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书画臆造造假法之古代书画伪作辨识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名家书画近乎于“精神产品”,它不像黄金、宝石那样可以用仪器来检测其优劣判断其真伪,这使得它即使被“臆造”,也不见得随时都能“说得清”。
所谓“臆造”造假,意即非“克隆”非“仿制”的凭空赝制。它在较大程度上背离了被仿冒的书画名家原本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和质量,是一种纯靠作伪者的主观臆想与“自身”笔墨素养来操作的书画作伪方式。不仅如此,个别的作伪者甚至于还“臆造”出被仿名家从未创作过的书画题材或书法的“字体”。“臆造”作伪有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二种有所不同的操作手法,此次先揭示前者。
解析古代书画“臆造”作伪的动机,除了上述提到的“书画鉴定难”缘由外,似乎还可以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期相对较长,朝代更替也较频繁。这样的文化生态,对传统艺术品的收藏与保护无疑十分不利。时至今日,凡是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书画名家所创作的真迹作品,其存世量已是“所剩无几”,有个别古代书画名家甚至于一件作品都未留存。可以肯定地说,古今民间的收藏者真正能接触到古代名家书画真品的机会向来都不算多。因此不论对谁,几乎皆难做到“见多识广”。二是真正有雄厚财力能大量购买名家书画的,恐怕从来都不是对书画有精深研究的学者型收藏家,而绝大多数则是官家与商人。这就难怪现在有人戏言“懂书画的不藏书画,不懂书画的大买书画”了。此番话虽有偏激之嫌,却也一针见血。
在举例解说古代书画的“臆造”伪作前,我要先交代一下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提出的有关传统山水画源与流问题的论点--画有南北宗。其大意是,凡以大小斧劈皱为主的适合表现北方坚硬类型地貌特征的山水画技法画出的作品属“北宗”;凡以米点、披麻皱等适合表现南方松软类型地貌特征的山水画技法画出的作品系“南宗”。在历代书画著录里,皆称元代画家高克恭是一位属“南宗”派的代表性画家,其山水画直接秉承了宋代米芾父子与巨然、董源的松润而洒脱的笔墨风格。但在两年多前,北方某拍卖行入拍了图1此件署为“元代高克恭”的山水画成品。这是一件比四尺整纸还要大一些的“巨制”,画上有署名清朝皇帝乾隆、明代书画名家沈周等人的题跋,还钤盖有一方“皇帝御览之宝”之类的大印章。其实,一观此画,只要是稍懂些中国传统山水画常识者便知它是仿照南宋马远、夏珪这些画家特有的方笔、硬质的“北宗”笔路入画的,那岂能是“南宗”派画家高克恭的作品?这分明是该成品的操作者误解了传统山水画南、北两宗的定义,凭借自己“颠倒黑白”的作伪念头来炮制出图1成品,以至于让我们连对该图的笔墨造型再进行深入一些的评价都显得多余了。图2是高克恭作品的“真容”,它能印证图1的极端“臆造”性质。
一般来说,古代书画的“臆造”者们,钻的是收藏爱好人见识的真空。所以,辨识该类伪作至关重要的事就是勤学习多实践。如果大家能熟读古代书画理论,对各朝代各名家的代表性技法与作品都有深刻认识,那么就不可能被蒙骗。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新老玉器辨识法 上篇文章:翡翠赌石文化节定期开石鉴宝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小小一只表动辄上千万(图)
- 辨识田黄石
- 古玩字画圈子里故事多 骗人招数知多少
- 容庚藏书室名与宝蕴楼
- 从克林姆特的经典之《吻》学装饰配色
- 修复不当当心古玉贬值
- 收藏者:重大题材并非稳赚不赔
-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成...
- 欧洲时装版画:从记录流行服饰到成为独...
- 中国象棋收藏窍门 木制象棋比玉石制珍...
- 辛丑碑:书法妙品载悲歌
- “红印本”收藏价格“井喷” 18年升...
- 翡翠估值辨别颜色是关键
- 唐卡收藏市场真假难辨 香火痕迹也伪造
- 18岁天才画家:20岁去世 一生只画...
- 贵金属纪念币仿伪基础知识问答(四)
- 贵金属收藏牢记三大要点
- 玩玉小心三大陷阱
- 青田石刻:一块石雕的时空旅行
- 冷静面对鼠年贺岁金条上市 购买者须谨...
- 宋瓷建阳窑和龙泉窑被归为小众 珍宝备...
-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图案化倾向及分期问...
- “楚‘郢爰’”的钱币史意义
- 投资门槛低 六类报纸值得收藏
-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