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收藏知识
文章阅读

收藏冷门铜墨盒要注意两点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来源:北方新报 文/李兰
  铜墨盒的出现大约出现在清朝中期。同治初年,茂才陈寅生开始在盒面上刻上书法或山水花鸟图案,使器物变得精美。齐如山在他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说:“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文物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也记载:“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详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到了民国年间,北京又出了一位继陈寅生之后冠绝一时的刻铜大家,他就是当时琉璃厂同古堂图章墨盒铺的主人张樾丞。末代皇帝的“宣统御览之宝”、“宣统御笔”和建国后的“中央人民政府”等玺印都是出自张樾丞之手。当时铜墨盒的刻制,除专业刻铜家外,还有文人画家的参与。画家、金石家姚茫父就时常奏刀,自画自刻。他也常与陈师曾合作,陈画姚刻之墨盒,为盒中精品。张樾丞也曾与当时许多名士文人如陈师曾、金城、溥儒、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等合作,由这些艺术家绘图,供其作刻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刻家,所刻、绘图亦有相当精美者,在收藏中当择优藏取。同古堂,荣宝斋,懿文斋等斋号,都有墨盒精品传世。
  如今,由于古旧铜墨盒的市场行情猛升,有人借机大肆制售假货,于是出现了大量粗劣的仿制铜墨盒。目前仿因陈寅生、姚茫父等人的最多(这几人从民国时期就有大量的假冒仿制品)。近年市场新仿墨盒所见最多,有些图案模仿旧时经典墨盒,有些干脆就是胡乱臆造的。现在的作伪者多用电动刀或激光加刻名人款、年款,如果仔细观察,文字显得过分规整,深浅划一,不如旧时刻铜艺人的作品生动自然。原来的墨盒虽无名人款,但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如果加上新款后,弄得不新不旧,半真半假,反而将器物毁坏了,大大降低了收藏价值。
  现代毛笔在生活中退居不重要的位置,刻铜墨盒艺术已近消亡。也正因为如此,刻铜墨盒才更具有收藏价值。
  对于铜墨盒的收藏要注意两点:一要真,二要精。这真,就是防赝品。首先是防他人冒用名家刻工的署名或字号;其次是非刻铜品仿冒刻铜品。现在市场发现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冲压,冲压品字口微凸,笔画僵死无生气,不能做出如丝细划;二是铸造,亦不能做出细划,盒里边粗糙;三是腐蚀,貌形似,可制很小笔画,但每笔每划千篇一律,一样深浅,无刀刻力度与美感;四是电针刻,可刻很小很细的字划,但粗细一样,纤弱无力,不能深刻,不能刻粗笔画。以上各种均非刻铜作品,购者要小心为好。这铜墨盒是冷门,不精则没有欣赏价值,也没有流传价值,不能流传就没有保值升值的可能,所以不管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藏品都需要精。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收藏之大忌。
  收藏铜墨盒可以到各文物店和旧货市场寻购,但精品日稀,名家之作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在收藏之时,要眼放活手放勤。
浏览次数:220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