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墨床收藏前景喜人(图)
来源/作者:网络 |

清代璧玉镶白玉墨床

清代象牙刻字墨床

清乾隆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

清代剔红漆墨床

清代镂雕龙凤纹墨床

民国象牙雕人物墨床
□文/图 星文
古代的文房用品种类很多,较为常见的大件文具有笔筒、笔洗、笔架、笔盒、水盂,小件用具有墨床、砚滴、笔舔、镇纸等。墨床是文房用具之一,其作用是把用后的墨块儿平放在墨床的最高处,墨湿的地方会自然风干,然后再把墨块儿放到盒子里保存,而放置墨块儿的底托,我们称之为墨床。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墨床是何时出现的?按理说,有了墨就应该有搁墨的物架,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不会晚于宋朝,但史书的记载却很晚。墨床虽然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但宋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所述仅限笔、墨、纸、砚。南宋末年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将文房用品列为10项,无墨床。成书于明初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用具分为13类,也无墨床。到了明末屠隆的《考槃余事》一书,列出的文房器物已发展到45种之多,且功能明确,已有了笔搁、笔床、笔船、墨匣、糊斗、腕枕,但也无墨床。直到清代墨床才始见于记载,并从乾隆朝开始广泛流行和大量使用。
明清以后墨床的制作材质,从古铜、玉器,发展到陶瓷、象牙、红木、漆器、玛瑙、翡翠、景泰蓝等。墨床一旦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可供赏玩的艺术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鲜明特征外,其文化内涵在融入了文人个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丰富。遗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具的传世品中最为少见,收藏难度较大,不易形成系列。
事实上,墨床出现的年代很早。据玉器专家张广文叙述,目前能见到的早期的玉墨床,多为宋、元时期的作品。到了明代,由于制墨业的繁荣,墨床也随之流行,它的外形常与墨形相吻合,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干脆制成光面。清代是文房雅玩发展的鼎盛时期,墨床的制作材质,也从古铜、玉器,发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玛瑙、翡翠、景泰蓝。它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既实用又可赏玩的艺术品。
从传世的墨床来看,玉质墨床最多,也最为精致。玉质墨床温雅圆润,置于书案之上,极有情趣。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大量制造玉质文具的记载,其中便有相当数量的玉墨床。清代的玉墨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形状扁薄,其下有木座,墨床上大多有平雕花纹;另一类则为立体形状,造型富于变化,有的取书卷式,有的仿家具式,古朴而精雅。另外,还有一种玉墨床,用旧件改制,如明代的素面玉带板与剑鞘上的玉,将它嵌在紫檀上,就成了一件雅致的墨床了。业内人士张先生预言,随着文房用具的日益升温,墨床将会被越来越多有眼光的藏家所看好,其市场前景将无可估量。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危险的古玩 上篇文章:清代青玉卷书式墨床 (图)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百年前地契现身山东昌乐(图)
- 真伪《清明上河图》:芝加哥藏品疑是伪...
- 估价上亿黄庭坚手卷下月拍卖
- 乾隆玉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刷新拍卖...
- 书画摹古造假法之相对克隆成品辨识
- 瓷片也可能有假 最近杭州出现假冒宋官...
- 尘封在食谱中的马克吐温童话遗作
- 神奇手串能治病 天猫店主违法宣传被罚...
- 自我与自然的契合:读周逸范水墨山水画
- 生日报开始流行:老收藏念新经
- 失恋请外卖小哥画小脑斧 网友:外卖耽...
- 一生躬耕国画事业:杜希贤毛水仙伉俪联...
- 95分钟的《至爱梵高》 一瞬间让人泪...
- 寿山石文化城倾力打造高端品牌
- 许多国内当代画家定价虚高
- 奥运藏品风头正劲 目前介入仍是好时机
- 张先得绘制100幅老北京城门水彩画入...
- 观无涯孔仲起画展将在北京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