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我收藏一件很奇异的花口盘

来源/作者:网络 |
图1(淡紫红色的右边如淡金色)

 
  笔者收藏有一件很奇异的花口盘(如图10.11),该盘盘口外,八出筋似荷叶型,盘高3.5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6.8厘米,口沿厚约0.15厘米,底足厚0.3厘米。神奇的是,整只盘的内外釉均闪烁着珍珠光泽绚烂多彩的七彩虹光,如图1、图2、图3。不论是晴天或雨天,灯光下,还是在昏暗出,微弱的光线中虹光始终存在。若在太阳光下则如钻石般璀璨,呈圆珠状放射,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璀璨夺目。如图7、图8。只要用20倍放大镜看,赤、橙、黄、绿、青、蓝、紫,耀眼夺目的光彩完全是金属质感。七彩色中金黄色与翠鸟青色面积最大,绿色最漂亮,紫红色最显眼,其它色稍逊些。若用高倍放大镜看,釉上的五光十色反而不见,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所悟,是放大镜罩在釉面,放大镜中灯光与器物面没能形成相应的角度,光线射入釉面与气泡中,能产生虹光的物质无法产生折射与色散的原故。釉上的虹光不是瓷器时间长自然生成的蛤蛎光,是胎、釉的特殊及釉中气泡折射反射的结果。
  瓷盘没有施釉不平的橘皮釉,若正常摆放时,天青色釉面平滑正常,莹润细腻如玉般,此时无珍珠光泽的七彩虹光,可说是没有玻璃质感。若将釉面稍侧向光,釉面出现蚕茧纹或褶皱纹,如图4。又很像细密的兔毫般毛绒绒的,如图5。此时的釉面却如金属般光泽,七彩虹光也闪烁出现。若在阴雨天或太阳落山后的傍晚,金属质感则更强。
  当盘子刚取出对着太阳光下看时,釉面闪着金黄色光芒,如图6。金色光芒持续约10秒钟逐渐消失,而后始终是水银光和七彩虹光,又像钻石一样折射出万道光芒,如图7、图8。返复看亦是如此。同时釉面像有油溢出,熠熠生辉,光线越强越油腻。也是太阳光下,天青色釉显的较淡似月白又有些灰,稍偏光看颜色则较深似鸭蛋壳青,有时又有些绿。在同一时间,同一光线,观看角度的不同,釉色也不一样。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光线,釉色也不同。若在自然光下,不论是晴天或雨天,金色光芒则闪现着,但没太阳光下耀眼。
  该件盘子用肉眼看不到气泡,用100倍放大镜看,气泡比较密,气泡颜色却与釉色一样的天青色。气泡的排列也很奇特,气泡浮在釉面,又似有无数的小鱼儿在水中蹿动。
  器物的外胎底中心是螺旋纹,最中心处方形,外圆内方,似一枚铜钱放置其中。圈足的内壁有4条弦纹,弦纹向胎底面延续。整个胎底施白色化妆土,再刷一层红黄色浆汁,倒像是粗黄土。烧造时在圈足垫铺一整圈黑褐色物,原先看上去很脏,被我用刀刮去,只残留一些。似粗黄土的红黄色浆汁又被涂上牙膏刷去,但也还有些未洗净。所幸原样有拍下照片,器物上也有残留,原样胎底如图9。从底部特征看,它与已知窑口的修胎、烧造法都不同。将盘子向着光,手掌在背面晃动可见影。釉剥落处可见瓷胎白中泛着淡青色、胎体细腻、非常坚硬又很莹润,用20倍放大镜看胎质如同翡翠一般。手拿盘子转动发出“唰唰”金属般的声音,手指轻碰可发出“铛铛”之声。
  该器物疑为柴窑,清代《南窑笔记》说“柴窑,周武(显)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出,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妙四如。造于汝州,瓷值千金。”如此奇异的特征,应该就是文献记载千百年来未见实物的柴窑。
  文献对柴窑奇异特征的赞誉有:“流光溢彩”“宝莹射目光”“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等等。后周柴世宗对柴窑颜色的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出,者般颜色作将来。”北宋欧阳修的`《归田集》说“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希有得其碎片,以金饰为器。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结,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短短几句,把柴窑的奇特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千百年来,能一睹柴窑瓷芳容的能有几人,在天青色的釉面中会自然产生赤、橙、黄、绿、青、蓝、紫,珍珠般绚烂光彩。倘若不是上手亲眼所见,一定认为那是神话,是痴人说梦,当见到她时,则担心刚看的画面过后再看时会消失,会觉得如梦如幻般,只能以美丽言之,感叹世间怎会有此般神物。也只有见到她,才会恍然大悟,什么是“粉翠胎金结,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在此,先了解一下自然界的彩虹,众所周知,彩虹的形成是一种光学现象。