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来源/作者:网络 |
  在我的书房,悬挂着一幅字画,中间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老先生书写的“和静清寂”四个大字,笔墨精湛,遒劲有力;两边是当代著名画家、也是 董寿平老先生的嫡孙董良达先生所作的写意牡丹,饱含生命气息,浸透历史气韵,仿佛时时提醒我:人之追求不仅仅在于物质,更多在于精神层面;也似在以画之语 言表达“和静清寂”之内涵。屈指算来,董老离开我们已十三年,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大师并未离去,他的作品无时不刻向我昭示着中华文化之光辉,他的后人良 达先生与我共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携手为历史文化之传承倾心尽力。二十多年来,与董氏祖孙的情谊已成为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董寿平,生于1904年,山西洪洞人,与张大千、李可染等一道被列为我国第一批书画国宝级人物。董老原名董揆,字谐柏,因仰慕清初画家 恽寿平品德,后改名寿平,曾任北京荣宝斋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政 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等职。他的作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悬挂或收藏,均被视为珍品;曾多次应邀东渡日本,在东京等地举办个人水墨画展 览,并在东京艺术大学讲学,作画示范;出版有《董寿平书画集》、《董寿平画辑》、《荣宝斋画谱·董寿平画集》等。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ao)乃(ei)一声山水绿
  我与董老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频繁交往,心神共鸣,感情日深,渐成忘年之交。董老不仅在书画国学上造诣深厚,而且为人谦和、襟怀坦 荡,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对我而言,能够有机会耳濡目染,心临身习,无论是提高书法技艺,还是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受益良多。
  记得刚到省里工作时,我赴京看望董老。初次会面,聊聊数语,便告辞而退。时间虽然短暂,但董老举止儒雅、言谈得体、待人谦和,浑身内外 透射出中国文人的特有气质与风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令我更加仰慕。
  时过数月,进京公务之余,我再次看望董老,并进行了长谈。从明代移民中心洪洞谈起,谈到洪洞董氏,由此而又谈到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我 就中国书画的传承表达了自己的 看法和观点,并告诉董老我已临摹董其昌的字贴数年有余。对此,董老非常惊诧,也十分赞赏。惊诧于一个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年轻干部,竟能了解董其昌其人其书其 画,能热心国学、倾心书法,长期临摹不辍;赞赏于一个20多岁的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能有独立的见解。时值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外思 潮的冲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遇到了最为强烈的挑战,正宗文人书画处境艰难。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交流,董老讲到,“中华几千年文化精髓尽在中国 书画,当代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而一味胡涂乱抹,结果将是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糟蹋”。言至此时,董老激情动容,一位真正的大师对国 学的挚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担忧溢于言表,至今想来,形若眼前,言犹在耳。
  还有一次向董老请教,我就董其昌《论书卷墨迹》中的一段话求教于董老,“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之谈此 窃也”。董老告诉我,这是真知灼见、金玉良言。他本人30岁之前,由于有特殊条件,得以遍阅故宫的书画藏品,有的反复细细揣度,“胸有五百幅、下笔自从 容”,传统中国书画必从传统中来吸收营养。但董老同时告诉我,进入了另一番境界后,也可以出神入化。一次他与白石先生茶叙,白石老人将画箱打开请寿平先生 帮他鉴阅自己的书画藏品,同时向董寿平坦言,他不能看太多古画,怕自己走进去出不来。讲到此处,董老教导我,“白石先生之所以如此,是他有扎实功底,是个 书画奇才,不可直接仿之,还是要像董其昌所讲,遍读古帖,方能得其笔墨之神韵”。
  读懂董老的书画需要一定的国学功底,他的书画不是一眼可以看到底的,需要一个过程,方能更深刻地认识其中蕴含着的文人情怀。董老的字书 而有法、苍劲刚健、古朴潇洒、气度豪放,董老的画笔墨精到、清新典雅、苍劲古朴、意寓深邃,即便是业内方家,也需细细品味,才能感觉其中胜景、胜境和胜 意,才能体会走笔过墨之处闪烁着的绚丽的国学光芒,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家学渊源。董老出生于山 西省洪洞县一个官商望族,家族兴于明末清初,盐商起步,诗书传家,历代先祖精于收藏字画书籍,高祖董霁堂为清朝中叶著名书法家,祖父董文焕公为清二品翰 林,外舅陈凤标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生于书香门第,董老自幼年起习字作画,遵从大道,功底坚实,他的书画正宗溯源,精道而有内涵。国画大师齐白石对董寿 平评价甚高,曾多次对人讲:“在当世字画界里,寿平先生画品高雅而书法当属第一,无人能出其右”。
