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藏家备受打击遗憾而去 民间藏品多为水货(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为:鉴宝现场 记者叶茂林摄
在鉴宝现场,记者发现“持宝人”的绝大多数藏品被专家确定为赝品,入得专家“法眼”的藏品不过百件,以送鉴的瓷品为例,仿品率达到90%。
多数藏家遗憾而去
“再帮我看看吧!”在瓷器鉴定现场,一位老先生拿着几件瓷器不愿离去,这些藏品全被专家鉴定为现代仿品,收藏价值不大。“这样的情况经常会遇见,为了顾及藏家的感受,我们还是会轮流‘过过手’,让他们心里稍微安慰些。”专家朱军这样说。
收藏者叶先生小心翼翼打开一个用棉被裹成的包裹,拿出一个色彩艳丽的花瓶,当被专家孙昌成鉴定为“新货”时,叶先生急得冷汗直流。藏家朱女士带来了十几个卷轴字画,她一一展开,专家频频摇头:“不对,不对。”最后鉴定结果都为仿品,有的甚至是印刷品。
备受打击的藏家眼中满是失落,只好包好自己的“宝贝”,遗憾地离去。
专家教您如何识货
人们对古玩收藏热情很高,但为何藏品多为“水货”?
专家叶培成说,收藏需要眼力、魄力、财力,否则就蕴含着很大风险。他建议民间收藏爱好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学一些有关藏品的历史知识,千万别按图索骥,更不能跟风而上。“收藏是一种高智商活动,不到博物馆去认识和研究那些与自己收藏相关的藏品,不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受骗上当的几率会很大。”专家张晖送给热爱收藏的人们一句话:多看实物多得经验,少听故事少交学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上海珠宝展看航民百泰玩转黄金首饰
- 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
- 慧眼识古玉
-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图案化倾向及分期问...
- 散氏盘铭文书法:道尽守拙藏锋之道
- 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走一走
- 为什么说投资收藏纸币一定会升值?
- 钱币收藏:三招防范山寨金币
- 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同款,了解一下...
- 材质保障工程启动暨红木产权化金融化高...
- 《仿倪瓒春林山影图》考析
- 贵金属纪念币的收藏与保管
- 张国良:难言之美金丝楠
- 你从盗墓笔记看到盗墓知识 基本都是错...
- 解读“宋代文艺复兴”
-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大碗385...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伪款损珍瓷
- 当代红木艺术第一人 包天伟专访
- 清代官窑仿黄花梨木釉桶赏析
-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五彩珍瓷
- 花费上万元买到29枚假银元
- 古玩收藏陷阱花样翻新 骗局防不胜防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出产地在哪里(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