡渔业发达,居民多以养鱼为业。
鱼苗经悉心养殖后,渔民会在每年正月开始运输到广州附近以及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在运输过程中,为了维持鱼苗的存活品质,需要每天用米汤等进行喂养,还要用脚蹬水车的方式每天更换新鲜水,这样才能让鱼苗不生病。
虽然湖北、湖南渔业发达,盛产鱼苗,但湖北人依然认为“九江人养的鱼苗成活率更高。”

九江渔船的细节。 画面的细节图,可见船中间有养鱼池。画面中的船工共有四人,两人船头、船尾撑篙、摇撸。另外二个人正在踏一架水车,主要是为鱼苗换水,而水车必须日夜转水,也是十分辛苦。乾隆举人赵希璜在《惠州亲诗》写到:“种田好种种蚶田,一碗蚶苗已十千。不似卖鱼春二月,水车车水九江船”,此诗传神地描绘了九江渔民的辛勤。
在介绍九江渔船时,外销画还介绍了一只撒网渔船,船的中部也可见养鱼池,撒网又称“天打网”,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补到更多的鱼。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束维
图丨佛山日报记者束维翻拍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从外销画看佛山清代饮食文化 上篇文章: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走一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收藏品投资切忌跟风炒作
- 话说“中国金属流通纪念币”
- 2008:让伪专家假藏品走开
- 华夏藏友细讲鸡血石真伪辨别
- 鉴赏玉器有诀窍 四个辨中看真伪
- 珍品收藏明清家具的鉴定
- 画这个字最早是用来划地界的
- 收藏自画像从近代画家入手
- 万元金镶玉成本60元
-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 辛丑碑:书法妙品载悲歌
- 专家建议收藏先武装脑袋:捡漏比中大奖...
- 中国子冈杯玉石雕作品十周年回顾展在上...
- 收藏价值日益高涨 翡翠应要如何鉴赏和...
- 市场上珠宝级珍珠只占10% 养护有四...
- 恐龙蛋化石无处鉴定难定真假
- 民间收藏心态很重要
-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 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 一掷千金要...
- 大连藏家手中几乎都是仿品
- 规划财富一样规划你的收藏
- 入藏故宫的《丝路山水地图》什么来头
- 解读“宋代文艺复兴”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怎样鉴别和田玉与玻璃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