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文物专家今天鉴宝 家中古董大多太新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本报讯(记者 蔡文清)“这个瓶子确实是新的,要是真的话,起码买几幢楼没问题,不是花几万就能买到的。”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市文物局在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公益文物鉴定活动。众多收藏爱好者抱着自家的 “宝贝”前来鉴宝,一位手捧青色瓶子的女士在专家鉴定完毕后依然不死心,专家只好耐心地给她讲道理。
现场专家告诉记者,市民拿来的大多数所谓古董其实都是新的。
上午9时,已经有不少市民带着“宝物”等待专家鉴定了。有的拉着行李箱,有的将“宝物”装在盒子里抱在胸前,还有的用毛巾或报纸包着攥在手里。
一位女士花5万元买的瓶子被专家鉴定为“河南烧的仿汝窑琮式瓶”,看她一脸失望,专家安慰说:“喜欢就留着,不过以后别乱买了。”
不过也有好东西。一位先生抱来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大佛像。专家仔细端详后告诉他,从上面的金漆彩绘、漆面底座来看,这个佛像出自南方某个佛庙,是清代中期的东西。
一对老年夫妇拿来两件青铜器,刚一亮相,专家的眼睛就被吸引过去了。这两件东西一件像鼎,一件像爵,上面布满斑斑铜锈。老先生说,这两件东西是自己的父亲1948年用两块银元和一袋面粉换来的。专家鉴定后告诉他,像爵的名字应该叫“盉”,是古代用来调酒的器皿,应该是商代的真品,而像鼎的那件因“耳朵部分有点不像”,怀疑是仿制的。虽然专家只肯定了其中一件,夫妇俩人还是非常高兴。J177
专家告诫
收藏古董要慎重
参加今天鉴宝的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张茹兰告诉记者,对一件文物藏品作出准确的鉴定,不仅要看材料、器形、质地,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见多识广的丰富经验,因此搞文物收藏绝没有某些人想象得那么容易。
她说以前也参加过很多次鉴宝活动,绝大多数的东西是仿的,有些完全就是假的,不值钱,但还被主人当“宝贝”似的珍藏着。
她表示,作为老百姓来讲,投资一定要慎重,首先对文物的基本知识要了解,要对历史状况了解,不要一下子就买。多看,多学,尤其多参观博物馆,对真品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动手。
蔡文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上篇文章:人民币的防伪知识要通晓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古玩的七种学习方法
- 清代银制八角莲瓣纹镂空挂链香囊鉴识
- 分清收藏品和纪念品: 奥运收藏的不同...
- 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令人关注
- 在中国怎样投资当代艺术品?
- 三原则决胜奥运藏品市场
- 赌石五大绝学:一个在瑞丽赌石成名的高...
- 包天伟再创木雕巨制
- 周穆王西巡或为寻找玉石矿源 开通东西...
- 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民俗
- 收藏市场升值迅猛 藏家如何鉴别佛像赝...
- 错版人民币做鉴定防上当
- 粤省军政府伍圆通用银票赏析(图)
- 成化斗彩仿品多清淡呆滞
- 专家提供五大鉴别玉器方法
- 历史小知识:孔子坐什么车出行
- 收藏红木家具要如何着手
- 省博专家教你居家保护书画秘笈
- 奥运海报收藏:抓龙头 藏老货
- 书画裱件偷换造假法辨识
- 没有田黄还有宝 玩的就是寿山石
- 紫砂壶:纯手工制作珍品收藏价值高
- 《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 推动市肆风...
- 北宋大权相蔡京的反思:书法冠绝一时
- 金丝楠木和黄花梨相比劣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