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古铜镜的历史与真伪辨别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近日,华夏收藏网藏友郑师傅去杭州古玩市场“寻宝”,宝没寻回,却带回了辨别铜镜真伪的法宝。
华夏收藏网藏友郑师傅自持对古铜镜很有研究,只要把东西摆到面前,大眼一瞟就可以看出端倪来,没想到这天到古玩市场却闹出了笑话。他走进一家古玩店,拿起的第一件东西就是铜镜,看了看说“你这东西不真,看这颜色、质地太差了”。店主却没有急着反驳他,只是问:这铜镜的真伪是靠什么辨别的,你对铜镜的历史了解吗?郑师傅说“我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看看就知道了。”谁知道店主却是个这方面的行家,对他来说这些问题只是个皮毛。
我国从青铜时代初期就出现了铜镜,历经商周、秦汉、唐宋,直到明清铜镜才被玻璃镜取代。就目前考古发现来看,齐家文化的铜镜为我国最早的铜镜。从齐家文化到春秋时期,我国铜镜形体小、制作粗陋、铸造量也小。
战国时期铜镜大都制作精良,普遍胎体轻薄,纹饰抽象、夸张,变形的龙、凤、鸟、兽、叶纹居多,带有图腾时代的特点。
汉代铜镜增加了铜镜的厚度,在平雕纹基础上出现了浮雕纹,开始出现铭文,并出现了以各种神话故事为内容的纹饰。汉镜常见式样有规矩镜、辟邪镜、仙人镜等。
唐代铜镜打破了仅有圆形、方形的框框,开始有八角、八弧、海棠花、菱花等式样,有柄铜镜也开始出现。唐镜最有名的是海兽葡萄镜。
宋金辽元时期的铜镜,虽很少发现超过汉唐镜精美程度的品种,但由于普及率大,在铜镜的内容上变得更为丰富,尤其是增加了许多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如“唐王游月宫”、“柳毅传书”、“吴牛喘月”等,为人们欣赏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明清时期,铜镜逐渐被玻璃镜所代替。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铜镜失去了汉唐镜的华美风采,宋金辽元时期的丰富内容。吉祥语、祝贺语多是这个时期铜镜纹饰的特点,偶然也出现一些龙凤图案,但不够精美。
现在,人们对铜镜投资收藏热情的日益提高,辨别古铜镜真伪可采取的方法有:
一“听声”
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的配置比例不同,使其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老的铜镜声音普遍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普遍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
二“看形”
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所以,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三“辨锈”
新仿的铜镜上的锈是后做上去的,把它放在水里会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不沾水,有锈的地方它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叶沾水一样的感觉。
四“闻味”
把老铜镜沾水后用鼻子闻,一般有一种铜香味,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而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
郑师傅听完这些后,只好尴尬的离开了,但这些知识在他脑海中是无法抹灭的。
来源:华夏收藏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收藏圈里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事 上篇文章:名家支招如何收藏(图)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 写我躯...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 为什么我们看着梵高的画会莫名流泪
- 收集铜元应注意的问题
- 当代陶瓷器物的审美趣味
- 方卡东的艺术洞察与荣宝斋的翡翠时间
- 18岁少年画出旷世巨作:《千里江山图...
- 红山文化的石钺:权力的象征物
- 天然翡翠能染色鉴定证书也造假 收藏小...
- 陕历博低调秀彩蛋 一级文物够《国家宝...
- 如何识别元青花
- 万珺说翡翠:怎样识玉断玉(图)
- 书画收藏有门道 品鉴欣赏有十看
- 当代红木艺术第一人 包天伟专访
- 一目了然 让你学会陶瓷专业名词
- 举槌前多让专家掌掌眼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一)
- 尿泡茶蒸强酸浇:宝贝原来都是假古董
- 封面之美:你知道你的书架上藏了多少艺...
- 买藏品须索取权威鉴定书
- 世博藏品有商机:要认准血统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图)
- 细说五彩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