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红印本”收藏价格“井喷” 18年升值20倍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5年前,我用4000多元买下一套红印本,当时就有人出价7000元我没有卖。今年,一个客户出价70000元想买,我都没有卖。”广州藏家唐然说。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红印本的价格就已经在公众关注的视线之外悄然上升。到如今,京、津、沪地区的红印本价格已出现“井喷”。广州市场上,上世纪90年代不到200元一册的红印本如今单册均价都在4000元以上。
红印本并非因“红”而贵
什么是红印本?唐然介绍:“红印本单指雕版印刷书籍时刚雕完版,第一次用朱砂印刷的红色文字和图画的书籍,印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校对。但是,因为是第一次印刷,雕版上没有任何的磨损,此时字迹最为清亮,也最能反映雕版质量。除红印本外,还有第二次校对时的蓝印本和正式印刷时的墨本以及多色印刷的复印本。”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介绍说,之所以要走“红、蓝、黑”的递延印刷程序,是因为颜色由浅及深,后一种颜色可以遮掩前一种颜色。
唐然介绍,红印本之所以身价“高贵”,并不是因为其呈现红色,而是由于红印本是校对用,因此印刷数量与墨本相比显得非常少,一般只有100~200本,流传至今的就更加稀少。这种数量上的稀有性增添了其价值。其次,当时的印书人出于收藏目的,印刷红印本时可能会使用比发行时更加讲究的纸张。
1990年到今年,红印本的价格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红印本一册的均价在100~200元。1995年国内拍卖业诞生后,价格立即涨至500~600元一册,到本世纪初,逐步攀升至1500~2000元。目前,一册红印本的平均价格在4000元左右,高的可达万元。18年中,价格上涨超过20倍。
专家介绍,红印本升值迅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公藏机构加大了收藏力度;另一方面,私藏市场上古籍收藏逐渐变热带动了红印本这一特殊品种。
藏家在对红印本进行价值判断时,应考虑作者、纸张质量、墨色、字体、是否曾有著录、馆藏是否有记录等多方因素,尤其要考察存世量是否稀少。
公藏机构加大了收藏力度
对于收藏者担心的造假问题,专家说:相对而言,古旧书的造假较少,也比较易于分辨。有三种方法进行判断:一是掂。古纸普遍轻薄。唐然给记者拿了两册书,一册为清代图书,另一册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书。记者一手一册掂了掂,后者明显比前者更重一些。“如果要使用旧纸造假,成本会很高,造假者会觉得不划算。”唐然说。
二是闻。假书通常要经过染色做旧这个程序,造假的人把书买来以后做旧,甚至放到米缸制造虫蛀的痕迹,然后用烟灰水、茶叶水、稻草水等浸染做旧,对于这些书,闻一闻就可以判断出来。
三是看。收藏者可以通过观察内页来判断。如果内页是平整没有凹凸的,墨也没有呈现渗透性,那么这本书是木刻的;如有凹凸感,墨的浓淡深浅不一样,基本可以鉴定为石刻。一些书贩为获取更高利益,会将石印改成木刻,以节约成本。(崔群)
红印本并非因“红”而贵
什么是红印本?唐然介绍:“红印本单指雕版印刷书籍时刚雕完版,第一次用朱砂印刷的红色文字和图画的书籍,印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校对。但是,因为是第一次印刷,雕版上没有任何的磨损,此时字迹最为清亮,也最能反映雕版质量。除红印本外,还有第二次校对时的蓝印本和正式印刷时的墨本以及多色印刷的复印本。”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介绍说,之所以要走“红、蓝、黑”的递延印刷程序,是因为颜色由浅及深,后一种颜色可以遮掩前一种颜色。
唐然介绍,红印本之所以身价“高贵”,并不是因为其呈现红色,而是由于红印本是校对用,因此印刷数量与墨本相比显得非常少,一般只有100~200本,流传至今的就更加稀少。这种数量上的稀有性增添了其价值。其次,当时的印书人出于收藏目的,印刷红印本时可能会使用比发行时更加讲究的纸张。
1990年到今年,红印本的价格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红印本一册的均价在100~200元。1995年国内拍卖业诞生后,价格立即涨至500~600元一册,到本世纪初,逐步攀升至1500~2000元。目前,一册红印本的平均价格在4000元左右,高的可达万元。18年中,价格上涨超过20倍。
专家介绍,红印本升值迅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公藏机构加大了收藏力度;另一方面,私藏市场上古籍收藏逐渐变热带动了红印本这一特殊品种。
藏家在对红印本进行价值判断时,应考虑作者、纸张质量、墨色、字体、是否曾有著录、馆藏是否有记录等多方因素,尤其要考察存世量是否稀少。
公藏机构加大了收藏力度
对于收藏者担心的造假问题,专家说:相对而言,古旧书的造假较少,也比较易于分辨。有三种方法进行判断:一是掂。古纸普遍轻薄。唐然给记者拿了两册书,一册为清代图书,另一册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书。记者一手一册掂了掂,后者明显比前者更重一些。“如果要使用旧纸造假,成本会很高,造假者会觉得不划算。”唐然说。
二是闻。假书通常要经过染色做旧这个程序,造假的人把书买来以后做旧,甚至放到米缸制造虫蛀的痕迹,然后用烟灰水、茶叶水、稻草水等浸染做旧,对于这些书,闻一闻就可以判断出来。
三是看。收藏者可以通过观察内页来判断。如果内页是平整没有凹凸的,墨也没有呈现渗透性,那么这本书是木刻的;如有凹凸感,墨的浓淡深浅不一样,基本可以鉴定为石刻。一些书贩为获取更高利益,会将石印改成木刻,以节约成本。(崔群)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紫砂壶:纯手工制作珍品收藏价值高 上篇文章:真正的收藏应是多元的 收藏品以艺术价值为贵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紫砂壶收藏有技巧
- 名家特型画作之写生习作类成品造假法辨...
- 当代陶瓷器物的审美趣味
- 江南书画作伪种种
- 奢侈品不适合当收藏品
- 专业造假考验大众鉴宝
- 延续成化传奇 文房古玩专场白玉鸡缸杯...
- 教你如何巧妙辨明清玉璧
- 万珺说翡翠:东西方珠宝文化的差异有哪...
- 专家提醒:投资收藏金银纪念币要防止受...
- 从威尼斯画派贝利尼笔下洞悉最称职的总...
- 如何看待小名头书法作品的投资价值?
- 三原则决胜奥运藏品市场
- 良好心态助避免误购赝品
- 从克林姆特的经典之《吻》学装饰配色
- 判断奇石收藏价值可从四方面入手
- 冷静面对鼠年贺岁金条上市 购买者须谨...
- 珍品翡翠 种 与 水 之分
- 虽为名家作品需看原创个性
- 收藏奥运纪念品要把握三原则
- 本周六专家为您来鉴宝
- 张五常:街边两百元的汝窑比一亿元的还...
- 纸上雅集——以改琦《红楼梦图咏》为例
- 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 《仿倪瓒春林山影图》考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