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杨臣彬:儒雅的古书画鉴赏者
来源/作者:网络 |
笔者陈裕亮与杨臣彬先生合照
“我要求到库房工作。”
“库房又苦又累,冬天还冻手,小杨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我是年轻人,不怕苦,不 怕累,只要能看到古书画。”
……
这幕感人的“请缨”是发生 在五十年前的故宫博物院,这个嗜书画如命的小杨,因其不怕苦 不怕累的吃苦精神,日后成为古书画鉴定界赫赫有名的专家、国 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他就是杨臣彬先生。杨臣彬用手托了一 下那副眼镜,他站在阳台上俯视着楼下的小区,略显斑白的双鬓 在阳光余晖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他那高大的身影、朴素 的着装和那满腹诗书的才华所显现出来极为儒雅的形象,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枕着乾隆的龙泉宝剑睡觉
私塾是中国古代教 育留下来的特殊产物,它对经典的推崇和对学生的严厉要求,培 育出一代又一代文人高士,使得中国文明得以继承、发展。“父 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 顺承……”在安徽怀远县一个村庄的私塾里,一群学童正摇晃着 脑袋大声地朗诵着《弟子规》。时年八岁的杨臣彬就在这群学童 里,他按照惯例背完《弟子规》后,还要练习毛笔字和学画画。 相对于枯燥的国学课,杨臣彬倒是对练习字画情有独钟,他从中 找到了不少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年的私塾生涯,为 杨臣彬奠定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和书画基本功,《论语》、《孟子 》等经典他都是倒背如流。后来,他又上了几年小学,1949年9月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安徽省蚌埠市市立中学(即后来的蚌埠市 第一中学)。
解放后,到处都洋溢着爱国热情,青年杨臣 彬被这种热情深深感染,他决定弃笔投戎。入伍后,他被分到军 事学院教导团。结业后,他被分配到供给部军械科当保管员,负 责保管各种枪支弹药。要不是周总理的一席命令:为了使故宫能 够正常开放,需要从军事院校调一批人来管理。也许,杨臣彬一 辈子会呆在军队里,他可能不再是一个大专家,而很可能是一个 纵横驰奔的将军。1952年4月底,杨臣彬和他的四十几个战友被调 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时任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王副局长宣布:“ 今天,你们应国家的需要被调入故宫工作,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 军人了,而是故宫的一员,把你们‘八一’帽徽和胸章都摘下来 ”杨臣彬听完这番话,方才意识到自己转业了,刚开始他还以为 是被调入保卫处工作,自己还是一名军人。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故宫 准备举办“伟大祖国艺术展”,杨臣彬等人经过几天培训,便到 故宫太和殿当起讲解员。“第一次给那么多人讲解,当时好紧张 ,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杨臣彬回忆起这段往事,脸上洋溢着 笑容,似乎回到当年。后来,故宫又来了一批转业回来的军人,因为他们大多是工农出身,急需接受文化教育,于是 杨臣彬成了文化教员。1955年他到了故宫博物院陈列书画组。徐 邦达先生主持代笔书画的研究,当时画家代笔算是一个很前沿的 课题,因为在五十年代还没有人研究这个课题。而杨臣彬刚好给 徐邦达先生打下手,帮他做记录、整理材料。如周臣给唐寅代笔 问题研究,当时周臣是一个老画师,唐寅则是知名的文人画家, 两者风格不同,但是唐寅应酬不过来,就经常找周臣代笔。还有 文征明、董其昌等书画代笔课题研究。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杨臣 彬跟了徐邦达先生学到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