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一幅南宋名画和一个江南收藏巨族
来源/作者:网络 |
《观瀑图》回乡记
只是一个小包裹——被胶带和包装纸缠得很严实,看起来和别的包裹没什么区别。
55岁的庞戎小心地打开了包装,露出一个不大的木盒,“是红木的”。木盒里就是《观瀑图》。
这是唐云艺术馆一幢小楼的二楼,窗口望出去,是微阴天空下的西湖和雷峰塔。当年在杭州南宋画院里任待诏的马远,画出的那些深远之景也是有西湖的影子吧。
马家祖籍山西,靖康之变时迁到了杭州。马远没有见过北方的山水,画里自然都是南宋杭州精致的味道——慢慢的,这种精致也成了江南的味道。
马远应该没有想到,这幅画会四处漂泊,直到近八个世纪之后,才能回到它的故乡——杭州。
庞氏
画卷慢慢展开。
画的最左边是庞戎父亲庞美南题的鉴识词。庞戎的祖父和父亲都爱画和藏画,父亲是江南一代的鉴画专家。庞戎说家族中很多人都这样。
最有名的自然是民国时期的名藏家庞元济。“江南这边书画鉴定的规则,都可以说从他而来。”
庞戎家里藏着一封庞元济的信,信上说,抗战时,光“清朝四王”的藏画就被日本人抢走了154张。
庞氏也是南宋初年从北方迁来。先杭州,后乌镇,后同里,再分散在江南的各个角落。清末到民国期间,庞氏成了江南望族。“电影《风月》就是以庞氏在苏州的一支做原型,拍摄地就在苏州的庞家院子里。”
庞戎也画画,是“清朝四王”的风格。后来,庞戎说,现代的画虽然有很多创新,但是太急躁了。他还是喜欢看传统的画,“回到家,躺下,看床头挂的古画,慢慢就看出更多的东西来。”
藏家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了,庞戎的目光还是不愿离开。
庞戎不说《观瀑图》值多少钱。他倒是说起,很多人只看到藏画的经济价值,“但藏画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且藏了一幅画就代表多了一份责任。”
藏画是个辛苦活,既要鉴明真伪,又要妥善保管。在收藏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没有永久的收藏家,只有一个个“文物保管员”。“如果藏不好,会被后人说的。”
庞戎并不知道多少祖辈藏画的故事,“老人们都不愿意多说”。寥寥知道的几个段子,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当他家从苏州搬离时,父亲挑了两袋藏品送给朋友。1979年,搬回苏州,那个朋友又把藏品送了回来,“老了,玩不动了。”
画终归是要给别人看到的。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博物馆里,都有庞家捐赠的藏画,数量不菲,而且不乏精品。
归来
指着画右上角的葫芦印,庞戎说他的父亲查了很多资料,考证这是元代著名画家、鉴赏家柯九思的印。
《观瀑图》在元朝时被元内府收藏,从此离开了杭州。在不同的藏家手中流传,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成为马远不多的存世精品之一。这样的故事也许就像画上的鉴识词最后一句所说:“神物流传,洵非偶然。”
《观瀑图》是昨天上午刚从海外运达杭州的。今天晚上,《观瀑图》将在“相约西湖”开幕晚会上亮相,随后在唐云艺术馆展出两天。然后,它又将离开,继续它作为藏品的旅程。
但它会唤醒一段南宋的记忆。也许有一天,它会再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