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藏书票方寸间尽显浓浓书香
来源/作者:网络 |
小小一张卡片,约10厘米见方,印有花卉图案及藏家姓名,贴于书内,以示私有珍藏,票面常印有拉丁文“Ex Libris”……当记者首次在合肥藏友黄文山家中见到传说已久的藏书票时,不禁为这方寸间透出的书香所吸引。“Ex Libris”语出拉丁文,意即“予以藏之”,藏书票由此而得名。
起源西方的爱书情感
“东方和西方文化习俗大相径庭,但读书人迷书、恋书、爱书的脾性却惊人地相同。东方人习惯钤一方私章,西方人热衷贴一枚藏书票,虽然材料不同,形式有异,东西方各有所别,但爱书的感情却是相通的。”黄老先生谈起家藏的几百枚藏书票,脸上总洋溢着别样的喜悦神情。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用途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藏书印。最初是藏书家特聘版画家为自己制作,上印书主的书斋号、姓名及家族徽记、山水人物、印记等,或一两句箴言、诗文,一般只有普通邮票大小,是粘在书的封二或扉页上的图文并茂的签条。到了16世纪,藏书票盛行于整个欧洲及西方国家,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大画家全都从事过藏书票的创作,雨果、高尔基、福楼拜等则是藏书票艺术的爱好者。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世纪的30年代,藏书票传入中国。我国老一代木刻家李桦、赖少其,文学家郁达夫、叶灵凤等都创作过藏书票。鲁迅、郁达夫、施蛰存等都是有名的藏书票爱好者。”黄老先生回忆起当年首次接触藏书票的经历,“大约在80年代,国内开始有了藏书票组织和藏书票研究专著,先后举办了数届全国藏书票展。也正是在这时我首次接触到了藏书票这朵艺术小花,并开始广泛收集。”
小小藏书票缤纷多彩
如今,在黄老先生的藏书票收藏中,风景人物、花鸟虫鱼、乡村风光、名胜建筑,无所不包,就像一枚枚微型艺术贴画。记者注意到,这些藏书票基本上画面尺寸较小,一般在10厘米见方。从制作技术来看,有木版、石版、铜版、麻胶版、石膏版。从印刷的色彩与方法来看,还有黑白和彩色、水印、油印和拓印。藏书票上面除了刻制图画外,一般还刻上了书主的姓名、字号、喜爱的名言等。
黄老先生介绍,藏书票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手绘藏书票”,票面由画家一幅一幅绘制而成,此类藏书票并不多见;一类是“版画藏书票”,由版画家制作,此类最为常见。版种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以木版居多,凹版多使用铜、铅、锌等金属材料,平版多为石版,漏版又称孔版、丝网版;一类是“通用藏书票”,此类藏书票可以大量印刷,并不标明票主,而是留有空白作为票主签名之地;还有一类是“电脑藏书票”,可由个人使用电脑软件进行制作,大量生产。
合肥藏友将进京参展
“藏书票画面虽小,却能包容天地,展现票主的爱好,勾勒票主的心事,表达票主的情感,象征票主的欲求,展现票主的希望……每天闲暇之余,跑跑旧书市场,从一本本旧书中寻觅藏书票,或是上网浏览,与外地藏友互通有无,要不就趴在书桌上,研究小小藏书票,发掘其中的人物、历史、故事、情趣,都是我最大的乐趣。”
黄老告诉记者,如今合肥地区的藏书票热正在悄悄兴起,有不少本地藏友已在互相联系,准备结伴前往北京参加将于今年秋天举办的第32届国际藏书票大会,展示合肥藏友手中的精美藏品。
·金沙·
起源西方的爱书情感
