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国粹油画艺术:从长江到香江
来源/作者:网络 |
艺术即资本。
“梅-摩艺术品指数”(mei-moses index,下称梅-摩指数)创建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曾鲜明地勾勒出艺术品投资的上述美好前景。
他曾预言,“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和50年前的美国艺术家很相似,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超级强国,收藏家开始重视本土艺术家的作品,美国画派的投资回报率要一度高于古典派和现代派”,而伴随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20年后,中国的艺术品就会成为世界主流。
在艺术创作中,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跑道。
如今,在画坛被誉为“中国凡高”、“国粹油画第一人”的知名画家刘令华,正在“用脚丈量”着中国国粹油画艺术通往世界主流的距离。
港岛之旅只为文化使命
烟花绚烂的元宵节一过,刘令华便现身“东方之珠”香港,初春的香港早已暖意融融。其平淡出场令现场观众吃了一惊:微胖身材、西裤、皮鞋;神情、目光和礼节性握手带着些许腼腆和羞涩。不过,这些均与他的艺术修为无所关联。
在国粹艺术领域,无疑,他是“稀缺资源”。现在他的作品以其精湛超凡的艺术魅力和不可限量的升值潜力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刘令华幅幅精美绝伦的国粹系列画作,展示的均是中西合璧的美感,西方油画的技法却抹不去画中人物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神韵。
2009年2月11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香港展览中心拉开帷幕。这是继去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首次展出后的第二站。画家刘令华是此次艺术展的主角。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发来贺电。贺电称,中华文化是联系两岸三地同胞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相信此次展出,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为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副主任黎桂康,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简汉生、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社长姜在忠,以及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香港书画学会会长徐嘉炀等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和专业人士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表示, 香港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更是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之际,此次活动作为加强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作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乡亲组织,全国台联愿意成为联系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更愿意成为维系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感情纽带,不断为推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做出努力和贡献。
开幕式上,梁国扬代表全国台联向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香港特区政府赠送了《贵妃醉酒》绣品。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画社等单位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稀缺资源”刘令华
“中国油画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要站在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上。”这是刘令华在各种场合反复说到的一段话,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表现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
据说,刘令华是个产量稀少的艺术家。每年的作品也就十幅左右。
对于他的生命轨迹,刘令华高度概括:老家山东泰安,生于斯长于斯,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开始练习绘画,仅用2年时间考上西安美院,而大多数人花五六年才有可能被录取。
对于生活了15年的西安,刘令华说,那是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出门就能看到城墙和护城河,有一种想画画和写书法的冲动。
对大都市上海,刘令华说:“上海讲究色彩的明丽和雅致,在整个画面上讲究柔韧的美感,如果再加上北方的粗犷,糅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画的可读性和品味。你看我的《贵妃醉酒》就是南北结合的产物,这是我第一幅最重要的作品,线条和色彩,还有整个画面的处理,都有一种南方的雅致和妩媚在里头。”
早在1995年,刘令华的版画就被英国木版基金会收藏。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刘令华的26幅油画独占鳌头,被APEC会议选中布展,受到参会的各国政府首脑的赞誉。刘令华的油画作品曾在国家美术馆,中国贵妃节,中国京剧节,以及多届艺术博览会上展览展出,载誉无数。2003年,刘令华油画在日本“东京国际论坛”开展,在日本观众中产生极大反响,好评如潮。2004年刘令华国粹油画作为中法文化年交流项目,在塞纳河畔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个展。时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后参观了画展并给予高度评价。刘令华油画在法国媒体和观众中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凡高”“国粹油画第一人”,在海内外赢得很高声誉。
刘令华开创的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油画风格,这种风格揉油画、版画、中国画的技法于一体,具有色彩瑰丽、视觉冲击力超强的艺术特色,既张扬大气,又不失精致完美。
对此,油画家、色彩学家、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林明琛认为,民族油画路要越走越宽。在林明琛看来,刘令华的画作毫无疑问属于“民族油画”的范畴。林明琛表示,民族油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题材来表现,由此,民族油画的发展之路才会越来越宽泛。而“民族油画”的基本要素,在于画家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感情,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情,要做到这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家的审美取向。
此次特地赴港参加展览的境内外画界大师,言谈间亦十分认可刘令华独特的艺术风格。身为香港中文大学资深教授的刘国松,20年前因独成一派的现代水墨画享誉画坛。对于刘令华这位新生代的中国油画家,刘国松认为,“他用西方的技法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刘国松称,刘令华的画作色彩使用大胆,描绘的京剧角色特别传神,这种带有写意色彩的作品也特别容易让西方人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我们应该为两岸三地的文化发展多作交流、沟通,这是一种凝聚人心、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今后香港艺术界必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类似的活动中来。”香港著名画家萧晖荣如是评价。他认为,刘令华的画作如同张艺谋的电影,很好地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
对于刘令华的审美趋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美术博士陈立人这样理解——国粹艺术要更积极走向世界。在海外待了差不多20年的陈立人感慨:最初刚到澳大利亚时,整个当地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唐人街。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中国画甚至被归类为“民间艺术”、“工艺品”的范畴。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地位也明显提高,在世界上最顶级的博物馆和画廊都能看到中国艺术家的身影。
国粹珍品谁买单?
