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梵高对自己画作的阐释 可以媲美最杰出的散文家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梵高《麦田里的乌鸦》(局部) 来源:文汇报
詹丹
世界首部油画动画长片 《至爱梵高》在朋友圈刷屏,使人们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梵高的传奇而又短暂的一生,投向他的画作。也许,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收罗最为全面的六卷本梵高书信集以多语种方式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文全译本也已推出。
一般而言,把绘画作为理解画家的一个切入点,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于梵高,这样的视角却有着特殊意义。到他所生活的那段时期为止,还很少有哪一位画家,那么执着、那么自觉、那么始终如一地要让绘画构筑起自己的一种生活环境,把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空间的拓展和生命的确证。
在有生之年,他努力把他生活的每一角落呈现到画面,画他走过的街道,画他散步的公园,画他呆过的房间,画他坐过的椅子,画他穿过的鞋子,画他吸过的烟斗,他也画他爱过的女人,画他投注了巨大热情的葵花和柏树、麦田和花园;因为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生,所以他把那份来自生活劳作的体验与田间的农人一起分享。与人分享的还不仅仅是他对生活的辛劳的感受,还有热情,还有幸福,还有希望,还有焦虑,还有孤独和苦闷,绝望和抗争。这样,他不但让生活在他的画中显示出意义,也让画作在生活中焕发光彩,让他的画用纯金一样的颜色来照耀世界,让阳光如七彩的雨点洒落在每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同时,他也不无沉痛地画下如同铁栅栏一样把他与美景隔绝开来的多节的枯树干,以及似乎因为痛苦而在扭曲的树枝和旋转的云层。
而在他用画笔把周围一切呈现到画面的同时,又写下这些相关物的大量文字,把他的观察、他的理解,他的情怀,向他的好兄弟提奥(偶尔也向别人)倾诉。这些文字让我们相信,梵高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巨匠,也是驾驭文字的圣手。
他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在他的心目中,物是人化的,而人是性格化的,他在给提奥的信中说,“一列剪掉树梢的柳树,有时看来好像是济贫所前面排队等待施舍的人;新长出的玉米,带着某种无法形容的温柔,让人产生安睡着的婴儿的印象;一片打了霜的卷心菜,冻僵似地种在地里使我想起在清晨看到的、站在咖啡摊子旁的一群衣着单薄的女人。”被这样的目光所牵引,在他的画笔下已经无所谓物与人的区分,传统写生意义上的“静物”一词也失去了它所特有的“静”的意蕴,而被一种勃勃的生气所灌注、所激活,物与物的客观的、实在的界限变得暧昧不清,甚至有时候被完全抹去,他们因为归属于人而获得了同样的性质和深度。他曾经因为把一只苹果和一双沾满泥巴的鞋子放在一起来写生的举动,引起他的同行浑身不自在的情绪,对梵高而言,这种不自在多么的矫揉造作、多么的不通人情啊!
在画人物画时,他有着比画风景画更多的自信和自负。也是在给提奥的信中,他有意识地将自己与莫奈作了对比,并且暗示,莫奈在风景画中确立的地位,他将在人物画中抗衡之。他的人物画是性格化的,也是平民化的,现代生活给小人物带来的种种烦恼和情绪,在他的画笔下一一得到了具体反映,他不但让画笔触摸到对象的心灵世界,也把自己的情感像光环一样笼罩到画中人身上,这里有太多的同情与怜悯,敬重和欢喜。当然,他的形形色色的自画像,在他的别具一格的人物画世界里也占得一席之地。他画人是为了探究人,他画自己也是为了探究自己。在画中,他那怪异的眼神,永远睁得大大的眼睛,对于每一个看画者来说,变成了一种挑战,一种是否敢于正视自已、敢于向别人敞开心扉的挑战。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但多少带着点绝望的心绪,所以他辛酸地写下这样的文字:“对绘画的不重视是我们时代的普遍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他不得不这样说:“一块画上画的布,总比一块白布有价值,我总算为自己找到了绘画的一个好理由。”
当他让饱含着感情的画笔裹挟着周围的一切时,他笔下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得以互相延伸、互为隐喻,在画家的统一的世界里完成了一部最为宏大的色彩与形体的交响曲。而这部交响曲,是以画笔和水笔的双重奏形式来完成的。他在画下《吃土豆的人》等一系列画作过程中,不厌其烦多次以书信解释自己的创作用意,“吃土豆人的肌肤与土豆是以同一种色调涂抹的,脑袋的形状似乎就是一个去了皮的土豆”;而在为邮递员罗林画的肖像画中,“人物的头部映照在乌蓝的背景下,就像空中闪耀的一颗星星”;在《坐在麦田里的戴草帽的年轻农妇》 中,“健康有力的身体与背景中的玉米秆同样挺拔”。
在这些书信中,他运用文字对事物的生动捕捉和刻画,对自己画作意义的深刻阐释,完全可以媲美最杰出的散文家。其对一种具象艺术的透彻感悟,使他洞悉了从另一视角来把握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特点。他清楚绘画与文字的边界,所以他能理解语言表达的甘苦和奥秘,他认为,“用语言来描写,也是一种艺术,有时候它会泄露一种沉睡的潜力,就好像一片蓝色中的灰色烟云暗示了灌木丛生的荒地中的一堆野火”。所以,我们阅读书信中的这些文字时,不仅能看到耀眼的思想火花在闪动,也能听到想象的扑翅声,能感受到情感的湿润和观察的尖锐。对着一幅似乎已经一览无余的画作,他的文字阐发为我们撩开了神秘的一角,让我们听到了意味深长的画外音、潜台词。同时,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图画与文字阐释的空隙中,另外有所思、有所感。
看他的画作,读他的书信,我们的思想不会轻松,感情也很难平静,我们的思想感情总像被卷入一种生命原创力的漩涡中。这场漩涡裹挟着我们、推动着我们,会使我们的感情更为丰富、心灵更为敏感,并使我们最终确立起一种生活信念,确立起一种悲哀中的庄严和痛苦中的爱。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你从盗墓笔记看到盗墓知识 基本都是错的 上篇文章:邮票收藏 认准“筋票”是主线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 诚轩20秋拍瓷器工艺品:鱼皆可得
- 三招简辨翡翠是否值得入手收藏
- 普通收藏品自诩国礼哄抬身价
- 旧瓷并不一定就是老瓷 六法破解新瓷做...
- 唐伯虎轶事:游山观水 翩然而性
- 李一涛的玉雕创作哲学
- 从吴昌硕的“朋友圈”看海派胸怀
- 名家特型画作之写生习作类成品造假法辨...
- 古铜镜的历史与真伪辨别
-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
- 揭秘: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收藏种类有哪些(图...
- 万珺说翡翠:如何识别翡翠的A货B货C...
- 你知道邮票收藏的这些陷阱吗
- 漫谈: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四:双错4连体...
- 教教你真品岫玉如何辨识
- 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著名加工大师有哪些...
- 金丝楠木和黄花梨相比劣势明显
- 收藏品•纪念品:北京奥运...
- 蔡京:祸国奸臣却是书法大家
- 国家级鉴赏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
- 翡翠收藏价值一定要看色相
- 专家提醒:投资收藏金银纪念币要防止受...