彩虹最常出现在下午,阵雨后太阳刚出来,这时空气中充满小水滴,有时天空中仍然落着希疏雨,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阳光射入接近圆形的小水滴中,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阳光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滴,水滴内亦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角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看到的最美丽彩虹。该件瓷盘的气泡是与釉面一样的天青色,气泡悬浮于釉面,当光线射入气泡时,釉面的特殊物质与气泡内产生反射与折射,也就在釉面闪烁着彩虹光。这里也不是说两者出现虹光的条件是完全一样,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但出现虹光的原理应该有些相同。说到这,瓷器釉面会有彩虹光似乎不足为奇了。但不可思议的是,古代工匠的烧造技术,能使天青色釉中自然变幻出五光十色的彩虹光。欧文中的“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汝窑颇仿佛之。”与“谁见柴窑色, 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是说柴窑与汝窑的釉色很像(汝窑的釉色随光变化),汝窑不计成本的以玛瑙入釉。柴窑更是不计血本以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出入釉。汝窑在略暗淡的光线下出现釉色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般,在光线明亮出则是青中泛黄,如雨过天晴般的天青色,釉面又会微微泛红。而该件器物在光线明亮出釉色显的较淡如月白又有些灰,在略暗淡的光线下则出现天青色如鸭蛋壳青,有时又有些绿。在同一时间,同一光线,观看角度的不同,釉色也不一样。
  柴窑,在北宋就“世所稀有得其碎片,以金饰为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只是很笼统的的说法,许多古瓷都可套用。“青如天”是指淡淡的天青色。“明如镜”有两层意识,一是釉面如古代铜镜水银光泽的金属质感,并不是现代镜玻璃质感的透亮釉,二是指胎体薄,阳光或火光照胎体可透光。“薄如纸”指胎体与釉水都很薄,“声如磬”是敲击胎体如玉磬般能发出优美之声。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柴窑器出北地,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见世少见。”曹昭所见到的若是柴窑。他描述的“滋润细媚”应有有具体的指向,是说釉面有油腻感。“有细纹”是指釉面中随光出现的细纹,不是一些开片纹,若是釉面有开片纹,会具体描述,同样是《格古要论》写哥窑的开片描述是“哥窑取纹裂、膳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明人《遵生八笺》描写官窑开片“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下之也;纹取冰裂膳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是,《格古要论》写汝窑的开片称蟹爪纹“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可见写瓷器釉面的开片纹都有具体的特征还有古人许多描写开片纹的如隐裂如鱼子,隐纹如龟子、隐纹如蟹爪、片纹,纹片,断纹,碎纹,鱼子纹、开片等等。由此可见,“有细纹”不是开片纹。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庞能千巧先生作的《柴瓷论》说:“柴瓷的釉水质量永在汝瓷之上,是世间最奇妙的瓷器,其美在于釉质,因而位列诸瓷之首。是与天青色汝瓷类似的颜色,有着金属质感,釉质能在昏暗出呈现出绚丽的珍珠光泽,有着绚烂多彩的宝石光芒。”此描述柴窑釉水的奇异特征,已在该件荷叶盘中得到证实。所不同的是,庞先生认为柴窑不是薄胎瓷,是薄釉,薄胎瓷不会发出如磬般的声音,只有厚胎才会如石磬的响声。但该盘子是薄胎与薄釉,敲击时发出如玉磬般优美的声音。
  随着考古的发掘,也许有一天,柴窑这一神秘的瓷皇窑址会破土而出,展现在世人面前。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光辉灿烂,展示古国先祖的超人智慧。但在此之前,对该器物进行研究,为解开柴窑这一千古之迷团,也不是没有益处的。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72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铜镜收藏后来居上 升值空间大   上篇文章:全球当代艺术的另类视角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