艺术品冰山之下,隐藏着高额的利润回报。在国外,艺术品投资早已成为一种同经营证券、股票、地产一样的获利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收藏趋向。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8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收藏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当这个数值达到1万美元及以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艺术市场,都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的。
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了大股热钱潜伏的“安乐窝”。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经达到7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将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发展速度超过拥有百年艺术品收藏史的西方。
目前,在国内外,收藏刘令华已经成为一种投资现象。据悉,京粹公司的业务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划分。其中,刘令华的真迹原画,其市场定位是面向高尖端收入的客户群体;而刘令华作品的系列延伸品,其市场定位是面向中、高端收入的客户群体。
那么,到底谁在为刘令华的这些珍品买单呢?这些神秘收藏家、投资者,其买进或收藏的动因是怎样的呢?
围绕疑问,不禁让人联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在上海的公寓楼市场中,楼王究竟是谁?在汤臣一品长期滞销的同时,沪上最贵公寓--华府天地公寓不动声色,住宅销售告罄。在该楼盘的大堂,3×6米的《华府玫瑰》迎面扑来。
开发该楼盘的上置集团(1207-HK)下属子公司上海安信复兴置地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向现场来宾介绍,大堂里的《华府玫瑰》即出自刘令华的手笔。
《华府玫瑰》画作融合油画、版画、水墨画的技法于一体,不仅色彩瑰丽,东方线条与西方油画的契合自然流畅,既张扬大气,又不失精致完美,让人看后过目不忘。然而,这仅是刘令华作品受到市场追捧的一个缩影,他的其他作品亦为神秘收藏家、投资者的宠儿。
2006年,刘令华油画在“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及“2006广州奢侈品展”上展出。每幅油画的市场价在500万到5000万元之间,引起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客商表达了有意收购和收藏刘令华油画的意向。
此后,“2007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上,日本得川家族后人在京粹公司展台上订购了刘令华的《钟馗捉鬼》图,并当场交付定金10万元人民币。该画最终将以12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800万元)成交。
而有第一名画之称的《贵妃醉酒》,却成为很多刘令华作品追随者可遇不可求的宝贝。《贵妃醉酒》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刘令华名画《贵妃醉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表,已经在海内外各大立体与平面媒体上频亮相,一路成为媒体追捧和热门报道的对象。很多海外媒体更是跨越了地域的界限,不远万里来华采访报道。《华盛顿时报》就曾以大幅版面报道刘令华,不仅刊登了名画《贵妃醉酒》,更将“中国艺术大师”的美誉给予了刘令华。2008年,这幅珍贵名画的市场定位已经超过了人民币5000万元。
沉寂多年的艺术品市场就好比是一座巨大的冰山,巨大的商业利益刚刚浮出水面,其升值潜力无可估量。在各种版本的投资潜力行业排行榜之中,始终闪现着艺术品的身影。
放眼国际,买进“刘令华们”的投资者,在西方还有一股有别于私人收藏家的资本力量。
早在1974年,西方的艺术品基金诞生在英国。当时英国著名的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的股东们想要投资以求避开通货膨胀。于是他们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一位前任高层的建议下,拿出了约占基金总额3%(约1亿美元)的资金,开始尝试投资艺术品。他们每次都只买每场拍卖会最贵、最好的一件拍品。最后基金共陆陆续续购入了2500幅画作。直到25年后,也就是1999年,才全部售出,获得了近3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案例披露时,恰逢艺术品市场又一轮新的上涨热潮,于是立刻引起了市场关注,并且带动了大批基金转型专攻艺术品投资。
无独有偶,著名的英国美术基金(Fine Art Fund)是雇用了多位艺术经纪人在全球购买潜力艺术品,并引入专业的投资手法,进行组合投资。比如按照3∶3∶2∶2的比例购买印象派作品、古典大师级作品、现代艺术品以及当代艺术作品。规避风险的同时,又确保不错过各个领域的热点。在如此灵活的操作下,这家2004年才开始运作的艺术基金,到了2006年底已经获利超过59%,被公认为目前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基金。
千万捐赠为哪般?
