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名家小品取悦中产藏家

来源/作者:网络 |
  文/本刊记者 韩捷 专业撰稿/陆红梅
  “名家小品”,即书画名家的小尺幅作品。这些作品因其小而价格适中,可以让更多人介入收藏,同时也因其精而富有更多价值意义。
  普通收藏者对于拍卖会总是有一种既跃跃欲试又自卑的复杂心态:犹如北京高涨的房价一样,拍卖市场“亿元时代”的到来,令大多数收藏者几乎丧失了在场上举牌的机会。而更叫人泄气的是,有不少专家断言:如今拍卖场上的“捡漏时代”已经结束。
  如果你把眼光仅仅锁定在每年两次的春季、秋季大拍上,以上结论也许是正确的。但在各家拍卖公司推出的诸如“迎春”、“四季”等小拍中,只要你准备充分,“漏”依然可以捡到。
  北京翰海在2010年首场的艺术品拍卖会上,特别推出了一个名为“方壶斋藏画”的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卖,结果101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为218.58万元。换句话说,每一件拍品的平均价格是2.16万元。
  其中一件万元以下的拍品很引人注目:汤涤(1879-1948)在1925年创作的《探幽图》扇面,25cm×69cm的设色纸本作品,成交价为7616元。
  行家告诉我们:汤涤字定之,小字丁子,号乐孙,亦号太平湖客、双于道人,江苏常州人。为清代名画家汤贻汾之曾孙。长期寓居北京,与萧逊、王云同是民国年间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汤氏书法功力颇深,其书将唐人小行书的风貌和明人尺牍的韵致相结合。能以书入画,善画墨松、墨梅、墨竹等,用笔古雅。其山水学李流芳,以造境清幽见长。所作浅绛山水为其画中精品。
  “名家+小尺幅”缺一不可
  名家小品的首要条件是书画名家的作品,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王雪涛等。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已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同时也有了相当的价值尺度,因此,他们创作的小尺幅精品,也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名家小品受欢迎的外因,与我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在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人们日渐富裕的今天,收藏具有了更宽泛的内涵和外延。收藏的意义,并不止于简单的投资回报,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呈现,传统文化内涵逐渐渗透入家居装饰理念,一些价格适中的文物艺术品,因其具有审美价值和市场增值价值的双重意义而被人们“请”进居室,成为日常消费领域的一分子。名家小品的优势,正契合了这一双重意义,因其小而价格能为更多人接受,因其精而获得未来增值收益的机会。
  收藏能够走进生活、走进家居装饰,这本身也是一种时尚。有人说:时尚就是一阵风,收藏却恰恰因为是一种有力量的沉淀而使这种时尚能够恒久。艺术品收藏,会因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而具有更为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金钱回报的价值,更是一种学养的价值,品位的价值,文物保护的价值。
  艺术精品是一种特殊的稀缺商品,收藏艺术精品的门槛将因“物稀为贵”而变得遥不可及,享受艺术经典的时机,也将因市场流通的精品的日益减少而逐渐逝去。在艺术品日益走进人们生活以及大金融资本尚未关注小品这一领域的今天,名家小品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购藏这些作品,既能装点生活,享受艺术,更能满足投资理财愿望。
  “小品”的“低价”诱惑
  北京荣宝拍卖在2009年岁尾的两场拍卖中都推出了“名家小品”专场,其一是在2009秋拍中推出的73件作品组成的专场,成交额约为837万元;其二是在66期艺术品拍卖会上推出的91件作品组成的专场,成交额约为44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拍品吸引了不少藏家前来竞争,尤其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名家小品一时成了“宠儿”。
  在此之前,也有一些拍卖行推出过名家小品拍卖,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在此之后,山东等地拍卖公司推出的名家小品专场也取得了良好成绩,名家小品正以积极的姿态接受着人们的礼遇。名家小品如此受欢迎,与其自身特点和诸多外因有关。说到自身特点,则是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相关。
  有多少“小品”值得购买
  距离本期截稿日最近的一场拍卖会中,一个名为《方壶斋》藏画的专场100%成交,其中的拍品多为名家书画小品,很多“低价”成交作品令人眼热心跳:
  艺术家 创作年代 作品 形制 成交价
  汤涤1925年作探幽图扇面RMB 7,616 
  李凌云1996年作牡丹镜心RMB 2,464 
  郭石夫2002年作秋趣镜心RMB 5,040 
  林琴南花鸟立轴RMB 6,720
  汪溶1934年作花卉立轴RMB 6,944 
  王义平猫戏图镜心RMB 3,584 
  王梦湖2001年作江南水乡镜心RMB 2,464 
  姜浩然竹林待高士立轴RMB 8,736 
  戎吟舟山水立轴RMB 5,600 
  查士标溪山无尽图立轴RMB 8,960
浏览次数:64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胡一龙水墨山水图式解读    上篇文章:齐白石《兰花图》真迹抵渝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