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收藏知识
文章阅读

穿越故宫600年:7本书带你认识故宫前世今生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故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故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穿越故宫600年:7本书带你认识故宫从何处来 向何处去
  10月3日清晨,北京故宫的售票窗口首次不再售票,当日的8万张门票于前一天凌晨在网上售罄。当然,故宫现场售票也并非全部叫停,为了照顾无法线上支付的观众,部分售票窗口依然保留。
  最近几年,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推动下,故宫在管理上做出了许多改变,力图为游客观众提供更加良好的观展体验。单霁翔说,未来故宫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明年还将试行分时段售票。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也会听到一些声音,诉说故宫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最近火爆的《千里江山图》曾引发——观众门口排队几小时,赏画只给十分钟。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院,一个由昔日皇宫变为今日博物馆的展览场地,故宫面对的挑战自然比其他场馆空间更多。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希望通过以下几本书,带大家了解故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故宫如何从昔日的皇家紫禁城变为如今的国家博物院?战乱期间,故宫文物如何颠沛流离到了台北,从此形成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个场所?在故宫一系列转型措施的背后,是何种管理理念和思考在推动?最后,我们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看看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方对于未来博物馆有着何种设想,以及这种种设想是否有值得故宫借鉴和推广之处。
  故宫非一日建成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   单士元 著 
  北京出版社 2017年2月
  一切要从1406年说起。那一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皇宫南面建造故宫。1420年,故宫落成,在此后的五百余年间,明清两代共二十四位皇帝都居住在紫禁城中。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但仍被允许居住在紫禁城内。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驱逐清朝废帝溥仪。次年10月10日,国立故宫博物院成立。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一书详细地记录了这段从紫禁城到故宫的历史。这本书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线性的历史,更是从营造建筑的角度对故宫构造和材料的一次详细解读。此书比较了元代和明代皇宫位置的变化,以及清代对于对称格局的改变,介绍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几次改造,也涉及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包括修建故宫的备料和施工、营建中的贪污腐败、水源和采暖、建造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等等。
  这本书让我们对于故宫的庞大体系有了更加细节化的具象了解,要知道,故宫不是一天建成的。
  从紫禁城到博物院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徐坚 著
  科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辛亥革命以及次年的清帝逊位,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从事博物馆史研究的历史学者徐坚认为,对于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发展历程来说,这两个时间也是不可回避的关键结点。“此前近五百年作为皇室起居地点、管理中心乃至象征符号的宫殿群,以及迟至自乾隆时期以来形成蔚然大观之势的帝室历史和艺术收藏,都成为清室‘善后’问题的核心内容。”紫禁城这个宏大的建筑群以及其中不计其数的艺术品,究竟是归共和政体下的国家和人民所有,还是归曾经的皇室及其继承人所有?这些宝贵遗产应该温和赎买,还是以革命方式直接没收?作为封建帝制残余的象征符号,故宫应该拆分还是取缔?这些都是当时的决策者和学者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在《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一书中,徐坚通过梳理1912年成立的古物保存所以及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二者间纠葛的历史,梳理了紫禁城博物院化的过程,展示了故宫从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皇家住所到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艺术类博物馆的转型之路。这一条困难重重的转型之路,反映了20世纪中国政治变革中尤为关键的一个片段,也有助于我们跳出故宫本身,看到一个皇家建筑群如何在不同的政治、社会语境中发生改变。
  从一个故宫到两个故宫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   [日]野岛刚 著 张惠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军南下华北,故宫博物院内的文物危在旦夕。各方就如何保护文物发生了分歧:国民党元老张继主张将文物迁往西安,而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则主张运至上海,北平的市民则抗议文物南迁。最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兵分三路南下,运抵四川境内。抗战胜利后,文物又被迁至南京。1948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12月22日,国民党海军登陆舰“中鼎号”装载着712箱精挑细选的文物驶向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
  日本记者野岛刚在《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一书中详细追溯了这段历史。他回顾了文物从大陆运抵台湾之后经历的仓库阶段,以及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造始末,再到后来民进党“去中国化”策略对于台北故宫的影响等等。在历史的洪流当中,文物命运颠沛流转。而物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当时的政治情形息息相关。
  当代故宫的物与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   萧寒 主编 绿妖 撰稿 严明 摄影
  新经典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从历史过渡到当下。2016年年初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很多观众认识了这样一群人:故宫博物院里常年坚守在文物左右、身怀绝技却默默无闻、与文物朝夕相处的修复师们。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这些器物在他们手里,仿佛获得新生。
  这部纪录片让很多观众看到了故宫朱红色院墙内不为人知的一些侧面,比如文物修复的过程和技术,比如在参观故宫时看到的那些静态文物背后包含的动态故事,比如隐藏在故宫的建筑和文物背后的那些充满热情和对故宫热爱的人们。
  在与纪录片同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中,作者绿妖深入故宫,通过观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以及与他们面对面采访交流,呈现了十二位故宫修复师的故事。通过这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群人对于文物、对于故宫的执着之爱,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修复师的一双双慧眼和巧手,了解到故宫浩如烟海的藏品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物件渊源。
  故宫作为博物馆的公共责任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   单霁翔 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
  2011年前后是故宫公众形象的低潮期,先后发生了小偷在故宫盗得珍宝、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以及故宫负责人送锦旗有错别字等一系列负面事件。2012年1月,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他就任的五年中,故宫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比如十分亲民“圈粉”的故宫文创产品和表情包,比如喜欢卖萌也喜欢放飞自我的故宫微博、因界面精美而广受好评的故宫APP,以及前文提及的热映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的公众形象逐渐好转,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也多次提及,“要为参观者提供更舒适的观展体验”。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期间,为了解决“故宫跑”问题(指故宫开门后大批等候已久的观众撒腿跑向午门展厅),故宫工作人员连夜赶制1000个号码牌,安排观众分组领号、排队参观。
  是什么理念在推动故宫作为一间博物馆的种种变革呢?单霁翔的这本《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他在书中提出了“广义博物馆”的概念,强调博物馆的社会职能,认为博物馆应该在城市文化进步和改善民众生活中扮演积极力量,同时应在社会教育中承担重要角色。他也谈到了如何保护性地利用旧址博物馆,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博物馆拓展传播和展示方式等诸多问题。在他眼里,故宫不应仅仅是一方“馆舍天地”,更应敞开怀抱面向“大千世界”、面向公众,承担起作为国家博物院的更多的公共责任。
  博物馆究竟是谁的?