在香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上,知名画家刘令华的国粹系列画作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角。为了让如此的优秀的国粹精品不因展览的结束而远离“东方之珠”香港,作为刘令华的独家经纪公司,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粹公司)特别赶制了三千册《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两岸三地展(画册)》于展览同期在香港首发。值得一提的是,京粹公司特意将价值港币五十万元的画册,无偿捐赠给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属于中国的国粹艺术随时间流逝,而继续在香港年青一代的心中扎根并继续光大。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均瑜校长是次代表教联会在画展开幕式上接受了活动承办方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的慈善捐赠。对于开展以国粹油画为内容的国民教育形式他很赞赏,上海京粹公司能周全地考虑到全港教师及学生的国民教育问题,他心中十分感激。此次获赠的画册适时地为教联会系列文化艺术书画进修课程,提供了颇具内涵的教科书,他表示,这批获赠画册将尽快分送至香港的中小学校。
过去的时代,艺术品作为精英艺术,是社会贵族阶层等很少一部分人的消费对象,是象牙塔上精英分子的私人珍宝。如今,另一种分享情形正从上海到达香港。
京粹公司是专业经营刘令华作品及延伸产品的艺术品公司。2006年,该公司开始煞费苦心地运作刘令华作品衍生品。京粹公司首席运营经理孙薏向现场来宾介绍,京粹公司业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纪刘令华的真迹原画,将这些珍贵艺术品推向中外市场;二是设计、开发、制作和经营刘令华作品的系列延伸品。京粹艺术品公司是唯一和独家可以经营刘令华作品及延伸产品的公司。任何其他方经营这些业务都需要得到京粹公司的授权,否则将构成侵权和非法经营。
目前,刘令华油画的衍生品包括4大类:第一是纺织品,比如苏绣、丝巾,以后可能做服饰开发;第二是印刷品,比如现在已经出了明信片、画册,可能会出现代版画册;第三是磁板画,把作品烧在景德镇的瓷器里,包括瓷板、瓷盘、瓷器;第四是贵重金属类,包括金箔画、银箔画。
孙薏介绍,京粹公司如此大手笔的行善已远不止一次。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乐奉爱心,已使得京粹公司在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公司自成立以来,为各种慈善和公益活动捐赠额已超过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全国民营文化企业中是极为罕见的,他们的做法源于一个先进的理念:企业生存离不开社会,回报社会义不容辞,而且是应尽的义务,从事公益和慈善活动可以体验和感悟到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价值。
二OO七年春天,在上海著名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拍卖活动中,京粹公司捐出的一幅国粹油画精品刺绣,被拍出十万元人民币,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上海慈善基金会。二OO八年五月,京粹公司在青岛参展,参加主办方为汶川地震筹款的慈善拍卖晚会,一幅国粹绣品拍出五万元人民币,捐给青岛红十字会。京粹公司还积极参与竞拍,当晚全部慈善义拍的近七成的收入来自京粹公司,这些义款全部用于救助地震灾区。同年六月,京粹公司还通过香港《大公报》的举办的“大爱无疆”义卖,将义款捐给四川地震灾区。
除了爱心慈善,京粹公司还积极参与大量公益活动。二OO八年五月一日,京粹公司出资二十万元人民币,为外来务工人员举办专场音乐会,让上海的城市建设者们得以欣赏到免费的高雅音乐。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京粹公司还向世界各国图书馆、美术馆等赠送了价值近三百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册,不仅以企业的时间行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拓宽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对于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而言,弘扬国粹文化需要一种使命感,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有时需要不计代价的付出,带着一种“文化兴亡、匹夫有责”的心态一路走下去。
文/子墨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梅-摩艺术品指数”(mei-moses index,下称梅-摩指数)创建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曾鲜明地勾勒出艺术品投资的上述美好前景。
他曾预言,“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和50年前的美国艺术家很相似,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超级强国,收藏家开始重视本土艺术家的作品,美国画派的投资回报率要一度高于古典派和现代派”,而伴随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20年后,中国的艺术品就会成为世界主流。
在艺术创作中,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跑道。
如今,在画坛被誉为“中国凡高”、“国粹油画第一人”的知名画家刘令华,正在“用脚丈量”着中国国粹油画艺术通往世界主流的距离。
港岛之旅只为文化使命
烟花绚烂的元宵节一过,刘令华便现身“东方之珠”香港,初春的香港早已暖意融融。其平淡出场令现场观众吃了一惊:微胖身材、西裤、皮鞋;神情、目光和礼节性握手带着些许腼腆和羞涩。不过,这些均与他的艺术修为无所关联。
在国粹艺术领域,无疑,他是“稀缺资源”。现在他的作品以其精湛超凡的艺术魅力和不可限量的升值潜力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刘令华幅幅精美绝伦的国粹系列画作,展示的均是中西合璧的美感,西方油画的技法却抹不去画中人物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神韵。
