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中国当代艺术30年切片:搞清谁是我们
来源/作者:网络 |
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南方周末记者 万静
中国艺术3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搞清楚了,究竟是用“英语”与西方对话,还是该用“汉语”与西方对话……
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20岁的张晓刚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刚入校,张晓刚以为同一级学生,水平可能差不多。安顿下来之后到各间宿舍串门,看到同学们的画,他吓了一跳。很多同学已经是有名的画家了,包括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
有名的画家和没名的毕业生一起学习着花大价钱买来的“艺术”——进口艺术图书。在张晓刚看来,那时期的艺术还只是在学习西方,用西方的语言结构作为工具,寻求变革的可能。
1979年10月,袁运生在北京机场创作了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画面出现三位傣族少女沐浴时的裸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争论。
反对者坚决主张修改,认为最起码要画上个裤衩。
对张晓刚而言,袁运生的意义更多是代表了现代派——不只可以公开画人体,还意味着可以用不同于苏联的艺术方式来从事创作。对热爱现代派的“另类”学生而言,这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这幅画甚至被当作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据说当时正在内地投资的霍英东,每次到北京,都会先看看这幅画到底还在不在,如果在,心里就比较踏实。
虽然邓小平公开表示过支持,最后这幅画还是被遮了起来。先是用纱帘,1982年开始“清除精神污染”后,纱帘换成了三合板。直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裸女”才又露面。
“文革”结束后,艺术作品急于脱离假大空、红光亮的作风,用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转而表现悲情、迷惘的社会现实。1979年,高小华创作了《为什么》、程丛林创作了《1968年×月×日雪》;1980年,罗中立创作《父亲》,何多苓创作《春风已经苏醒》。这些画作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讨论,让“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一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前卫”潮流。
张晓刚没赶这个潮流。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当年的兴趣有些“另类”:“我是个人主义,没有社会的集体责任感,只关心自己喜欢的那点儿花花草草,可能老师眼里就是这么看的。”
他顽固地沉浸在凡高、高更那样后印象派的氛围里,习惯用线条、色彩来表达情绪,以至面对现实主义的题材,简直无从下笔,他觉得反正画现实主义他也超不过罗中立、程丛林。毕业作品他画了一幅后印象风格作品,结果差点没通过学校评审。
幸亏,《美术》杂志编辑栗宪庭、夏航去川美看学生作品,看到了张晓刚“不入流”的作品,颇为喜欢,把它与罗中立的《父亲》一并发在《美术》杂志上。罗中立的《父亲》在封面,张晓刚的《草原组画》在封二。
栗宪庭采访张晓刚创作感受的时候,张晓刚紧张地回答:“脑袋是晕的,不会想太多。”这句回答后来成为杂志上很有噱头的介绍文字,“张晓刚一画画就昏过去”。
对《美术》杂志来说,刊登当代艺术作品并不是常态。栗宪庭之后,艺术评论家高名潞也曾在85新潮期间担任《美术》杂志执行编辑。那时是4个编辑轮换负责,只有轮到高名潞当值时,85美术运动的内容才会大量出现在杂志上。1987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后,《美术》杂志与当时国内众多美术刊物上,对当代艺术的报道几近绝迹。
“85新潮”挺进主流
等张晓刚感觉自己比罗中立他们“前卫”,已经是从川美毕业2年以后的事情。又过了2年,他重回川美师范系任教,现代派艺术仍然与主流相距甚远。他身边志同道合者,也只剩下叶永青。学校对他们的作品不感兴趣,还劝年轻教师不要跟他们往来。“85新潮”美术运动直接源于1980年代中期大量西方思想、文艺作品引进开放后的中国。独立精神、文化反省和现实批判是这个运动的文化特征,在同一背景下文学界出现了先锋小说、先锋诗歌,电影界有探索电影。“85新潮”美术对艺术样式的探索,可以说是“将西方整个现代艺术重新进行了一次演习”。从表现主义、立体派、抽象派到达达主义以及装置、行为、场景等艺术形式的尝试,都使艺术家思维空间大大解放。
高名潞一直认为85新潮的艺术家只有进入了中国美术馆,才能真正从地下状态转为公开:“这是85新潮应该采取的积极姿态。我不想把它弄成一个地下运动,或者像星星画会似的大家都出国。”从1988年上半年开始,高名潞动用各方关系,半年后终于成功游说中国美术馆,举办现代艺术展。
费大为对“85新潮”的评价更激进,他认为高名潞想方设法把展览办进中国美术馆,就是因为当代艺术想要变成主流艺术的一部分,想要重新定义新的体制:“说得露骨一点,就是要夺取体制的大权。”
作为回顾展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为展览上几个突发的行为艺术。大展第二天,美国《时代》周刊就在封面以“孵蛋、枪击、避孕套”为周刊大标题报道了中国现代艺术展。
中国现代艺术展于1989年大年三十开幕。展览开幕没多久,艺术家肖鲁用一枝手枪朝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开了两枪,以此向困扰自己的情感作告别。大批公安干警赶到现场,展览被迫停展4天。《中国美术报》上,栗宪庭将肖鲁的开枪誉为“新潮美术的谢幕礼”。“谢幕礼”的说法让张晓刚非常不理解,才在中国美术馆做完展览,才被官方体制认可么,怎么艺术新潮就结束了?