“东方和西方文化习俗大相径庭,但读书人迷书、恋书、爱书的脾性却惊人地相同。东方人习惯钤一方私章,西方人热衷贴一枚藏书票,虽然材料不同,形式有异,东西方各有所别,但爱书的感情却是相通的。”黄老先生谈起家藏的几百枚藏书票,脸上总洋溢着别样的喜悦神情。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用途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藏书印。最初是藏书家特聘版画家为自己制作,上印书主的书斋号、姓名及家族徽记、山水人物、印记等,或一两句箴言、诗文,一般只有普通邮票大小,是粘在书的封二或扉页上的图文并茂的签条。到了16世纪,藏书票盛行于整个欧洲及西方国家,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大画家全都从事过藏书票的创作,雨果、高尔基、福楼拜等则是藏书票艺术的爱好者。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世纪的30年代,藏书票传入中国。我国老一代木刻家李桦、赖少其,文学家郁达夫、叶灵凤等都创作过藏书票。鲁迅、郁达夫、施蛰存等都是有名的藏书票爱好者。”黄老先生回忆起当年首次接触藏书票的经历,“大约在80年代,国内开始有了藏书票组织和藏书票研究专著,先后举办了数届全国藏书票展。也正是在这时我首次接触到了藏书票这朵艺术小花,并开始广泛收集。”
小小藏书票缤纷多彩
如今,在黄老先生的藏书票收藏中,风景人物、花鸟虫鱼、乡村风光、名胜建筑,无所不包,就像一枚枚微型艺术贴画。记者注意到,这些藏书票基本上画面尺寸较小,一般在10厘米见方。从制作技术来看,有木版、石版、铜版、麻胶版、石膏版。从印刷的色彩与方法来看,还有黑白和彩色、水印、油印和拓印。藏书票上面除了刻制图画外,一般还刻上了书主的姓名、字号、喜爱的名言等。
黄老先生介绍,藏书票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手绘藏书票”,票面由画家一幅一幅绘制而成,此类藏书票并不多见;一类是“版画藏书票”,由版画家制作,此类最为常见。版种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以木版居多,凹版多使用铜、铅、锌等金属材料,平版多为石版,漏版又称孔版、丝网版;一类是“通用藏书票”,此类藏书票可以大量印刷,并不标明票主,而是留有空白作为票主签名之地;还有一类是“电脑藏书票”,可由个人使用电脑软件进行制作,大量生产。
合肥藏友将进京参展
“藏书票画面虽小,却能包容天地,展现票主的爱好,勾勒票主的心事,表达票主的情感,象征票主的欲求,展现票主的希望……每天闲暇之余,跑跑旧书市场,从一本本旧书中寻觅藏书票,或是上网浏览,与外地藏友互通有无,要不就趴在书桌上,研究小小藏书票,发掘其中的人物、历史、故事、情趣,都是我最大的乐趣。”
黄老告诉记者,如今合肥地区的藏书票热正在悄悄兴起,有不少本地藏友已在互相联系,准备结伴前往北京参加将于今年秋天举办的第32届国际藏书票大会,展示合肥藏友手中的精美藏品。
·金沙·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御制鼻烟壶价高广州鼻烟壶价格远不如北方市场 上篇文章:马未都说陶瓷收藏:曙光初现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价值近千万 罕见珍奇苴却砚现身德阳
- 清代古墓深夜遭盗挖 全村老少出动抓盗...
- 奥运藏品风头正劲 目前介入仍是好时机...
- 犀角绝唱:古代工艺品珍品
- 价值2.3亿的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图...
- 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
- 名石名章屡出天价:水坑晶冻印章绝版珍...
- 稀世珍宝藏身贵阳
- 晚明时期釉里红龙纹大罐
- 批评家对话:诊脉中国当代艺术
- 禹州一市民收藏酒瓶8000余种
- 黄金唐卡西藏首发受欢迎
- 专家研讨同济大学副教授胡炜画作
- 8年前300万无人问8年后3000万...
- 多次烧制火中取宝:釉下彩百年绝唱谁人...
- 首届新星星艺术节启动 面向全国征集作...
- 第十届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在安徽铜陵开...
- 春季两艺博览会实现意向协议额1.7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