2009年2月11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香港展览中心拉开帷幕。这是继去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首次展出后的第二站。画家刘令华是此次艺术展的主角。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发来贺电。贺电称,中华文化是联系两岸三地同胞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相信此次展出,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为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副主任黎桂康,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简汉生、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社长姜在忠,以及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香港书画学会会长徐嘉炀等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和专业人士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表示, 香港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更是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之际,此次活动作为加强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作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乡亲组织,全国台联愿意成为联系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更愿意成为维系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感情纽带,不断为推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做出努力和贡献。
开幕式上,梁国扬代表全国台联向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香港特区政府赠送了《贵妃醉酒》绣品。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画社等单位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稀缺资源”刘令华
“中国油画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要站在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上。”这是刘令华在各种场合反复说到的一段话,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表现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
据说,刘令华是个产量稀少的艺术家。每年的作品也就十幅左右。
对于他的生命轨迹,刘令华高度概括:老家山东泰安,生于斯长于斯,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开始练习绘画,仅用2年时间考上西安美院,而大多数人花五六年才有可能被录取。
对于生活了15年的西安,刘令华说,那是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出门就能看到城墙和护城河,有一种想画画和写书法的冲动。
对大都市上海,刘令华说:“上海讲究色彩的明丽和雅致,在整个画面上讲究柔韧的美感,如果再加上北方的粗犷,糅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画的可读性和品味。你看我的《贵妃醉酒》就是南北结合的产物,这是我第一幅最重要的作品,线条和色彩,还有整个画面的处理,都有一种南方的雅致和妩媚在里头。”
早在1995年,刘令华的版画就被英国木版基金会收藏。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刘令华的26幅油画独占鳌头,被APEC会议选中布展,受到参会的各国政府首脑的赞誉。刘令华的油画作品曾在国家美术馆,中国贵妃节,中国京剧节,以及多届艺术博览会上展览展出,载誉无数。2003年,刘令华油画在日本“东京国际论坛”开展,在日本观众中产生极大反响,好评如潮。2004年刘令华国粹油画作为中法文化年交流项目,在塞纳河畔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个展。时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后参观了画展并给予高度评价。刘令华油画在法国媒体和观众中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凡高”“国粹油画第一人”,在海内外赢得很高声誉。
刘令华开创的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油画风格,这种风格揉油画、版画、中国画的技法于一体,具有色彩瑰丽、视觉冲击力超强的艺术特色,既张扬大气,又不失精致完美。
对此,油画家、色彩学家、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林明琛认为,民族油画路要越走越宽。在林明琛看来,刘令华的画作毫无疑问属于“民族油画”的范畴。林明琛表示,民族油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题材来表现,由此,民族油画的发展之路才会越来越宽泛。而“民族油画”的基本要素,在于画家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感情,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情,要做到这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家的审美取向。
此次特地赴港参加展览的境内外画界大师,言谈间亦十分认可刘令华独特的艺术风格。身为香港中文大学资深教授的刘国松,20年前因独成一派的现代水墨画享誉画坛。对于刘令华这位新生代的中国油画家,刘国松认为,“他用西方的技法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刘国松称,刘令华的画作色彩使用大胆,描绘的京剧角色特别传神,这种带有写意色彩的作品也特别容易让西方人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我们应该为两岸三地的文化发展多作交流、沟通,这是一种凝聚人心、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今后香港艺术界必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类似的活动中来。”香港著名画家萧晖荣如是评价。他认为,刘令华的画作如同张艺谋的电影,很好地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
对于刘令华的审美趋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美术博士陈立人这样理解——国粹艺术要更积极走向世界。在海外待了差不多20年的陈立人感慨:最初刚到澳大利亚时,整个当地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唐人街。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中国画甚至被归类为“民间艺术”、“工艺品”的范畴。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地位也明显提高,在世界上最顶级的博物馆和画廊都能看到中国艺术家的身影。
国粹珍品谁买单?
