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收藏知识
文章阅读

寿山石赏玩忌三谬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爱石者谈起寿山石,总不免提及“梁园之雪,雁荡之云,飞燕之肤,玉环之体”,言喻之切,无过于此。其实《观石录》中对寿山石有一段描写:“或雪中叠嶂,或雨后遥罔,或月淡无声,湘江一色,或风强助势,扬子层涛,或葡萄初熟,颗颗霜前,或蕉叶方肥,幡幡日下……言夫奇幻,有不胜形,噫亦异矣!”
  寿山石生于闽中,丽质天成,自清代始便为文人雅士所爱,其中上品更是作为贡品被纳入宫中,成为帝王之宠。目前寿山石收藏之风正盛,但真正懂得把玩寿山石的藏家却少之又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与寿山石结下不解之缘的大藏家刘北山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道:“佳石多产于南国,到了北方则为客居,寿山石也不例外。北方人玩石,常因条件所限,不能尽得其趣。且藏石、赏石经验,多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免诸多误区。”
  不问品质,但求名号,其谬一
  在北京的各大拍卖会上,常能听到某方田黄石、某块鸡血石又拍出了“天价”,卖者自是私下窃喜,买者也往往洋洋自得,以为买到了能保值、升值的好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寿山田黄、昌化鸡血,再加上白芙蓉,在清代并称为“印石三宝”。而田黄更因其色明黄,又有福(建)寿(山)田(黄)的隐喻,为皇家所喜,被誉为“石帝”。且其形成艰难,“无根而璞”,产量稀少,一直被民间追捧,早在数十年前便“易金数倍”,如今更是易金十倍不止。然而实际上,所谓“田黄”,只是寿山石的一个品种而已,它和其他的任何一个品种一样,都有品质的高下之分。田黄乃是山上的矿石因外力脱离矿脉滚落田中,被泥土浸润千百年所致。由于溪田浸润之功,其温润品格为其他石种所无;但究其脱离矿体之前的石质,也是十分重要的。田黄中确有国色天香、美轮美奂的“田黄冻”,亦有质地欠佳、刀感燥硬的“黑田”、“硬田”,二者的品质远不可同日而语。而不问石质,但闻田黄之名便趋之若鹜、一掷千金者,待日后收藏市场退去浮华,趋于稳定,收藏人心态也日渐平和之时,必然后悔莫及。
  其实,寿山石品多达百余种,佳石甚多。以杜陵之厚、善伯之温、荔枝之灵、太极之韵、芙蓉之凝、旗降之润、高山之妍、月尾之稳,争奇竞秀,各擅胜场。倘有慧眼,不难遇到丽色可人且能保值、升值的藏品,何必独沽一味,与众人高价争抢一枚“田黄”、“鸡血”呢?
  涂油抹脂,以保石质,其谬二
  北京工艺美术商店以及各大商场的寿山石专卖柜台,常能见到一些论质、论工都不错的寿山石,而这些石头,无一例外是浑身浸油,不堪一触的。而卖家或曰北方干冷,佳石需浸油保养;或曰新石石性不稳,须涂油以防裂;更有甚者,称石上有微小丝裂,浸油当可养好。而奸商将石以油浸隐藏裂纹之法,比比皆是,一不小心便会“着了道儿”,买回一块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来。
  寿山石性温凝润腻,有玉之美质而无玉之冰冷,令人见之欲抚。用刘北山的话来讲,叫做“粘人”。爱石之人,在夜深灯下细细把玩石头的时候,那盈盈一握间的怦然心动,是难以言表的。所谓“石不能言最可人”,总要在摩挲、盘玩间才能体会。倘若一块石头虽有美色,却遍体油污,又焉能把玩于掌间,进而悟其精神呢?
  藏石不燥不裂的要诀,需从山上采下原石,先放上几年,以检验石性,待到该裂的已经裂开了,不燥不裂者自然是石性稳定的上品。用其制作的印章、雕件,即使放在展柜中整天用照明灯来烤,也不会开裂。而如今市场上的石头多为新采之矿,商人为利益谋,急于解石制纽,自然有开裂之虞,不得已才以油浸之。实际上,浸油有损石之丽质,对一枚上好的石品是有害无益的。
  贪多务全,盲目投资,其谬三
  凡玩石者,大多走过弯路,花过冤枉钱,北方玩石者尤甚。究其原因,眼力欠佳,不辨石种,此其一;远离矿区,难觅佳石,此其二;贪多务全,泥沙俱下,此其三。大凡艺术品能保值、升值者,一定要有精美的品质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寿山石亦不例外。石头生自天然,每一块都有其不可复制性。而佳石难得,成百上千块普品中,或能遇一晶莹无疵者。石常有而精品不常有,故一件精品寿山石,价值要远远高于几十、上百块品质一般的石头,且值得永远保存。
  除了石质,雕工的优劣也是赏石的重要标准。一块石头,质色再美,若不去雕它,也永远是一块石头而已,成不了艺术品。古语“玉不琢,不成器”,用在石头身上也是一样的。而佳石若遇劣工,则是暴殄天物,为爱石者最不愿见到的事情。只有石佳艺亦佳,方为值得收藏的珍品。而贪多务全,盲目投资,是不可取的。
  “只有完美的事与物,才值得去拥有,即使只有一件。否则,还不如一无所有。”
浏览次数:1687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专家警告防止投机性收藏热   上篇文章:莲瓣纹常装饰在青瓷腹部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