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收藏锦囊 如何分辨古陶瓷品的真伪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理财周报记者 罗率/文
理财周报记者采访了数位资深古陶瓷藏家,他们建议从以下方面辨别古陶瓷品的真伪。
首先应从胎釉入手:真品的釉较厚,分布不匀,有包浆状,釉面呈脂光。胎坯都是手拉坯制作,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赝品釉薄光滑,呈贼光,无包浆感,呈不自然状。胎体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另外真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一体的感觉,而赝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无法呈现胎釉一体的视觉。
其次是从纹饰上:真品的纹饰看上去有沉在釉下面的感觉,绘画手法随意自然,有动感,在纹饰的笔画中能看到有深有浅的颜色。赝品的纹饰看上去都浮在釉面上,绘画手法呆板,不自然,无动感,笔画平流死水,颜色无深浅之分。
三看釉面:真品釉面会出现厚薄凹凸不平的地方,气泡少,分布不匀。赝品釉薄,分布极匀,气泡比较密集。
四是看胎脚:真品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会形成高地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色泽自然、干燥、统一。而垫烧的器物,胎脚处或多或少沾有窑砂。赝品的胎脚会显得太黑、太旧,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胎脚无窑砂。
五是看是否具备“出土器”或“出水器”的特征。这需要配合放大镜,以区别真品和赝品。
六是真品釉聚处有明显凹凸感,并有一种继续开片纹的状况,形成釉层由里往外开的“冰片纹”。赝品经过化学处理,用鼻嗅其内部,有异味刺鼻的感觉。此外还可通过化学方法加以辨别。
七是必须多方面综合、调查、研究方能确定器物的真假,不能只凭几个特征就武断地下结论。
藏家语录
一开始就要自己独立去买,敢买、敢犯错——错了才会心疼,才会努力钻研。
——李冠春
藏家推荐
古陶瓷收藏入门书目
《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简明陶瓷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
理财周报记者采访了数位资深古陶瓷藏家,他们建议从以下方面辨别古陶瓷品的真伪。
首先应从胎釉入手:真品的釉较厚,分布不匀,有包浆状,釉面呈脂光。胎坯都是手拉坯制作,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赝品釉薄光滑,呈贼光,无包浆感,呈不自然状。胎体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另外真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一体的感觉,而赝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无法呈现胎釉一体的视觉。
其次是从纹饰上:真品的纹饰看上去有沉在釉下面的感觉,绘画手法随意自然,有动感,在纹饰的笔画中能看到有深有浅的颜色。赝品的纹饰看上去都浮在釉面上,绘画手法呆板,不自然,无动感,笔画平流死水,颜色无深浅之分。
三看釉面:真品釉面会出现厚薄凹凸不平的地方,气泡少,分布不匀。赝品釉薄,分布极匀,气泡比较密集。
四是看胎脚:真品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会形成高地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色泽自然、干燥、统一。而垫烧的器物,胎脚处或多或少沾有窑砂。赝品的胎脚会显得太黑、太旧,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胎脚无窑砂。
五是看是否具备“出土器”或“出水器”的特征。这需要配合放大镜,以区别真品和赝品。
六是真品釉聚处有明显凹凸感,并有一种继续开片纹的状况,形成釉层由里往外开的“冰片纹”。赝品经过化学处理,用鼻嗅其内部,有异味刺鼻的感觉。此外还可通过化学方法加以辨别。
七是必须多方面综合、调查、研究方能确定器物的真假,不能只凭几个特征就武断地下结论。
藏家语录
一开始就要自己独立去买,敢买、敢犯错——错了才会心疼,才会努力钻研。
——李冠春
藏家推荐
古陶瓷收藏入门书目
《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简明陶瓷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钱币收藏"清新"攻略
- 中职生当古玩鉴赏家
- 故宫博物院到底有多少越窑青瓷
- 万珺说翡翠:如何识别翡翠的A货B货C...
- 远浦归舟
-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
- 品相和题材决定价值 收藏连环画的三大...
- 大部分水晶无收藏价值
- 万珺说翡翠:什么是翡翠的新种老种(图...
-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五)
- 入门印章收藏要懂书法懂印家 别老幻想...
- 古铜镜收藏鉴别有技巧
- 拍卖行串通哄抬价格
- 欧洲时装版画:从记录流行服饰到成为独...
- 2017秋拍创新高,顶级藏家支招抓住...
- 与时间赛跑的他们 如何使尘封的古书画...
- 常沙娜钟连盛《世纪华章》景泰蓝大盘璀...
- 古玩行里规矩多 教你12条门道
- 收藏须小心 借错眼也上当
- 收藏的注意事项
- 怎么才能不让珍贵稀少的宝石南红黯然失...
- 古玩鉴定:凭眼力还是靠仪器
- 出土文物看姑娘坟里淑女身世
- 毁真造假弘扬传统 国宝要保不要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