《谁的缪斯:美术馆与公信力》

《谁的缪斯:美术馆与公信力》   [美]詹姆斯·库诺 著 吕澎/桑塔兰泰拉/张婷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年10月
  故宫作为博物馆的职能正愈加完善,但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近的《千里江山图》大展使得公众再度对故宫的管理提出了问题:如何确保每一个人的观展时间,而非排队四五个小时后在保安催促之下慌慌张张看上十分钟,这仍是故宫眼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博物馆究竟是谁的博物馆?谁拥有欣赏博物馆内作品的权力?这其中是否有预设的阶层立场?博物馆应该如何与公众互动?这些问题在博物馆建设之初便已提出,至今仍发人深思。
  这本《谁的缪斯:美术馆与公信力》或许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向,在该书中,六个世界顶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大英博物馆、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保罗·盖蒂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现代美术馆以及大都会美术馆)的馆长或“掌舵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博物馆/美术馆与大众和公信力之间的关系。
  六位“掌舵人”的探讨与观点严肃而极具启发性:博物馆的宗旨究竟是什么?博物馆是否应该恢复其最本质的功能,回归最原始的初衷?博物馆对于公众来说,是附庸风雅的工具,还是激发想象力的空间?博物馆如何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其语境虽然与故宫所处的语境有所区别,但着实不乏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
  故宫有更多可能性吗?

《美术馆的可能性》

《美术馆的可能性》   [日]并木诚士/中川理 著 蔡世蓉 译
  典藏杂志社 2008年7月
  近期的《千里江山图》展览除了再次引爆“故宫跑”现象,也引发了业界对于“传统书画展是否需要策展”的新一轮讨论:中国传统艺术和文物展览,究竟应该单纯“挂画”?还是应如同现当代艺术展览一样,安排运用展品讲好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
  2016年,“雅昌艺术”曾发表文章《中国传统艺术也需要策展人吗?》,作者在文中指出,与当代艺术的策展不同,传统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策展更加注重研究,尤其是基于馆藏文物作品的研究,这就意味着国内的传统艺术展览策划必须要自己找线索。而这条线索又涵盖了从库房到收藏、管理、研究,再到传播的一个链条式关系。对于坐拥诸多价值连城文物书画的故宫博物院来说,如何在紫禁城的空间布局中能做出更有新意的布展和陈设,如何引导观众在注重展品价值本身的同时,也能对策展研究团队的努力有所理解,值得管理者和策展人思考。
  《美术馆的可能性》一书或许值得我们借鉴。本书的两位作者是来自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工艺科学研究所的教授,他们结合日本的案例和社会情境,从制度、藏品、建筑形式、艺术形式和社区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美术馆的不同定位。同时尝试突破传统美术馆的刻板印象,开拓美术馆的全新可能性。我们相信,故宫博物院仍有诸多可能性有待管理者开放利用,以为观众呈现更多经典之美与意外之喜。
浏览次数:17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