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71岁开始学画 84岁浙大老教授专画心中偶像
来源/作者:网络 |
夏教授全名夏来庆,84岁,浙江大学能源系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留校,1999年退休。
10月18日下午,夏教授约记者在浙江大学求是村见面。他满头银发,上身灰色夹克衫,下身西裤皮鞋。记者晚到了3分钟,夏教授早已坐在办公室里,备好茶水。因为最近身体欠佳,他喉咙不舒服,有些咳嗽,但依然精神抖擞。
记者问他,为什么喜欢画画?
夏教授“哈哈”大笑起来:“看不出来吧?我是工科出生,一辈子跟火箭、内燃机打交道。可当年教画画的老师说,我在这方面还蛮有天赋。”
夏来庆和他画的宋庆龄(左)、袁隆平(右) 夏教授老家江苏泰州,小时候上学路过文化馆,经常看到有人在墙上、纸上画电影海报或宣传插画,让他觉得画画非常了不起。“那时候所有宣传画都是画的,不像现在都是印的。我只要看到有人画画就很入迷,经常忘了回家吃饭。”
上大学、攻科研、毕业留校、学习新专业,退休后的夏教授被学校返聘过几次,帮助企业搞过科研。直到2005年初才拾起小时候的兴趣,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绘画班。每周一次课,坚持了五年。
“我学的是写意人物画,那时已经71岁了,心想着画成什么样子都可以,毕竟是自己的兴趣嘛。”
他画了很多人物,从科学家、艺术家到小区清洁工。夏教授认真总结说,写意画重在表现人物的脸部特征,尤其是眼睛。
“五年学画,时间不算长,但对我这个年纪来说,也不算短了。总听到人家夸我,我认为还有进步空间,兴趣是我的老师,每次画别人或送别人画,不图名不收钱,只为让人家提点意见。”
10月18日夏教授带来三幅作品,画的分别是钱学森、袁隆平和秦怡。他说,这三个人都是令人尊敬的学者和艺术家,也是他学习的榜样。
1955年,夏来庆还是浙江大学机械系大二学生,一次在学校操场上,第一次见到了钱学森。“当时还有他夫人和一个小孩,只是匆匆路过,那时我胆小得像个孩子,不敢跟钱老打招呼。”
1957年,夏来庆大学毕业留校,在浙江大学力学教研室当助教。那时学校在研究如何把力学搞上去,于是选派他到北京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找钱学森。
“在北京待了一年,我们主要是搞火箭设计,钱老曾5次对我们进行业务指导,所以我也算得上是钱老的学生。后来我又去了上海搞加工、试验,最后一次见钱老是浙大请他来做报告。”夏教授说。
2009年,夏教授准备老年大学毕业画展,老师建议他画知识分子形象,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钱学森。“有生之年能见到钱老,虽然仅仅7次,但深深记得他的音容笑貌。花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这幅毕业作品,之后又有幸把这幅画收藏在他的纪念馆里(杭州小营巷的钱学森纪念馆),我觉得非常自豪。”
去年4月,夏教授通过浙大上海校友会见到了秦怡,把自己画的《秦怡》亲手送给了她。
夏教授记得,那天秦怡穿了件针织衫,两人见面后在客厅聊了20分钟。
“她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举止非常优雅。看到我的画,她问我,能不能把这幅画放在她的艺术馆里?我很惊讶,我的画谈不上很好,她能这样做,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那次见面前,夏教授从没见过秦怡。他从网上下载照片,画了一个多月。
“她夸我说,一个工科教授退休后,对艺术还有这么高的追求,非常好!临走还坚持亲自送我到门口。”
10月17日,夏教授看报纸,看到一篇关于袁隆平的报道:10月15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及其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经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
“看到这个真的让人高兴,袁老一辈子扎扎实实搞科研,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说到这儿,夏教授语气提高了不少,几次激动得直拍大腿。
袁隆平的这幅画是夏教授几年前画的,他希望能有机会亲自送给袁隆平。
(据都市快报,原标题《71岁开始学画,84岁浙大工科老教授专画心中偶像!袁隆平、钱学森、秦怡……》,记者 董吕平 摄影 陈中秋。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