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卖假古董的商人外表很诚实 买古董要当心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东方网8月26日消息:十多年来,收藏家、鉴定家们从国外收回来不少文物,特别是收回那些被西方国家抢去的文物,确实大张我们的威风,宣扬了国力。但近些年,不少回流文物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赝品,这确实是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最近本报免费鉴定栏目接待了一个读者,他带了两件古董要我鉴定,说是海外回流文物,一件是乾隆款的粉彩瓷器,一件是乾隆款的满功铜器香炉。经我仔细鉴定,确定是赝品。读者甚感惊讶,问为何会这样?从他的表情可看出,不相信在欧洲会买到假货。
其实,海外古董店与我们的一样,既卖真品也卖假货。读者问我们国内的那些假货怎么会跑到国外?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赝品多数是当今流传出去的。比如有些国外收藏家、爱好者来旅游,买了一些赝品,却当作真品放在店里卖;有的是同胞们带到国外,卖给当地的古董商;当然也不排除中外古董商勾结,从国内携带赝品而出,放在老外的店里当真品出售,等等。因此,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海外多真货少赝品。
读者听我分析后,说那老外很老实,坚信这两件古董是清朝的。我说确实存在这个现象,我也碰到不少:欧洲古董商诚实得较多,但鉴别中国古董走眼的不少,在推销给你赝品时,有时确实是真诚的,因为他相信东西是真。到这样的古董商开的店铺里,买古董要当心。中国古董文化内涵精深,多数老外看不懂,很正常。清朝末期河南禹县的芦氏制作了宋朝钧窑器,结果让英国人买回去当中国国宝放进了大英博物馆,这是一个有名的事例。外国人难看懂中国古董,这有文化差异在里面起作用,正如我们看欧洲文物一样,也难以分辨,比如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塑就很难区分。
这个上当的读者最后还问,你常常去国外淘宝,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上当过?我说虽然没有上当,但我一点不敢马虎,面对这么多真假难辨的古董,必须谨慎小心,如履薄冰。要坚守这样一个原则:在古玩市场,懂就是懂,不懂不能装懂,不懂一分钱都不能淘,懂了才能掏钱买。只有这样,上当的几率才会降低。
我们收藏版“免费鉴定”栏目开了近十年,接待过无数上当受骗的读者。仔细分析这些上当受骗者,可以发现,骄傲者占多数。事实上,在古玩行当里,最忌的就是有一点本领就自吹自擂,夸张一点说,其他行当靠嘴巴还能混一段日子,唯独买卖古董,来不得一点点虚假,你一浮夸,立即上当买进假货。古董行里,大进大出的很多,几万几十万元不稀奇,买错了,不像买进一件冒牌名牌衬衫,不会带来很多损失。所以,无论在哪儿淘古董,都必须小心、谦虚,不能不懂装懂。特别是去国外,成本很高,光住宿路费就得花上几万,再买了赝品,损失更大。出国淘古董,得循佛家言:少动嘴,多用心,嘴门常关,心门常开;心门开了,就谨慎了。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集藏知识:怎样集报价值高 上篇文章:艺财兵法专栏一期:艺术品市场的谋略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当心收藏品市场托儿宰人
- 芝兰生幽谷
- 收藏小常识: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 地摊上数百元买个假古董
- 增强纪念币真伪辨别能力
- 唐代金银器达世界最高水平 高宗车金贿...
- 梵高对自己画作的阐释 可以媲美最杰出...
- 咸丰大钱发行失败的原因考察
- 紫砂集藏知识
- 万元金镶玉成本60元
- 国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身世:为何半...
- 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3)
- 收藏铜元有学问
- 乾隆拒绝马戛尔尼使团是因为无知吗
- 从“曲江壁画论坛”看古代壁画的保护与...
- 如何收藏玉器
- 古玉器的三忌四畏 首忌接触油腻
- 报道价格高 藏品不可靠
- 常州男子买到山寨红木家具 获赔405...
- 揭秘钻石购买窍门
- 近代海派画家曹华《溪畔浣纱图》
- 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名家谈收藏...
- 本周六专家为您来鉴宝
- 六大掌眼法把玩古钱币
- 收藏锦囊 如何分辨古陶瓷品的真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