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旅游时 购买玉石警惕三大陷阱

来源/作者:网络 |




  很多消费者在旅游时都会被导游带到景点购买宝石,这种情况在东南亚旅游时尤为普遍。但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不少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认识误区和专业能力的欠缺,变着花样来以次充好,甚至采用高级手段来以假乱真。为了让这些赝品伪货看上去更真实可信,不法之徒甚至以祖传、挖墓等各种故事诱导消费者上当。为此,专业人士再次提醒市民,旅游购物慎买珠宝,尤其是境外商品不受中国法律法规的限制,打“假”都打不到。
  陷阱一
  B、C货冒充A货
  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就曾经在一次展销会上购买到“翡翠A货”,不料,后经专业机构检测却是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紫罗兰翡翠,而所附证书也是假证书。
  专家介绍,翡翠仿品需要通过红外光谱仪、显微放大检测等专业手段才能准确鉴定,仅凭肉眼很难看得出来。B、C货翡翠冒充A货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花5000~6000元高价,买回了豆种手镯,实际上类似产品两三千元就可以拿下。
  专家表示,只要不冒充A货(天然翡翠),B(优化处理加工)、C(合成品)货翡翠同样可以合法合规交易。中国广东是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成品、半成品的产出数量最多,价格也更加低廉,整体价位要比毗邻缅甸原产地的省份更低。
  鉴别:按广东省的较低价格看市,糯米种、带绿色翡翠吊坠的价格必然在5000元以上;手镯价格必然在3万元以上;芙蓉种带色翡翠的价格必在20万元之上。如果售价非常低,就可能是B、C货,原产地也不例外。色彩鲜艳、颜色均匀的翡翠首饰如价格偏低,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天然品。
  陷阱二
  铍扩散处理的蓝宝石
  中看不中留
  东南亚国家的旅游红火,有些国家是蓝宝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很多中国游客“血拼”回了高档蓝宝石首饰,自称价格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经珠宝检测部门仪器检查,均是经过了铍扩散高温处理过的宝石,改变了宝石的天然特性而使之丧失了收藏价值。类似低端货色的成本不过十几美元一克拉,经处理后卖价至少涨了20倍。
  专家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但凡顾客声称是从东南亚、南亚地区买回的蓝宝石、红宝石标的,超过50%的产品最后检测的结果都是优化处理过的产品,可见当地人工合成宝石生产已经成了规模产业。
  鉴别:红宝石基本都有裂纹,其所谓“十红九裂”;而蓝宝石的颜色均是深蓝色、蓝黑色,并非海蓝宝石的天蓝色、淡蓝色;用放大镜观察,两类宝石内部都有流动的色带。
  陷阱三
  合成宝石以假乱真
  检测中心多宗检测发现,游客购买的珠宝首饰天然的极少,比较常见的是合成祖母绿仿天然祖母绿、合成立方氧化锆仿钻石、合成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及处理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的情况。而不少游客也曾反映,在东南亚某地买到了合成祖母绿、玻璃“祖母绿”,宝石说明书上确实用比正常字体小非常多的字体标注了“合成”。专家表示,字体大小不一致在中国的商标注册法里属于违规行为,但境外商家不受中国法律法规约束。
  专家表示,一般在新加坡旅游购物合成祖母绿仿天然祖母绿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泰国合成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及处理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的情况比较常见。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看清或者问清宝石是天然还是合成的,并且索要证书和票据,一旦出现纠纷便于维权。
  鉴别:天然祖母绿多数呈现暗绿颜色,其中包含杂质,普通商场中的祖母绿首饰少有超过3克拉以上的产品。颜色鲜绿、裂纹少、超过1克拉重量的祖母绿,如果不是“天价”基本可断定是合成货。
  (张丽琴 整理)
  来源:番禺日报
浏览次数:123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价格跳水 文玩核桃市场遇寒流   上篇文章:曼生壶何以成为不朽传奇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