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文物专家今天鉴宝 家中古董大多太新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本报讯(记者 蔡文清)“这个瓶子确实是新的,要是真的话,起码买几幢楼没问题,不是花几万就能买到的。”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市文物局在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公益文物鉴定活动。众多收藏爱好者抱着自家的 “宝贝”前来鉴宝,一位手捧青色瓶子的女士在专家鉴定完毕后依然不死心,专家只好耐心地给她讲道理。
现场专家告诉记者,市民拿来的大多数所谓古董其实都是新的。
上午9时,已经有不少市民带着“宝物”等待专家鉴定了。有的拉着行李箱,有的将“宝物”装在盒子里抱在胸前,还有的用毛巾或报纸包着攥在手里。
一位女士花5万元买的瓶子被专家鉴定为“河南烧的仿汝窑琮式瓶”,看她一脸失望,专家安慰说:“喜欢就留着,不过以后别乱买了。”
不过也有好东西。一位先生抱来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大佛像。专家仔细端详后告诉他,从上面的金漆彩绘、漆面底座来看,这个佛像出自南方某个佛庙,是清代中期的东西。
一对老年夫妇拿来两件青铜器,刚一亮相,专家的眼睛就被吸引过去了。这两件东西一件像鼎,一件像爵,上面布满斑斑铜锈。老先生说,这两件东西是自己的父亲1948年用两块银元和一袋面粉换来的。专家鉴定后告诉他,像爵的名字应该叫“盉”,是古代用来调酒的器皿,应该是商代的真品,而像鼎的那件因“耳朵部分有点不像”,怀疑是仿制的。虽然专家只肯定了其中一件,夫妇俩人还是非常高兴。J177
专家告诫
收藏古董要慎重
参加今天鉴宝的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张茹兰告诉记者,对一件文物藏品作出准确的鉴定,不仅要看材料、器形、质地,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见多识广的丰富经验,因此搞文物收藏绝没有某些人想象得那么容易。
她说以前也参加过很多次鉴宝活动,绝大多数的东西是仿的,有些完全就是假的,不值钱,但还被主人当“宝贝”似的珍藏着。
她表示,作为老百姓来讲,投资一定要慎重,首先对文物的基本知识要了解,要对历史状况了解,不要一下子就买。多看,多学,尤其多参观博物馆,对真品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动手。
蔡文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上篇文章:人民币的防伪知识要通晓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中央美院展馆收藏的历史尘烟 掩不住真...
- 大连藏家手中几乎都是仿品
- 从威尼斯画派贝利尼笔下洞悉最称职的总...
- 石涛:中国书画的传承者创新者及哲学家
- 红山文化的石钺:权力的象征物
- 分清收藏品和纪念品: 奥运收藏的不同...
- 星月珠宝打造京北手镯第一店
- 祖母绿三件套估价200万
- 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古官路驼道
-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因人因时价格弹性...
- 投资艺术品技巧:节省财力体力和时间
- 从克林姆特的经典之《吻》学装饰配色
- 投资水晶需看三性
- 如何辨别伪造青铜器
- 如何挑选近代铜元
- 金银锭真伪鉴别有讲究
- 玛瑙巧辨识:真玛瑙少有瑕疵 假玛瑙则...
- 教教你真品岫玉如何辨识
- 古琴鉴藏指南:并非越古越好
- 金丝楠桌类家具既实用又能观赏
- 假字画里有真金
- 江南书画作伪种种
- 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看“黑白子”如何搅...
- 越大牌收藏价值越高
- 玉器的上下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