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近代书法市场成交超过90% 辨识须熟悉笔法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在近日结束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近现代书法成交超过90%,超过50件于右任书法全部以高价成交,数十件启功书法也被买家一抢而空,继续延续去年近现代名人书法的市场行情。行内人士认为,近现代书法家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正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建议收藏者关注作者的理论价值,追求艺术的独创性。
近代书法有广泛收藏基础
从2006年下半年起,拍卖市场的近现代书法作品开始有所起色,2007年全国各拍卖公司书法作品的上拍量明显增加,并纷纷组织书法专场的拍卖。在2007年9月举行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书法专场中,共推出近现代书法和古代书法390件拍品,成交率接近90%。
由此可看出,近几年来,近现代书法大有起色。市场人士表示,首先,大名家的精品天价不断,如《石渠宝笈》著录的成亲王《行书河源纪略谕》以453.6万元成交,张学良收藏的《傅山各体书册》拍出了425.6万元。
其次,文化名人的书法作品价格上升迅猛,如在2007年中贸圣佳小拍上,一副郭沫若的对联拍出145万元高价。
第三,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信札也被广为追捧,像胡适、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老舍、钱钟书的信札价格已超过同时期的书法家。
近现代书法市场的启动有蓄势已久的动力,一是近现代是一个拥有众多高水平书法大家的振兴时代,完成了中国书法又一次振兴;二是近现代书法家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大多传统功力深厚,笔墨精湛,不少还在其他领域颇有建树;三是近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与当代距离近,有广泛的收藏基础,并且有较多存世量可供交易;四是近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价值一直以来在拍卖市场被低估。
收藏近现代书法谨防旧仿
近现代书法收藏最重要的是关注作品的艺术独创性,几乎所有在书法史上堪称大师的书法家都有超越前人的独特创新。因此,收藏行家建议收藏者在作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要关注作者的理论价值,即书法家本人要形成理论观点或总结前人创作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关注作品的历史价值。像历史文化名人的书札墨迹中也可能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收藏这些书法作品可以用于佐证历史并进行专题研究。
要关注书法作者的社会知名度,如皇帝书法、历史英雄书法、文化名人书法等的价格有可能高于职业书法大家;作品流通量也值得注意,个别书法家的作品极少,很可能难以被认可,也可能因此难以形成市场。
另外要提防造假,新仿品主要仿造近年来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拍卖图录及书画典籍上的作品,很多是照葫芦画瓢,容易鉴别,值得注意的是旧仿和高仿品,要综合纸墨、印章、落款等进行判断,并且要多看真品,熟记书法家本人的用笔、用墨习惯等。
近代书法有广泛收藏基础
从2006年下半年起,拍卖市场的近现代书法作品开始有所起色,2007年全国各拍卖公司书法作品的上拍量明显增加,并纷纷组织书法专场的拍卖。在2007年9月举行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书法专场中,共推出近现代书法和古代书法390件拍品,成交率接近90%。
由此可看出,近几年来,近现代书法大有起色。市场人士表示,首先,大名家的精品天价不断,如《石渠宝笈》著录的成亲王《行书河源纪略谕》以453.6万元成交,张学良收藏的《傅山各体书册》拍出了425.6万元。
其次,文化名人的书法作品价格上升迅猛,如在2007年中贸圣佳小拍上,一副郭沫若的对联拍出145万元高价。
第三,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信札也被广为追捧,像胡适、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老舍、钱钟书的信札价格已超过同时期的书法家。
近现代书法市场的启动有蓄势已久的动力,一是近现代是一个拥有众多高水平书法大家的振兴时代,完成了中国书法又一次振兴;二是近现代书法家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大多传统功力深厚,笔墨精湛,不少还在其他领域颇有建树;三是近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与当代距离近,有广泛的收藏基础,并且有较多存世量可供交易;四是近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价值一直以来在拍卖市场被低估。
收藏近现代书法谨防旧仿
近现代书法收藏最重要的是关注作品的艺术独创性,几乎所有在书法史上堪称大师的书法家都有超越前人的独特创新。因此,收藏行家建议收藏者在作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要关注作者的理论价值,即书法家本人要形成理论观点或总结前人创作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关注作品的历史价值。像历史文化名人的书札墨迹中也可能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收藏这些书法作品可以用于佐证历史并进行专题研究。
要关注书法作者的社会知名度,如皇帝书法、历史英雄书法、文化名人书法等的价格有可能高于职业书法大家;作品流通量也值得注意,个别书法家的作品极少,很可能难以被认可,也可能因此难以形成市场。
另外要提防造假,新仿品主要仿造近年来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拍卖图录及书画典籍上的作品,很多是照葫芦画瓢,容易鉴别,值得注意的是旧仿和高仿品,要综合纸墨、印章、落款等进行判断,并且要多看真品,熟记书法家本人的用笔、用墨习惯等。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拍卖行串通哄抬价格 上篇文章: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成立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 广州国际艺博会开幕 故宫专家现场有偿...
- 印石收藏:五色美石细思量
- 点点绿意 更胜却良辰美景
- 辨玉识玉有技巧
- 奥运纪念品收藏知识问答
- 以稀为贵:明清御瓷少见品种
- 奥运特许商品是否有收藏价值
- 旧瓷并不一定就是老瓷 六法破解新瓷做...
- 记者调查贵金属藏品 良莠不齐考人眼光...
- 散氏盘铭文书法:道尽守拙藏锋之道
- 北宋翰林图画院:培养顶级画家的高等院...
- 万元金镶玉成本60元
- 降真香名字由来的传说
- 万珺说翡翠:翡翠到底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 傅抱石二万三千里写生 成就新画派
- 揭秘黄花梨:黄花梨为什么这么贵
- 翡翠赌石文化节定期开石鉴宝
- 解读“宋代文艺复兴”
- 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走一走
- 印石收藏:五色美石细思量
- 旧瓷并不一定就是老瓷 六法破解新瓷做...
- 何绍基作品真伪鉴别
- 莲花通宝将举行艺术品收藏免费鉴定
- 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