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要了解不同时期特点 金银锭真伪鉴别有讲究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在近年来各大拍卖会上,金银藏品中的一个“黑马”品种——古代金银锭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如在日前举办的嘉德春季拍卖上,一件十分罕见的“明代嘉靖户部造五十两重金锭”以2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并一举刷新中国金银锭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由于近年来金银锭升值幅度较大,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赝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银锭赝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清代珍贵金锭,具体方法是在白银或铜胎上镀金或包金叶。鉴别时可掂试重量,黄金的密度大,比重为19.3,明显重于白银或铜等金属,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物,金锭的份量要重得多,掂在手里有沉重感,太轻的金锭必是伪品;还可采取试硬度的方法,黄金的硬度很低,成色越高的黄金质地就越柔软,若用普通金属物在金锭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金,留下划痕的是伪品;最稳妥的鉴别方法是滴硝酸。黄金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空气中不易氧化。黄金在酸性液体中(如硝酸、稀盐酸等),其颜色不变,而假金只要是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金锭,镀金层很容易脱落,不仅脱落部分易生锈,即使镀金表面也易被铜覆盖。
二是伪造明清时期银锭。具体方法是在假银锭中掺铅锡,这种赝品表面呈青黑色,比较容易辨认;还有在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这种假银锭虽体大而份量轻,手掂也可以辨别;较难识别的是用新白银铸老银锭,这种赝品的重量和体积虽和老银锭相似,但细细观察会发现这种新银锭的包浆、蜂窝和铸文款识等都没有老银锭的风韵。主要鉴定方法有:从银锭的颜色和蜂窝进行辨认,新银锭的颜色泛白而生硬,老银锭表面有自然的银锈和包浆,呈现灰白色或灰褐色,蜂窝排列自然,孔中有金黄色的多色彩光。老银锭的铭文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因此收藏者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特点,以便发现破绽。(吴伟忠)
来源:市场报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中国象棋收藏窍门 木制象棋比玉石制珍贵 上篇文章:奥运纪念品收藏知识问答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流失到法国的秦人鸱枭鸟形金饰片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著名加工大师有哪些...
- 专家警告防止投机性收藏热
- 中国历代 那些脑洞齐开的香炉
- 收藏印石之道
- 女画家的水彩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气候
- 李成《寒林平野图》:如梦雾中
- 书画收藏有门道 品鉴欣赏有十看
- 鉴别袁大头口诀要记牢
- 古旧家具收藏门槛低市场潜力大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3)
- 疯狂的石头:赌石全攻略
- 收藏须小心 借错眼也上当
- 书画印章的鉴别技巧
- 江南书画作伪种种
- 藏品要藏蓝筹股
- 鉴定招数花样翻新
- 清代银制八角莲瓣纹镂空挂链香囊鉴识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辨玉识玉有技巧
- 特朗普参观的百年宝蕴楼 有什么来头
- 清代题王髦 诗竹雕菊花臂搁
- 穿越故宫600年:7本书带你认识故宫...
- 海洋滋养两大文玩:海柳和砗磲 极具收...
- 专业造假考验大众鉴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