  上世纪30年代末日军侵华期间,而立之年的董老携眷离京入蜀,与张大千等众友靠绘画谋生,当时他在国内书画界已极具盛名。时任四川省主 席的国民党要员张群经常邀请二位大师茶叙,一次席间张大千盛赞张群,说“你们是民族的栋梁,民族复兴之大任集于你们身上。”张群摆摆手道:“哪里哪里,我 们只是车水马龙尔,真正流芳百世,非二位莫属”。后张群到台湾,他在回忆录中专门写道,“入蜀的画家中,最让人敬佩的有两人,一个是张大千,一个是董寿 平”。同时也写道“想不到董寿平向来不问政事,却在中共做了政协委员”。
  董老一生淡泊名利、不慕钱财,他始终强调“艺术创作要追求天地之造化、心灵之印象”。一次,我到中日友好医院看望他,谈到艺术和市场的 关系时,他极力主张“艺术当远离市场,艺术创作绝对不能市场化,太追求时髦、迎合市场,可能会有一时经济所得,但却失去了艺术的核心价值。人活在世上,最 核心的是人之思想,中国书画的核心价值就是反映和张扬人的思想”。谈到某艺术大师和中介公司签约,像生产线一般生产作品时,董老旗帜鲜明表示反对,且深为 痛心。而他自己对钱物则从不计较,若有人真心向他索字求画,提笔就来,且无论大作小品,均用心创作,笔笔生辉,从不敷衍。相反,如果拿着钱物来请董老写字 作画,往往遭拒,不留情面。在董老的一生中特别是成名后,参加各种义务展览、笔会、慈善、赈灾活动,捐献字画数不胜数。1994年,华南发生百年不遇的水 灾,香港《大公报》等六家单位发起名家书画赈灾义卖会,董老闻悉后,画了一幅四尺墨竹《风雨劲竹》捐献义卖。那次活动,共有207名书画家、雕塑家捐献作 品200件,义卖款总金额为240.9万港元,而董老的《风雨劲竹》以29万港元认购,创那次义卖之最高纪录。
  董老始终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国家和人民的,正如本人所言“画图留与人看”。建国以后,他将历代先祖精心收藏的宋元 明画珍品数十幅捐给故宫,并多次向山西省博物馆捐赠家藏字画,其中有明清册页,明代万历年间朝鲜画家李滩隐画的墨绢本《赤金竹》,及清代画家为他的高祖董 霁堂画的《抚膝肄书图》、《汉书下酒图》等珍贵文物。
  家乡人民为纪念董老的艺术成就,在太原市郊的晋祠公园内,建成一座“董寿平美术馆”,他无偿向美术馆捐赠200余幅书画精品和10多件 具有文物价值的书礼、奖章、证书。为了让这些艺术珍品得到更好的保存,董老在《艺术和书法作品捐赠书》上写道:“我的子孙及亲属均不得以任何借口索取或借 用、借看;我的子孙和亲属均不得参与‘董寿平美术馆’管理工作;凡在‘董寿平美术馆’保藏和陈列我的美术和书法作品以及各种艺术品,任何单位、任何个人均 不得以任何借口索取或借用、借看。”
  董老为人十分谦逊,待人以善,德艺双馨。早年董老喜画牡丹,所画牡丹满篇清气、光彩照人,后得知同期画家王雪涛主画牡丹,董老便割爱舍 弃,倾心“梅、竹、松、山”,以至后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等美誉。董老画笔下的“寿平竹”风格独到,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浑厚古朴,既有 儒家之风范,更有道家之飘臆;“朱砂红梅”堪称绝技,笔下生辉,繁简有序,简而有理,繁而不乱;所写“墨松”笔墨活泼,出于天籁,劲节挺拔,笑傲霜雪;所 作“黄山云峰”墨色辉映、大气磅礴,尽抒胸意,尽显胸怀。董老一生很少写虫、鸟之类,因为受传统正宗国学熏陶,他始终认为反映文人之情怀,虫草不足矣!正 所谓“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我与董老皆生于甲辰都属龙,相隔整整一个甲子,生日仅差一天,这种偶然的巧合被董老称之为“有缘”。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事已高的董老想 把家族资料整理付梓,留与后人,我有幸负责诸多具体事务的组织协调,由山西省政府资助并组成专门团队,协助董老整理家祖日记,编写《清季洪洞董氏日记六 种》。此项工作历经六年,使我对董氏家族的家学渊源有了更多接触了解,也从董老身上体会到其积淀深厚的国学底蕴,感受到了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唇齿相依、无 分彼此的内在关系。《日记六种》共300余万字,包括董麟、文涣、文灿、冯婉琳日记,尤其董文涣公日记中保存了不少朝廷政事及中朝文化交流轶事,为后人留 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董老挚爱他的长孙董良达。良达1965年出生,从小在祖父身边长大,少年时正式开始跟祖父学习书画,经董老耳提面命、口传手授、谆谆教 诲,深得董氏书画真传,也是董氏书画的惟一传人。因我与良达年龄相仿、志趣相近,起初每次见面时,董老总要向我讲起良达,直至后来正式介绍我与良达相识, 并促成我们结为挚友。
  良达早先在“北京燕京书画社”做书画鉴定工作,1989年赴新西兰留学,期间我们始终保持书信联系。良达去国外那段时间,董老对他十分 牵挂,不仅牵挂他的生活起居,更为担心的是怕良达在外日久对中华文化产生疏远和距离。好在良达并没有让祖父失望,留学期间,他不仅钻研国画艺术不辍,还与 AliceYung女士共同创办“中国文化中心”并主讲中国书画,在新西兰和奥克兰先后举办了“中国国画展”,均引起较大反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良达留学归来,董老十分欣喜,曾多次对我讲,“在你们这个年龄,真正能够看懂中国书画、有鉴定之功底的,恐怕是只 有良达了,因为他从小读了很多画,如果再加上生活的历炼,必定能有所作为”。早在一九八八年,黄胄先生就评价董良达在国画与鉴定方面“学养厚实、很有前 途”。董老经常鼓励我和良达“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中国的书画事业不断传承发展”,还特别一再嘱咐我,“良达年龄比你小一岁,生活能力不如你,在生活 上要对他多加关照”。
