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全球当代艺术的另类视角
来源/作者:网络 |
“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昨天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汇聚了超过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印尼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昨天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汇聚了超过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印尼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不无自豪地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印尼当代艺术展,是对印尼艺术的全面展现。
尽管“印度尼西亚”这个词语,很容易让人有异国情调的联想,展览作品之一的粉红色坦克,在艺术馆大门口也引来了很多人与之合影;但印尼当代艺术,就观看体验来说,并不会是一次猎奇之旅。时至今日走进任何一个展览现场,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不借助文字说明,很难知道参展的艺术家来自何方。以此次印尼艺术展为例,艺术家们带来的作品也有里希特式的绘画、观念摄影、混合材料的雕塑、结合了影像和文献的装置……除了一些具有明显东南亚元素的作品,其他作品都非常“全球化”。坦率地说,中国、西方或印尼艺术家的展览,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并没有很大区别。展览策展人之一Biljana Ciric表示,艺术形式要产生大的突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艺术创作的形式,现在的确就是那么几种。
所以,印尼最著名的策展人Jim Supangkat和一直生活在上海的Biljana Ciric,将“全球性”和“多样性”间的紧张关系作为着眼点。在学术文章中,两位策展人都提到,全球性或当前艺术应在各种艺术形式及各国间孕育共通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非殖民化的结果,各类文化和各国之间的差异却愈加显著。因此,全球化实际上增强了差异性并且促进了多样性。
基于这样的前提,印尼当代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多样性的一个版本。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作品,全面并深入地审视了印尼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历史与传统文化所发挥的持续影响。至少在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印尼的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有着热切的关注和敏感的反应。比如Agus Sugawe的装置作品“生活依旧,年华已逝”,在三把透明的吉他盒里,装满了烟头、胶囊和人的骨头,也许是在记录一群流浪歌手的生命历程。
中国观众可能最有兴趣的,是一位有华人血统的艺术家哈索诺的作品。他的父亲是一位摄影师,给他留下了一批1950年代印尼当局调查华人被杀害事件中遗体残骸的照片。艺术家据此进行重新寻访。这并不是为了简单的正义或者同情。在印尼这个世界第四人口大国,种族和宗教纷争林立,族群矛盾和身份危机从来都在困扰着哈索诺这样的人。这种体验,可能只有印尼艺术家才能带来。
印尼艺术家和世界的关系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密切。他们很多人都是各大双年展的常客,他们的艺术履历中,在西方艺术机构举办展览的记录不胜枚举。但印尼艺术市场和国际资本的关系却远不像中国那么暧昧不清。印尼艺术家的作品,主要都在本国藏家的手中。相对中国艺术来说,这是另一种有趣的对比。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