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清代郑燮的《仿文同竹石图》

来源/作者:网络 |
清代郑燮的《仿文同竹石图》
  清代的画家“扬州八怪”,如果举出“黄慎”、“高翔”两人,人们也许会结舌,但说到郑板桥,则几乎家喻户晓。他画的兰、竹,甚至成为中国画的象征,化而为人之品格,无论贵贱,皆心向往之。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世籍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遂为江苏兴化人。天资奇纵,应科举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1736)。他当过十二年的七品官,为官清廉刚正,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扬州靠卖画为生。
  《仿文同竹石图》纵127.5厘米,横68.3厘米,纸本,墨笔。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上落款“乾隆壬午(1762)夏五月”,知是郑燮晚年之作。此图虽名“仿文同竹石图”,但我看了图片所绘以及画家的题词,却没有一点仿文同之意,笔墨与构图上也没有一点文同的风格,只是图中的一段题词中讲到了文同,兹录于下:“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燮又记。”
  北宋的文同是历史上公认的墨竹画的宗师。苏东坡曾著文推介文同的画墨竹须“胸有成竹”的观点,但郑板桥此图不但没有仿文同之意,反而亮出自己的似与文同对立的“胸无成竹”的见解。文同的“胸有成竹”,是表示他熟知渭川千亩竹林的竹的姿态、特性,落笔不会失真,而郑板桥的“胸无成竹”则认为造化终有人不能尽知之处,故画竹要视画面的变化随机生发,才更能体现竹的精神。对此郑板桥多次在题画中加以阐述:“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一个“有”,一个“无”,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文同好作“纡竹”,竹竿纡曲,以中锋作竿、枝、叶,用笔凝重,而以墨色的深、淡分叶面的正、反。郑板桥则细竿用中锋,粗竿用侧锋、蘸墨法画就,竹叶则垂叶以侧锋疾撇,平叶以中锋挑出,浓墨示近,淡墨示远,由浓而淡,层层叠加,一气呵成,墨色淋漓尽致。两人的画风明显不同,所以说将此图题作“仿文同竹石图”实是牵强,我姑妄言之,是否按图中题词改作《胸无成竹图》更为贴切?
  后人谓郑板桥“诗、书、画三绝”,而其画章法的变化无穷,题词的出人不意,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此图左面画巨石耸立,上有碎石堆叠;右面粗、细画五竿竹,枝竿交错,两粗竿上竹叶密布。最奇的是三处题词,都在石之中,益增画面疏密之错落,加上鲜红印花的散布,与五色的墨彩相映成六彩,亦怪哉!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浏览次数:66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陆春涛的中国水墨创作述评   上篇文章:梁金凌雕老坑端砚《日月星辉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