艺术品冰山之下,隐藏着高额的利润回报。在国外,艺术品投资早已成为一种同经营证券、股票、地产一样的获利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收藏趋向。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8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收藏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当这个数值达到1万美元及以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艺术市场,都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的。
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了大股热钱潜伏的“安乐窝”。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经达到7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将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发展速度超过拥有百年艺术品收藏史的西方。
目前,在国内外,收藏刘令华已经成为一种投资现象。据悉,京粹公司的业务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划分。其中,刘令华的真迹原画,其市场定位是面向高尖端收入的客户群体;而刘令华作品的系列延伸品,其市场定位是面向中、高端收入的客户群体。
那么,到底谁在为刘令华的这些珍品买单呢?这些神秘收藏家、投资者,其买进或收藏的动因是怎样的呢?
围绕疑问,不禁让人联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在上海的公寓楼市场中,楼王究竟是谁?在汤臣一品长期滞销的同时,沪上最贵公寓--华府天地公寓不动声色,住宅销售告罄。在该楼盘的大堂,3×6米的《华府玫瑰》迎面扑来。
开发该楼盘的上置集团(1207-HK)下属子公司上海安信复兴置地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向现场来宾介绍,大堂里的《华府玫瑰》即出自刘令华的手笔。
《华府玫瑰》画作融合油画、版画、水墨画的技法于一体,不仅色彩瑰丽,东方线条与西方油画的契合自然流畅,既张扬大气,又不失精致完美,让人看后过目不忘。然而,这仅是刘令华作品受到市场追捧的一个缩影,他的其他作品亦为神秘收藏家、投资者的宠儿。
2006年,刘令华油画在“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及“2006广州奢侈品展”上展出。每幅油画的市场价在500万到5000万元之间,引起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客商表达了有意收购和收藏刘令华油画的意向。
此后,“2007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上,日本得川家族后人在京粹公司展台上订购了刘令华的《钟馗捉鬼》图,并当场交付定金10万元人民币。该画最终将以12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800万元)成交。
而有第一名画之称的《贵妃醉酒》,却成为很多刘令华作品追随者可遇不可求的宝贝。《贵妃醉酒》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刘令华名画《贵妃醉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表,已经在海内外各大立体与平面媒体上频亮相,一路成为媒体追捧和热门报道的对象。很多海外媒体更是跨越了地域的界限,不远万里来华采访报道。《华盛顿时报》就曾以大幅版面报道刘令华,不仅刊登了名画《贵妃醉酒》,更将“中国艺术大师”的美誉给予了刘令华。2008年,这幅珍贵名画的市场定位已经超过了人民币5000万元。
沉寂多年的艺术品市场就好比是一座巨大的冰山,巨大的商业利益刚刚浮出水面,其升值潜力无可估量。在各种版本的投资潜力行业排行榜之中,始终闪现着艺术品的身影。
放眼国际,买进“刘令华们”的投资者,在西方还有一股有别于私人收藏家的资本力量。
早在1974年,西方的艺术品基金诞生在英国。当时英国著名的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的股东们想要投资以求避开通货膨胀。于是他们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一位前任高层的建议下,拿出了约占基金总额3%(约1亿美元)的资金,开始尝试投资艺术品。他们每次都只买每场拍卖会最贵、最好的一件拍品。最后基金共陆陆续续购入了2500幅画作。直到25年后,也就是1999年,才全部售出,获得了近3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案例披露时,恰逢艺术品市场又一轮新的上涨热潮,于是立刻引起了市场关注,并且带动了大批基金转型专攻艺术品投资。
无独有偶,著名的英国美术基金(Fine Art Fund)是雇用了多位艺术经纪人在全球购买潜力艺术品,并引入专业的投资手法,进行组合投资。比如按照3∶3∶2∶2的比例购买印象派作品、古典大师级作品、现代艺术品以及当代艺术作品。规避风险的同时,又确保不错过各个领域的热点。在如此灵活的操作下,这家2004年才开始运作的艺术基金,到了2006年底已经获利超过59%,被公认为目前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基金。
千万捐赠为哪般?