过了好一段时间,张晓刚才明白这句话的意味。他开始感觉到,身边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创作状态,思考问题的方式,整个都变了。各个艺术群体也自然解散,每个人都变成单个的个体。
中国当代艺术自此无缘国有美术馆、展览馆。2002年,山东某著名苹果产地与当代艺术联手,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办了一次“苹果艺术节”,那是1989年以来,当代艺术第一次堂堂正正走进国家的场子。
南方周末记者 万静
中国艺术3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搞清楚了,究竟是用“英语”与西方对话,还是该用“汉语”与西方对话……
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20岁的张晓刚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刚入校,张晓刚以为同一级学生,水平可能差不多。安顿下来之后到各间宿舍串门,看到同学们的画,他吓了一跳。很多同学已经是有名的画家了,包括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
有名的画家和没名的毕业生一起学习着花大价钱买来的“艺术”——进口艺术图书。在张晓刚看来,那时期的艺术还只是在学习西方,用西方的语言结构作为工具,寻求变革的可能。
1979年10月,袁运生在北京机场创作了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画面出现三位傣族少女沐浴时的裸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争论。
反对者坚决主张修改,认为最起码要画上个裤衩。
对张晓刚而言,袁运生的意义更多是代表了现代派——不只可以公开画人体,还意味着可以用不同于苏联的艺术方式来从事创作。对热爱现代派的“另类”学生而言,这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这幅画甚至被当作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据说当时正在内地投资的霍英东,每次到北京,都会先看看这幅画到底还在不在,如果在,心里就比较踏实。
虽然邓小平公开表示过支持,最后这幅画还是被遮了起来。先是用纱帘,1982年开始“清除精神污染”后,纱帘换成了三合板。直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裸女”才又露面。
“文革”结束后,艺术作品急于脱离假大空、红光亮的作风,用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转而表现悲情、迷惘的社会现实。1979年,高小华创作了《为什么》、程丛林创作了《1968年×月×日雪》;1980年,罗中立创作《父亲》,何多苓创作《春风已经苏醒》。这些画作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讨论,让“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一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前卫”潮流。
张晓刚没赶这个潮流。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当年的兴趣有些“另类”:“我是个人主义,没有社会的集体责任感,只关心自己喜欢的那点儿花花草草,可能老师眼里就是这么看的。”
他顽固地沉浸在凡高、高更那样后印象派的氛围里,习惯用线条、色彩来表达情绪,以至面对现实主义的题材,简直无从下笔,他觉得反正画现实主义他也超不过罗中立、程丛林。毕业作品他画了一幅后印象风格作品,结果差点没通过学校评审。
幸亏,《美术》杂志编辑栗宪庭、夏航去川美看学生作品,看到了张晓刚“不入流”的作品,颇为喜欢,把它与罗中立的《父亲》一并发在《美术》杂志上。罗中立的《父亲》在封面,张晓刚的《草原组画》在封二。
栗宪庭采访张晓刚创作感受的时候,张晓刚紧张地回答:“脑袋是晕的,不会想太多。”这句回答后来成为杂志上很有噱头的介绍文字,“张晓刚一画画就昏过去”。
对《美术》杂志来说,刊登当代艺术作品并不是常态。栗宪庭之后,艺术评论家高名潞也曾在85新潮期间担任《美术》杂志执行编辑。那时是4个编辑轮换负责,只有轮到高名潞当值时,85美术运动的内容才会大量出现在杂志上。1987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后,《美术》杂志与当时国内众多美术刊物上,对当代艺术的报道几近绝迹。
“85新潮”挺进主流
等张晓刚感觉自己比罗中立他们“前卫”,已经是从川美毕业2年以后的事情。又过了2年,他重回川美师范系任教,现代派艺术仍然与主流相距甚远。他身边志同道合者,也只剩下叶永青。学校对他们的作品不感兴趣,还劝年轻教师不要跟他们往来。“85新潮”美术运动直接源于1980年代中期大量西方思想、文艺作品引进开放后的中国。独立精神、文化反省和现实批判是这个运动的文化特征,在同一背景下文学界出现了先锋小说、先锋诗歌,电影界有探索电影。“85新潮”美术对艺术样式的探索,可以说是“将西方整个现代艺术重新进行了一次演习”。从表现主义、立体派、抽象派到达达主义以及装置、行为、场景等艺术形式的尝试,都使艺术家思维空间大大解放。
高名潞一直认为85新潮的艺术家只有进入了中国美术馆,才能真正从地下状态转为公开:“这是85新潮应该采取的积极姿态。我不想把它弄成一个地下运动,或者像星星画会似的大家都出国。”从1988年上半年开始,高名潞动用各方关系,半年后终于成功游说中国美术馆,举办现代艺术展。
费大为对“85新潮”的评价更激进,他认为高名潞想方设法把展览办进中国美术馆,就是因为当代艺术想要变成主流艺术的一部分,想要重新定义新的体制:“说得露骨一点,就是要夺取体制的大权。”
作为回顾展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为展览上几个突发的行为艺术。大展第二天,美国《时代》周刊就在封面以“孵蛋、枪击、避孕套”为周刊大标题报道了中国现代艺术展。
中国现代艺术展于1989年大年三十开幕。展览开幕没多久,艺术家肖鲁用一枝手枪朝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开了两枪,以此向困扰自己的情感作告别。大批公安干警赶到现场,展览被迫停展4天。《中国美术报》上,栗宪庭将肖鲁的开枪誉为“新潮美术的谢幕礼”。“谢幕礼”的说法让张晓刚非常不理解,才在中国美术馆做完展览,才被官方体制认可么,怎么艺术新潮就结束了?
过了好一段时间,张晓刚才明白这句话的意味。他开始感觉到,身边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创作状态,思考问题的方式,整个都变了。各个艺术群体也自然解散,每个人都变成单个的个体。
中国当代艺术自此无缘国有美术馆、展览馆。2002年,山东某著名苹果产地与当代艺术联手,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办了一次“苹果艺术节”,那是1989年以来,当代艺术第一次堂堂正正走进国家的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