  留学归来的良达,创作视野得到了极大开阔,他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思想和生活元素,自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董氏山水 风格,作品气势雄伟,神采焕然。1999年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举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 赛、展览”并获奖;200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董良达画集》;2001年成立“董寿平艺术研究会”并任副会长,当年分别在山西晋祠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 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中国教育台《书画赏析》栏目制作董良达书画专题报道;2003年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栏目制作的《中国画水墨意境》中大量选用良 达绘画作品,并应邀参加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十周年书画庆典,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第十七期新人新作展览;2004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水墨心象、当代中国画名 家学术邀请展;200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家——董良达作品集》,当年9月特聘为荣宝斋首位特约画家;现任中国写意画研究院院长。刚步不惑之 年,良达已成为国内著名画家、一流名家。
  董老辞世后,我多次陪同良达回洪洞故里寻根问祖、立碑修路。我与良达情同手足,密切来往,相互勉励,在书画探索之路结伴前行,董老在天 之灵,亦当含笑九泉了。
  进入2010年以来,从艺术品拍卖价格来看,董寿平书画作品在多年平静之后一路走高,不断攀升,这实际上反映了随着中华国学之回归,人 们对于传统文化之认同,幸甚至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人之一生不过百年,然而能在一生中结识大师并得到思想、学问、德行熏陶,实属大幸 也。山西自北向南相伴黄河,自古乃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从古至今,文人辈出,明末清初有书画大师傅山,上世纪又有书画大师董寿平,这是晋人之骄傲,也是中 华民族之骄傲。相信我们只要潜心中华文化,淡泊名利,传承传统,与时俱进,循古开今,今后三晋大地仍然会有傅山、董寿平一样的大师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一○年初夏于太原)
  撰稿人:王亚
  附:王亚先生简历及部分作品
  王亚先生1978年初中毕业考入吕梁农校, 农学专业学习三年;1984年考入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1988年留校任教,同年年底调任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担任副处级秘书、副处长;1995年初 调入财政厅文教行政处处长;1998年3月担任财政厅厅长助理、党组成员;1999年考入山西大学马克主义哲学研究生;2002年2月担任财政厅副厅长, 党组成员;2004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4月调任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担任理事长、党委书记;先后担任山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 山西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山西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等。 王亚先生6岁起习字, 10多岁时,开始悉心临摹颜真卿《多宝塔》、柳公权《玄秘塔》等碑贴;1975年从读《水浒》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1982年精读《论语》此 后越发而展开,从《四书五经》到《诸之百家》尽而阅之,日久功增,正是他的刻苦努力,为其日后的书法发展及国学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随着知识积累 和眼界拓展,其书法之旅渐行深远,他将所研习书法经典的技法、神采,及其古人的创作余绪移至腕下,重新组成自家面目,营造了自己书法艺术的“精神家园”。 其书重法度而不乏韵致,饬结体而胜在气息,形成了自然浑穆、萧散淡静、安适疏朗、端庄清雅的艺术风格。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王亚:我与董寿平董良达的书画情缘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768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