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清朝皇家偏爱普洱茶 光绪皇帝一年要喝33斤多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来源:北京晨报
老舍先生曾问溥仪:你当皇上时喝什么茶?溥仪告知:“清宫生活习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拥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标志。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茗普洱头贡茶的良机。”并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古六大茶山产的普洱茶是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普洱茶还是朝廷馈赠各国首脑、贵宾的礼品,深受外宾喜爱。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历时163年,后因清朝末期,内部动荡,社会治安不好,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追究,贡茶制到此结束。”
明代以六安茶为尊,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为何到了清朝,皇家反而更偏爱普洱茶呢?
从史料看,清廷对茶的选择是兼收并蓄的,在乾隆朝《御制清文鉴》中,收入了清茶、黑茶、奶茶、芝麻茶、面茶、麦茶等。饮茶在皇家,是一件大事,据《光绪会典事例》载:“初制,茶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4人,并清茶房承应长4人。膳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2人,庖长3人。”即茶房、清茶房、膳房三个部门共同负责,仅官员便有19人之多。
这个三清茶是用雪水烹制的,乾隆还写过“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御窑瓯”,记录了在荷叶上收集露珠用来烹茶的过程。 自乾隆朝起,清廷每年在重华宫会举办专门的茶宴,一般在正月初二至初十之间,由皇帝亲自主持。乾隆帝以“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尝于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联句赋三清茶诗。”
相比于明代,清朝更重视普洱茶,因其“酽”,冬天饮用,既可暖身,又可去油腻。沈义羚在《宫女谈往录》中说:“老太后(慈禧)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因它又暖又解油腻。”
清朝皇帝来自游牧民族,偏好荤食,且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在农耕地带生活,饮食不节易生疾病,所以特别青睐普洱茶。
据档案记载,光绪时“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一年喝33斤多,还不算“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这个量也实在惊人。
不过,在喝普洱茶的同时,清宫也依然喝六安茶,要求地方每年进贡400袋(每袋1斤12两),但入不敷出,不得不节约使用。乾隆元年(1736年),甚至索贡多达700袋。令人怀疑:皇家人口不多,为何要喝这么多绿茶?
其实原因不复杂,除了喝之外,还要用于赏赐和祭祀。清宫在祭祀中需烧一种叫“乌卜藏”的香,其中含沉香、白檀香、柏木香等,此外要加入武夷茶、六安茶等,多少好茶就这么被白白烧掉了。
本文主要内容引自《北京地方志·故宫志》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也说“高昌吉利”钱 上篇文章:吴作人艺术起步有两位重要的老师对他影响巨大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文物鉴定会能否继续受宠
-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 一家祖孙三代占据了日本版画界的大半江...
- 玩玉小心三大陷阱
- 向境外邮寄文物不申报属走私
- 晚清英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公文的“中国...
- 重庆评选出354件/套 “镇馆之宝”...
- 新手如何介入明清青花瓷收藏
-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 张献忠“大西国”秘宝浮出水面
- 清道光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85.1万成...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于08年正式启动 收藏家翡翠课程即将...
- 北京正道2021春拍丨唯有重器可传世
- 举槌前多让专家掌掌眼
- 如何识别新旧瓷器
- 印章:中国文人的特有符号
- 周穆王西巡或为寻找玉石矿源 开通东西...
- 名画被撕坏后如何修复
- 浅绛彩集书画一身 但易掉色
- 投资奥运藏品有讲究
- 擦亮眼睛明辨金币与金章
- 清乾隆粉彩过枝癞瓜图碗一对126.5...
- 晨报推藏品大舞台 免费鉴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