在香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上,知名画家刘令华的国粹系列画作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角。为了让如此的优秀的国粹精品不因展览的结束而远离“东方之珠”香港,作为刘令华的独家经纪公司,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粹公司)特别赶制了三千册《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两岸三地展(画册)》于展览同期在香港首发。值得一提的是,京粹公司特意将价值港币五十万元的画册,无偿捐赠给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属于中国的国粹艺术随时间流逝,而继续在香港年青一代的心中扎根并继续光大。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均瑜校长是次代表教联会在画展开幕式上接受了活动承办方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的慈善捐赠。对于开展以国粹油画为内容的国民教育形式他很赞赏,上海京粹公司能周全地考虑到全港教师及学生的国民教育问题,他心中十分感激。此次获赠的画册适时地为教联会系列文化艺术书画进修课程,提供了颇具内涵的教科书,他表示,这批获赠画册将尽快分送至香港的中小学校。
过去的时代,艺术品作为精英艺术,是社会贵族阶层等很少一部分人的消费对象,是象牙塔上精英分子的私人珍宝。如今,另一种分享情形正从上海到达香港。
京粹公司是专业经营刘令华作品及延伸产品的艺术品公司。2006年,该公司开始煞费苦心地运作刘令华作品衍生品。京粹公司首席运营经理孙薏向现场来宾介绍,京粹公司业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纪刘令华的真迹原画,将这些珍贵艺术品推向中外市场;二是设计、开发、制作和经营刘令华作品的系列延伸品。京粹艺术品公司是唯一和独家可以经营刘令华作品及延伸产品的公司。任何其他方经营这些业务都需要得到京粹公司的授权,否则将构成侵权和非法经营。
目前,刘令华油画的衍生品包括4大类:第一是纺织品,比如苏绣、丝巾,以后可能做服饰开发;第二是印刷品,比如现在已经出了明信片、画册,可能会出现代版画册;第三是磁板画,把作品烧在景德镇的瓷器里,包括瓷板、瓷盘、瓷器;第四是贵重金属类,包括金箔画、银箔画。
孙薏介绍,京粹公司如此大手笔的行善已远不止一次。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乐奉爱心,已使得京粹公司在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公司自成立以来,为各种慈善和公益活动捐赠额已超过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全国民营文化企业中是极为罕见的,他们的做法源于一个先进的理念:企业生存离不开社会,回报社会义不容辞,而且是应尽的义务,从事公益和慈善活动可以体验和感悟到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价值。
二OO七年春天,在上海著名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拍卖活动中,京粹公司捐出的一幅国粹油画精品刺绣,被拍出十万元人民币,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上海慈善基金会。二OO八年五月,京粹公司在青岛参展,参加主办方为汶川地震筹款的慈善拍卖晚会,一幅国粹绣品拍出五万元人民币,捐给青岛红十字会。京粹公司还积极参与竞拍,当晚全部慈善义拍的近七成的收入来自京粹公司,这些义款全部用于救助地震灾区。同年六月,京粹公司还通过香港《大公报》的举办的“大爱无疆”义卖,将义款捐给四川地震灾区。
除了爱心慈善,京粹公司还积极参与大量公益活动。二OO八年五月一日,京粹公司出资二十万元人民币,为外来务工人员举办专场音乐会,让上海的城市建设者们得以欣赏到免费的高雅音乐。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京粹公司还向世界各国图书馆、美术馆等赠送了价值近三百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册,不仅以企业的时间行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拓宽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对于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而言,弘扬国粹文化需要一种使命感,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有时需要不计代价的付出,带着一种“文化兴亡、匹夫有责”的心态一路走下去。
文/子墨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