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1

图2黄鼎: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同时兼任国内六家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艺术总监或艺术顾问。已撰写书画鉴定类学术著作三部。
上期所说的名家书画“绝对克隆”造假法,固然其有伪造物相对逼真的表面“优势”,但对策划、造售假者来说,它也存在很致命的“弱点”:只要造假涉及到的那件真迹母本一被发现,那么当局伪作的客观属性便就原形毕露。因此,让伪作与母本之间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并尽可能降低一些制假操作的难度,一直以来都是每位策划与操作书画伪作者格外在意的一个环节。或者干脆说,这正是不少书画作伪人的“策划理念”。所以,书画作伪在有了“绝对克隆”造假手法后,又衍化出“相对克隆”的招术来。
我所命名的“相对克隆”造假法,具体指作伪者在有针对性地选用某件(或数件)名家真迹母本进行克隆性造假操作时,会视母本、自身能力与伪品赝制过程的具体情况,做出局部或替换或取舍或拼凑等各种各样的变通性处理。企求使伪成品在达到个体“像”的前提下,又与被克隆母本的外观形成或多或少的差别。
目前,“相对克隆”造假法赝制的书画成品入市量不计其数,其“变化”手段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根据我个人的识假经验,将它们梳理了一下,总结出较常见的几种套路,也算是较具典型性的“款识替换”、“内容删减”、“画面拼凑”与“改变幅形与制式”共四种操作方式,拟分A、B、C、D四个类型做逐一破解。此次先说其首“款识替换”。
“款识替换”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找来某名家真迹原作或影印件二件A和B,先去克隆A原作画面(书法也一样)的所有内容到要操作款识(又称题款)时,有意避开该母本,而改去克隆B真迹母本上的款识。由此造成克隆伪品与所涉及二件母本的画面状态皆有不同的客观效果。
我本人受“相对克隆”术触动较大的是此件图1程十发疑伪成品,因其母本图2就是我自己十分看重的收藏物。几年前,我偶然将其不到巴掌大的一张照片送给了一位从事书画经营的“鉴定爱好者”,想不到不多时即被实施了“相对克隆”并神速般入市作售。此画在拍卖行中曾数次露面,几乎回回都能“成功”交易。
以图1与图2画面的笔墨与造型状态分析,我认为起码有二个与本文相关的问题很明确:一是前者这件疑伪成品的赝造同上次揭示的那件高仿真“绝对克隆”成品有相似处,它也是借用一种新发明的定位器械来辅助手工进行笔墨操作,否则单凭一张小照片来对照着作伪,其主要内容的笔墨与造型面目就绝不可能会这么接近于母本原作;二是疑伪成品的款识看上去虽与图2母本的不一样,但该字迹结构比画要松懈,笔线也较之疲弱不少,模仿的痕迹十分显著,尤其是 “画”与伪款识之间尚有此许不入调征象。只要按常理即可推断,作伪人系“徒手”(指没用仪器)又去克隆了另一件艺术风格与图2略有不同的程十发真迹的款识。据知情者透露,曾有无数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资深书画界人士包括书画鉴定专业人士纷纷指认图1系程老真笔,该成品裱边还有一位书画史论家为其题诗唱和。我真担心,此画的现藏家或许至今还蒙在鼓里。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书法的鉴别 上篇文章:鉴宝能力弱 老年人收藏古玩要注意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2)
- [花鸟禅] 序言 / 雕刻风格,塑造...
- 鉴定专家细说鉴宝内幕
- 紫砂壶:纯手工制作珍品收藏价值高
-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 收藏小知识
- 收藏达人教你鉴赏紫檀木
- 紫砂走进爱家系列讲座:紫砂壶的鉴别及...
-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问题
- 古玩打假想说爱你不容易
- 晚清英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公文的“中国...
- 奢侈品不适合当收藏品
- 古玩鉴定中陶瓷鉴定最难
-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 古铜镜的市场行情和鉴别方法
- 北京奥运会10公斤纪念金币鉴赏
- 于08年正式启动 收藏家翡翠课程即将...
- 张献忠“大西国”秘宝浮出水面
- 宣德炉为何成为传世之宝
- 钱币收藏:三招防范山寨金币
- 让人惊叹的画中珠宝
- 傅抱石与《敬亭秋》
- 清乾隆粉彩过枝癞瓜图碗一对126.5...
- 入门印章收藏要懂书法懂印家 别老幻想...
- 搞收藏切忌执迷不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